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的发现及其建构

2020-02-12英,陈

关键词:思政理论教师

杨 英,陈 历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思政教研部,福建 厦门 361021)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通学生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理论信仰和行为塑造的有机统一,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2018年教育部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进一步要求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些论述为高校思政治课在改进中加强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方法论。鉴于此,发现并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是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切实提升培养时代新人效果的有益尝试。

一 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意蕴

所谓“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是指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共同使命,以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纽带,以教与学双方主体的和谐关系为关键,以塑造时代新人自觉认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实践人格为落脚点,进而形成教学“命运共同体”。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就是回归“人”这个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主体、以实践为本质,与时俱进回应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新内涵、新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2]鉴于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充分把握好马克思实践观和生活观二者的关系,以“生活世界”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实践性作为实践教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真正本质是人的共同体”[3]394,并进一步指出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434。由此可见,共同体作为人群体存在的基本方式,是由个体的生产、生存和发展实践而结合而成,包含着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多维度和谐关系。人正是通过在共同体中的生活实践来展开个体的社会生活,从中不断创造满足自己和社会生存发展的条件,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全面自由发展,最终与共同体形成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与和谐共融的价值皈依。这启示我们,实践教学只有让师生融入社会这个“大熔炉”“大课堂”,才能建立高校、社会、教师与学生等多元主体之间的紧密、互构关系,才能有效激发当代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价值认同和行动自觉。

(二)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变革是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的现实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4]这意味着教师要掌握信息化思维,顺应信息化变革,“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信息化作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革命”的标志体现如下:其一,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展运用实践教学的虚拟化空间,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推动“理论供给的时代性”和“生活实践的具体性”“现实实践的在场感”和“虚拟实践的穿越感”的协同发展;其二,搭建实践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共享平台,满足90后、00后等“网络原住民”的“Z时代创享需求”,提升学生的存在感、体验感和获得感;其三, 利用大数据,加强对实践过程中数据“量”的有效积累、系统整理、优化分析,改进实践教学过程性、立体化考核机制,实现实践教学“质”的提升。

(三)培养时代新人的共同使命是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的现实需求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是所有教育者应该达成的共识。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的、不可替代的课程,要遵循“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要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5]。2018年教育部的《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思政课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要求能理性把握新时代的时代主题,要求能自觉践行新时代的时代责任,要求能积极弘扬勠力同心、砥砺前行的接力奋斗精神。培养时代新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这既是对当代思政教师培养时代新人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的激励,也为新时代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确立了教育的共同使命。高校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顶层设计,加强课程资源整合,强化教师实践参与,合力构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实践教学大格局。

二 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些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得到了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效。然而由于主客观原因,没有着力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课程与资源之间、课程与信息化之间的重要关系,导致实践教学没能在整个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视野和思政课课程建设视野中有效展开,影响了实践育人效果。

(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把握不到位,思政理论生活化不足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更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教学要立足思政课建设这个大视野,以“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即“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世界,通过理论供给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6]。然而目前思政理论生活化仍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受传统思政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重视理论教学,却选择性忽略实践教学,以致于无法将马克思主义学理、党和国家的政理以及日常生活事理贯通于生活,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认知,外化为价值实践。部分高校领导重视不足、指导师资紧张匮乏、保障机制欠缺较多,以致于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形式长久以来未能得到有效开展。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应付性、功利性和被动性的心态,认为与其浪费时间精力参加实践不如学好专业课实在,只想通过“网红打卡式游山玩水”“走马观花式调研报告”“蜻蜓点水式志愿服务”等形式敷衍实践,混取学分。这种“图省事怕麻烦、轻过程重学分”的实践,未能真正实现理论内容和实践形式、活动体验性和教育获得感有机统一。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把握不到位,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师生关系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决定着教学的实效性和师生的获得感。学者骆郁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主体性。”[7]学者李虹认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否有效发挥学生主体性,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8]然而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发挥不足,即教学未能激发师生等实践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未能有效满足师生自身和社会全面发展需要。一是由于班级教学规模过大、教师指导精力有限和自身实践能力不足等,教师无暇应对实践所涉及的实践主题规划、团队建设、经费预算、安全管理、竞赛考评等诸多繁琐事宜,导致实践落入“现场指导缺位、全凭遥控指挥”“重结果点评、轻过程指导”的现实窘境。二是由于教师习惯单向灌输为主,学生习惯被动参与配合,难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这种“人不同、花相似”的做法容易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和参与性。三是由于实践指导教师紧张匮乏,实践资源融合不足,实践经费有限等,部分高校存在“提前预定、遴选争抢”少数综合素质突出、有专业特长的“精英学子”组建院系部门实践队代表,而众多“普通学子”的无缘实践和教师专业指导的短视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将受到挫伤。

