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负载词翻译范式的演进
——从对等到归化与异化
2020-02-12霍军光蒋继春
张 华 霍军光 蒋继春
(1.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0;2.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吉林 长春 130061;3.吉林大学哲社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文化负载词因为蕴含文化意义,所以很难达到意义对等,故而一直是翻译关注的焦点和难点。传统译论实际上只是注重了源语与译语间的对等或等值,忽视了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对意义产生的双重影响。以苏珊-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为代表的翻译文化学派在上个世纪90 年代提出了“文化转向”这一翻译理念,打破了“对等唯一论”这一陈旧翻译观念,韦努蒂在施莱尔马赫等翻译哲学的影响下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理论,它对文化负载词翻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翻译学术语的不断涌现告诫我们,翻译理论范式一直在演进过程中。
几千年的翻译史一直存在这样一个典型的翻译伦理:一方面,译者的心态是“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和“译者必须跟随作者”,原文意义与译文意义实现对等;另一方面,在翻译实践中(尤其是一些文化负载词),很难实现原文与翻译文本之间的文化意义等同。实际上,所有译者都要面对如下两个因素:1)意义对等;2)文化变量与上下文对应。
一、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文化负载词是在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社会生活的词汇,它在词汇中往往以隐喻形式出现。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 refer to those words or phrases which convey a certain kind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r associations which may or may not be found in other languages or cultures.)对译者而言,直译和意译是以往译者采取的翻译技巧和研讨热点,但它只涉及到语言层面,却绕过了其后的文化背景和渊源,故而在翻译实践中造就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难度。
二、文化负载词的对等翻译范式
1、翻译对等理念
对等是指在去除上下文影响下,意义达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译者们曾经一直期待意义像数学公式那样在两种文化之间达成精确传递。在这种传统翻译理念的引导下,译者们一直在实施字词之间的替换,形式的对应。这种似乎简单和原初的翻译理论只有达到以下因素的对应下才能实现对等。1)语言形式(句子长度,韵律,隐喻、意义等);2)语用含义;3)文本规范;4)内涵意义;5)外延意义。
上述因素涵盖了理想化对等实现的前提条件,除了语言形式外,其余因素都离不开与两种文化隐性关联。基于这些条件的限制,翻译难以实现文化层面的“天然对等”,故此奈达提出了在两种文化之间到达意义“最接近”的动态对等概念。事实上,无论是动态对等还是“天然对等”都忽视了文化的调节性,而文化的调节性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这两个翻译术语的涌现奠定了基础。
2、文化负载词的对等范式
国内关于文化负载词翻译,一方面体现在研究往往以直译和意译为范式的研究方法,在一部分英汉翻译中,尤其是科技英语中的确大量存在“契合式”对应。英汉双语在词语上(甚至句型上)可以相互转换。例如,"to burn one's boats"与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不但达到语义契合,而且在典故来源上也基本相似,前者来自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后者来自霸王项羽。“趁热打铁”与“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的引申意义都是“再接再厉”,汉语意义与英文意义基本一致的原因在于生活经验的类同,形成的隐喻也难于产生意义差异。
意义对等一直是翻译家们追求的目标,在翻译理论前期发展中,语言学是对等的意义阐释者,对等也被视为语言学现象,而不视其为文化现象。译者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寻求的是词汇的互换、语法的近似和结构的类似,继而形成“音美”、“义美”和“形美”的翻译理念(许渊冲提出)。鉴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中具有一些“音”、“义”和“形”三维对应这样的翻译实例,对等或动态对等成为翻译界盛行的翻译理念。
三、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归化范式和异化范式
归化和异化理论是基于德国哲学家、翻译家施莱尔马赫的理论研究,由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具体提出了的翻译理论。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一书中提出,翻译的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基于施莱尔马赫的思想,美国翻译学家韦努蒂在两种方法归纳为“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和“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Venuti,1995:20)。
1、异化翻译概念及范式
