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对法律意识的培养
2020-02-12方明月
方明月
(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法律意识是涉及法律观念与法律情感的意识形态,是有关社会大众对公民义务与权利的认识,是对公民行为是否得当的评价,是对法律本质与功能的态度,同时也是对我国现行法律的正确理解与运用。在我国思政课程体系中融入法律意识教育,不仅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素养及能力有关键意义,更对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动法治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在新经济形态下,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将创新创业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以此缓解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科技创新乏力等发展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社会市场不活跃等问题。然而如果高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出现违法违规的问题,将极大地影响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及学生的创业活动,极大制约着我国构建法治社会的进程。
一、大学生缺乏法律意识的主要成因
学生是法治教育的主体,是我国构建法治社会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推进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增强我国文化建设、科技建设、产业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调动学生群体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能够有效形成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以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我国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理念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然而由于高校学生受各类因子的影响,普遍缺乏法律意识,不利于高校与学生的健康发展。
1、法律教育不明显
现阶段,我国高校法律教育往往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承若轻践行、偏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高校学生在法律教育的过程中难以真正吸收法律知识,法律教育效果不够明显。近些年,我国学生违法犯罪的比重日渐上升,逐渐成为当前高校法律教育难以绕开的尴尬与现实。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传统教育理念对现代法律教育的影响,法律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主体需求关注法律教育的行为效果,致使高校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模式成为影响高校法律教育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学生评价层面,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审核体系,有的甚至将法律理论作为考量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手段。然而却忽视法律教育效果并非对法律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的效果,而是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当中,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结果。所以为有效实现法律教育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法律教育方式,将法律意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2、家庭教育的缺位
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教育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部分家长在坚持自然发展的教育方式的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是非观念的培养与教育,过分追求分数的高低。从而导致法律教育的严重缺位,极大地弱化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与价值。在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的教育功能逐渐被弱化,部分家长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问题,以致高等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沦为形式。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与家长的情感联系普遍维持在每周1-3 次左右,每次时间不超过10 分钟,并且在交流内容上主要围绕生活费、家庭琐事及学业发展等内容,而在德育教育、法律教育层面上,家庭教育的作用逐渐被弱化,难以从本质上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提供助力。
3、网络社交的引导
微博、微信及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高校学生追捧并热衷的网络交流平台。在现实生活中,网络平台以其便捷性、个性化、开放性等优势迎合了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逐渐成为引领潮流的学习生活方式。然而在网络社交平台帮助学生展示风采、结交朋友、开阔眼界的同时,其负面因素却不容忽视。由于互联网社交平台的道德约束体系尚未健全,极易使学生产生放纵的思想与行为问题,并且暴力、色情等文化会逐渐削弱高校学生的自制力与辨别力。甚至造成学生产生性格孤僻、厌学弃学等问题。在思想教育层面,网络社交平台鱼龙混杂,充斥着不良的价值观及负面言论,甚至有些言论直指我国法律体系,不利于学生养成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二、法律意识培养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1、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伴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诱惑和信息不断涌入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而处于心智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负面思想与不良行为的引导,出现思想及行为层面的问题。所以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应努力提升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以此提升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加强保护的意识,形成依法维权、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观念的持续深化下,以就业为主,以创新创业为手段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各大高等院系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因此将法律意识培养融入到思政教育体系中,能够极大地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完善高校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在社会就业与创业发展的过程中,明确我国当前的法律环境,应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巩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是高校统筹和谐校园建设,巩固教育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高等院校通常采用规章制度的形式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以此提升校园环境的稳定性与和谐性。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在惩罚手段及教育手段上又存在着诸多的弊端。造成学生违规乱纪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将法律意识培养渗透到思政教学体系当中,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使院校将精力集中到教学改革、学生培养等教育工作当中,从而为构建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3、切实推动我国法制建设
我党在政府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我国法律的权威来自社会大众的真诚信仰与内心拥护,应将法律教育看作精神文明构建与国民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是切实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假如学生的法律意识低下,将难以真正落实依法治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所以高校要结合政治、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指引学生认识法律的作用与权威,从而理解依法治国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及重要性,进而提升法律教育的实效与层次,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信仰理念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维护国家的稳定,促进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思政教学提升学生法律意识的路径
1、整合教学目标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社会主体的道德境界,思政素养的增强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审视的能力,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关键并不是法律知识传授的多少,而是学生道德理念及法律意识的强弱。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思政教师应逐渐从法理的困境中走出来,切实挖掘思政道德所体现的法律价值与意义,进而实现通过德育教育,宣传法律常识的目标。所以,在教学目标上,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将法律意识培养的目标与思政教育的目标相统一,并通过思想教育及理论教育的方式实现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譬如在阐述马克思唯物法时,应将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社会,并以现行的法律体系来体现理论的正确性与先进性。
2、构建民主环境
在多元价值观与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的法律理念呈现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学有质疑、观念差异恰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火种,形成法律意识的契机。所以只有在尊重、宽容、理解的教学氛围中,大学生的热情才能被调动,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与意识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因此思政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教材理论的前提下,只有结合学生群体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架构,才能构建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课堂情境。以此根据社会实际,拓展学生群体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理解、辨别及思考中维护并认同法律的权威性。
3、构建考核体系
法律教育的关键在于践行效果,在于社会实践,如果学生仅仅对法律常识及法律理论有所了解,却不能将法律与个体的发展相结合,那么学校的法律教育终将是失败的,形式的,不具有社会意义的教育方式。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情景问题的方式,考察并评价学生的法律意识,以此巩固并调整当前的思政教育体系,使其成为高校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提供坚实的助力。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传统的法律教育的局限性日渐突出,学生难以根据现有的法律知识,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因此高校应将法律意识培养,充分渗透到思政教育课程当中,努力提升高校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以此为我国法制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的生力军与预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