(三)课程与资源的关系把握不到位,育人合力凝聚不足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新的时代背景为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和实践场域。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也应面向当下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唤醒实践教学主体新的问题意识并赋予新的实践主题,自觉实现向实践的转化。然而部分院校无法融合不同途径的实践教学资源,无法构建起“三全育人”的立体化场域。一是实践教育理念统筹不足。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团委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课教师组织的专业实践存在交叉甚至重复,存在学校劳民伤财而学生疲于多头应付,未能形成跨课程跨部门教师资源、教学资源的协同效应。二是实践组织的统筹不足。思政课是高校实践育人的关键性课程,但要注意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与校外实践基地、本地化实践资源的接轨统合不足,无法形成实践资源与课程资源的转化利用,无法使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同向同行。三是实践成果的推广运用统筹不足。面向全院师生的实践成果汇报会、省市校级实践先进典型宣传、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推介推广、实践成果“回归、反哺”理论课堂等的统筹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的后续影响力疲软。

(四)课程和信息化的关系把握不足,考评立体化不足

实践教学考评应放在思政课建设的整体视野中,结合思政课信息化变革趋势,实现实践考评的动态性、立体化。目前,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立体化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从“传统的一门课程内理论、实践的合一评价”到“当下的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分离考核”。部分教师忽略思政课实践教学实践养成、价值塑造的思政课程属性,忽视实践教学的价值导向性,未能有效探寻教学目标与信息化考核指标的结合点,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平衡点。其二,从“独自苦干、个人智慧”到“团队合作、集体碰撞”,通过实践项目强化跨课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合作。部分教师受到自身信息化思维和能力的限制,未能有效利用信息化平台快捷化、高效能的特性,未能对前期的团队组建团建、实践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期指导审核专门和后期的总结分享等实践过程环节,进而“画龙点睛”提炼实践的精神实质,深化实践教学主题。其三,从“过去师唱戏、生看戏,浅尝辄止的体验”到“现在师主导、生主体,深耕细作的实践”,部分教师未能兼顾实践引领人、过程把关人、结果点评人的多重角色,未能确立确立教师个人评价、团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确立教师价值取向与学生规则意识,价值引导的需要与学生需求的变化,动态与静态等多维评价体系,导致教学实效性有限。

三 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的现实维度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是适应新时代培养时代新人战略要求的改革和实践,其中“实践”是本质,“共同体”是取向,“四化”是方法,其“四化”的关键任务是:

(一)用实践课程“推”,用理论社团“带”,促进“思政理论生活化”是基础

2018年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中,要求高校从本专科思政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专门学分,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开展好本专科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门开设高校思政课实践课程是其应有之义,有利于凸显实践教学的“三个导向”理念:第一,价值引领导向。思政课实践课要与理论课衔接好,要始终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贯通理论和实践拓展的主线,引领学生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二,人的全面发展导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把“增进人民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必须以培养时代新人为价值引领,推动师生的全面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第三,生活化导向。人作为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存在于其现实生活实践中。理论、意识和价值等“观念的东西”是人们在生活世界实践的结果,也只有回归其中才能得以真正的理解。实践教学要实现思政之“盐”融入教育之“汤”的实效性,就要基于当下中国的新时代背景和现实语境,拓宽思政课的实践向度,建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生活化模式。

理论社团作为高校实践活动的创新载体,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平台,是高校进行隐性思政教育的关键抓手。理论社团具有研读内容的多元化,研读形式的多样化,传播过程的立体化和践行活动的地方化等几个显著特点,是一种理论生活化的有效形式。首先,它聚焦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国家领导人的系列讲话等为宗旨,具备多元化的阅读内容,让“学理、政理和事理”贯通融合,凸显现理论社团的政治导向性。其次,理论社团通过专家导读、教师领读,学生接力诵读,实践基地的“情景式”专题讲座,阅读沙龙等“互动式”交流、“创意新”学习等,形成多样化的研读形式,把“有意义”的教育做得“有意思”,彰显其教育体验性。再次,它以自主研究阅读汲取思想智慧,阅读沙龙分享阅读体悟,以进课堂、进社区理论宣讲传播阅读成果等,通过“读—悟—宣”的三部曲实现研读过程的立体化。最后,通过与学校党校培训班、“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相互联动,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积极共建,推进具有地域特色、校本特色的理论宣传、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并运用互联网+发挥读书社成员的朋辈示范效应,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生活实践,实现学习成效的社会化。