所谓异化翻译,指“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采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他提出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认为翻译目的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异化是以原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着眼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坚持文化的真实性,旨在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性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让读者感受不同的民族情感,体会民族文化、语言传统的差异性,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丰富译文语言的表现力。
画蛇添足(归化法)翻译“to 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不符合英美读者文化口味,增加了他们的阅读难度,但却增加了异域文化情感的新异感受,丰富了他们对异域文化的体验和语言表达方式,强化了他们对中国文化表达的认知。然而,另一些文化负载词却难以在目的语中找到“契合”,原因是隐喻是文化负载词形成基础,而隐喻往往在两种文化中采取不同的喻体,所以,许多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找不到在目的语中的对应。例如,中国人说“花钱如流水”,而英国人说“花钱如扔土”。因此,语言哲学对对等的阐释陷入瓶颈,催生了文化的介入和文化的转向。文化负载词不仅是语言的一部分,而且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在翻译中涉及到两种文化的深层次交流和碰撞。然而,在汉英翻译中,两种文化在表达同一思想或认知时却往往采用不同的隐喻。比如: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dirt(相当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竭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 (相当于kill the goose that lay the golden eggs)。以往以直译和意译为主流文化负载词翻译,受到了“文化转向”翻译思潮的影响,使直译和意译走向归化和异化,使翻译研究更具规范和系统性特征。
2、归化翻译概念及范式
所谓归化翻译,是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如果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信息进行全面研究,对交际作任何分析都不是完整的。重视读者反应是为了让译文的读者能大致和原语读者一样去理解和欣赏一个文本。译文的表达方式是完全通顺自然的,通顺自然的翻译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避免文化冲突,消除文化障碍,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所以,通顺可以看成是归化翻译理想的策略。
文化负载词的归化译法接近于意译,而异化法接近于直译。归化和异化更加具有文化色彩,更加“原则化”和易于掌握用它们来概念化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比直译和意译更具优势。当画蛇添足(归化法)译为“paint the lily”,英美读者就像理解本土语言文化一样普遍易于接受,异域文化意义却在翻译过程中消失,文化意蕴无法在他们心智中体现,异域风情更无法被深刻体验和感知。
3、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归化异化结合范式
在汉英翻译实践中,一些英语词汇的组成是双语成分的全新组合,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双文化积淀。例如“Taikonaut”是不同于英文“astronaut”的混合词汇,它具有前半部分的汉语拼音和后半部分的英文后缀。它出现在译文中使人联想到中国宇航员,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宇航员,体现了翻译中的中国元素,但是“naut”依旧使人联想起英语词汇和英美文化渊源。这种归化和异化结合范式是两种文化相互冲突、借鉴和妥协的结果,它弥合了文化间、语言间的差异,拉近了文化间的距离,加快了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又如豆腐渣工程的翻译:beancurd project,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由于英美文化没有将其与“易倒楼盘”进行文化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固有匹配,形成约定性表达方式,所以“beancurd project”对于英美读者过于难以理解。“beancurd project”和“they fall apart easily”这种异化和归化的组合既增加了英美读者对“易倒楼盘”的新颖表达审美感,又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理解性和连贯性。
四、结论与展望
翻译心理学研究中发现,译者本身存在双语神经机制,汉语多使用布洛克脑区,而英语多使用威尼克脑区。因此,归化和异化翻译涉及到的文化语言现象在脑神经生理数据的表征是研究者必须纳入的考量范围。再者,无论归化还是异化往往都是借助隐喻形式翻译,而隐喻翻译研究一直在翻译研究呈现热爆趋势,基本隐喻到抽象隐喻之间涉及的拓扑脑图变化及神经网络变化会更加丰富翻译研究者的认知体系。未来研究将采取更加精确的脑神经测试方法进行文化负载词的生理性表征,例如,ERP 中N400 将高效地与FMRI、NET等技术相结合使它们相互取长补短(尤其是美国最新研发的纳米光学传感器对大脑神经部位进行的精确映射技术),使研究者对译者进行文化负载词翻译时脑神经变化之观测更加动态化、清晰化和精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