APP下载

境由心造 相由心生

2020-02-12孙翔

东方收藏 2020年1期
关键词:东营市禅意中国画

个人简介

孙翔,字逸云,别署翔子,生于山东莘县,200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进修于北京画院王冠军工作室。现为中国民进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国家民族画院特聘画家、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东营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东营市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东营区美协副主席、东营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东营画院院聘画家、东营市美术馆专职画家,获黄河口文艺奖一等奖,获“东营文化英才”称号。

作品发表于《书画研究》《时代文学》《美与时代》《新世界文学选刊》《黄河口晚刊》《齐鲁晚报》《艺术百年》《善者》《时代美术》《东方收藏》《石狮日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等。

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禅意作品。禅意,作为一个名词,已经不能单独从“禅”与“意”的字面意思来阐述了,其表达的是一种更为深远的思想和境界。简单来说,禅意源于佛教,可以理解为与佛有关的一种意境和意识,它既是具象的,也是意向的。

佛禅早期,修者以心印心,本不必假借任何手段。传灯日久,形形色色的悟道者出于普度众生的目的,对悟道禅修境界的描写,就有了问答、诗偈、文字绘画等等的形式,逐渐演变成后来的“语录”“禅诗”“禅画”等。

中国书画是古代文人案头把玩的一种雅好,亦是修心养性的文事。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这里所说的“艺”乃是以一种玩的心态去作书作画,其书其画就进入了无意佳乃佳的境界。正如西方的佛旨与东方的古老哲学融合,有了禅。禅心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便有了禅意。

东方审美向来强调意境,中国画中的意境是绘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可以说,如果笔墨是中国画的独特硬件,那么意境则是中国画的独特软件。

意境之说,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诗意空间。它不仅是绘画作品形式表现的追求,也是思想表现的灵魂。其虚实相生,意与境偕,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禅意,正是意境的境中之境,山外之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句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知行合一”。“读万卷书”,从读书中博观约取、修身格物。“行万里路”于我们的意义,已不言而喻,画家要用自己知识构建和审视眼睛看到的,用自己的意念之象来扫描自然之象。正如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夠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外出写生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耐得住寂寞,固守心灵的一片净土,至此才能得到禅意化境的妙处。笔者虽研习中国画近二十年,但我深深感到,前方探索的路还很漫长。浸润日久,画画与我,是生活,也是修行。探索路上寂寞与欣喜同行,有付出必有收获。就如我画禅意画来说,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刻意的追求,更像是一种随缘而至。一直以来很喜欢敦煌壁画里阿难、罗汉的形象和地藏王菩萨的法相,这些形象不仅仅给我一种神圣和庄严,还给我一种亲近的美感。我在我的作品上采用兼工带写的笔法,形象取材于现实众相,特别是敦煌壁画的研习,还借鉴了魏晋南北朝画像砖的形式语言,在传统的基础上做了几种尝试,又融入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思悟,最终有了自己面目。其实越简单越好,心里有的、心里想的都会跃然纸上。很多观者说,我画的罗汉、高僧、修行苦读的沙弥、手拿经书趴在书桌上打盹的小沙弥,很像我自己。其实,画中的修行者,何尝不是你,又何尝不是我?观者也好画者也罢,把自己融入到画面中去,能在喧嚣的城市之中找一片安静,一丝清凉,一种豁达,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松风竹林的寂静中静观世界,领略到恬静的情趣,融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

我观世人,世人亦观我,皆是欢喜。

猜你喜欢

东营市禅意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平天湖,禅意的水
书画名人汇
小刺猬遇到了小麻烦
禅意少年
禅意
尚小勇作品选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