(二)靠实践教师“导”,靠品牌项目“领”,促进“实践项目化”是核心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价值引领人、过程把关人和结果点评人,应通过“名师工作室”“教师成长工作坊”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兼具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指导教师。教师要“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10],既要格物穷理、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较高的学术视野做到以理服人,也要以家国情怀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人类关怀观照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在教学共同体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其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导”的功能渠道:其一,挖掘地方本土资源,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家校社等参与者合作共育、共同成长的教育磁场,产生不教胜教、融盐入水的育人效果。其二,把握思政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建立 “基于问题导向”的认知型、“基于情境教学”的情感型、“基于服务社群”的体验型和“基于网络交往”的虚拟型等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主题和子项目,让大学生从理性上正确认知、从情感上深刻认同和行动上自觉践行。其三,教师躬身实践带领学生“走出去”,赴实地考察调研,到社区理论宣讲、进乡村志愿服务等,参与实践活动全过程,做示范学生的实践导航者,并将实践成果“反哺和回归”理论课堂。

在理论生活化、实践规范化的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地方化资源,在实践教学内容、形式、组织和保障等方面守正创新,培育实践品牌,拓展实践项目。比如,笔者所在学院响应国家“精准扶贫 扶智更扶志”号召,组建“诚毅童行”志愿服务实践队,连续七年深入省内外革命老区的多个支教点,针对乡村留守儿童开展“传承嘉庚精神 播撒阅读种子”阅读夏令营活动,并面向全院师生举行成果汇报会,构建了“有意思 、有意义、有温度、有情怀”的思政大课堂。这一品牌项目深度融合了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实地考察红色资源、现场体验式情境教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等多种实践形式,激发了青年为推进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接力奋斗的使命感,塑造了青年“青春至美是担当,时代至善是奉献”的行动自觉。

(三)借实践教学基地群“融”,借学生志愿服务“拓”,促进“组织精专化”是关键

实践教学的开展依托于人现实的、具体的实践活动,依赖于真实的、特定的实践环境。通过党委统筹部署和政府扎实推动,高校依托革命文化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驿站等,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系统性思维打造“实践教学基地群”,深度融合地方性教育主体、教学资源、教育情境等,构建“社会广泛参与 高校着力实施”一体化育人体系。以建设实践基地群为依托,一体化育人体系的互联互通互助的活力,体现在:一是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等参与部署和调控实践教学过程,形成跨课程教师资源的整合优化;二是融合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多重力量多重考量,有利于拓展教育教学资源,实现相关参与者的共同成长和受益;三是挖掘、引入地方文化资源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实现了地方文化资源与实践课程资源的转化和运用。

志愿服务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魅力,是高校塑造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马克思认为,人们总能“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4]434。以鲜活的志愿服务的为载体诠释和落实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引领学生成为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奋斗前行者和奉献引领者。笔者所在学校,创建多元化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提供精心、精准、精细和精致的“志愿工匠系列服务”:比如开展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以绘本阅读夏令营为载体“扶智、扶志”的志愿活动,针对城市流动儿童的城中村公益图书馆志愿服务,服务养老院老人的老人心灵呵护陪伴、长者口述史服务项目,旨在宣传校本文化的嘉庚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意在服务校园师生的荧光夜跑活动,致力于推动公益的公益宣传片拍摄服务等。志愿工匠系列服务推进了教学“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之间的关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实现了志愿服务和课程学习相统一,学生成长需求和社会价值认同相统一。

(四)用过程考核、竞赛考评“促”,用榜样人物、新型媒体“秀”,促进“考评立体化”是保障

实践课要求将理论“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的课程属性决定了要基于“行”考核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性。实践教学注重过程考核,即教师通过设计涉及实践关键节点的考核表,形成全面覆盖学生的自主性、实践的创新性、过程的规范性和资料完整性等指标的考核体系。过程考核目的在于充分激发团队合力烹饪出的“有滋有味”的实践佳肴,提升学生主体“亲力亲为”的实践获得感。实践教学创新采用“竞赛考评”,即以班级初赛、年级复赛和学年决赛等竞赛环节,多维度评估实践主题、实践方式、实践成果、师生的参与程度,获得了实践教学的“溢出效应”。竞赛考评跨越专业、班级、性别、城市农村界限的团队合作和成果分享,使得大学生对社情民情、城市乡村、自我他人、合作竞争等都有了切实的体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促进学生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实践教学也成为思政课教师成长的关键环节,通过主题性社会调研、地方性参观考察、实地化志愿服务,丰富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体验,促进了实践资源、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之间的转化利用。

过程考核和竞赛考评有利于催生更多的榜样人物和实践品牌。作为创新精神、优秀能力和实践品格的载体,榜样人物和实践品牌体现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同向同行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践行自觉。教师通过准确选取、有效呈现和准确分析榜样人物实践品质和品牌项目的典型特征,借助新媒体放大榜样和品牌后续影响力,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统一。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教师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