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构视角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2020-02-12杨敏
杨 敏
(安徽省太和县五星镇农村经济与统计服务站,安徽太和 236600)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政策因素以及市场因素等。为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产业体系作,保障农村各方面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才能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
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1.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状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注重完善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实现专业化目标,合理运用传统资源,促进农业产业的良好发展[1]。目前,各地立足本地区农业资源的具体状况,比较注重完善基于市场化理念的现代农业产业运行发展体系,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角度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可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1.2.1 缺乏合理的科技投入 农村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投入方面加强重视,发挥科技的积极优势,为农村经济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从这些基础层面进行强化,才能真正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2]。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比较小,在结构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再加上没有完善的科技创新应用体系,从而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
1.2.2 金融体系不完善 农村经济发展要有完善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从而才能真正协调发展各项经济项目,从整体上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质量。目前,我国比较缺乏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而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所依赖的资金多数都是由政府提供的,资金投入量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些都会影响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3]。
1.2.3 农村经济发展思维受限 农村经济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农本经营思维,农村经济发展的思维观念受到了限制,造成参与市场整体竞争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开展各项经济工作。
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下农村经济发展措施
2.1 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布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方面加强重视,科学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在产业发展布局方面把握好要点,能从农业产业体系的角度出发,积极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同时,要突出先进科技的支撑作用,最大程度提升科技含量,以应用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繁荣发展,实现“资源+技术”的发展目标,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4]。此外,也要注重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种植多元化的经济作物,积极打造和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农村资源的实际情况角度出发,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发展农村经济。
2.2 建立金融惠农体系发展农村经济要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资金供给的效率,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金融惠农以及金融支农体系,保障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新技术应用以及粮食作物品种改良,都需要有足够资金作为基础,通过发挥金融惠农以及金融支农的积极作用,将市场化力量引入其中,最大程度丰富金融服务产品。对此,金融机构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探索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抵押以及担保机制,为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拓展农业产业链农村经济繁荣发展要注重实施多方面的措施,注重开拓纵向路径,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充分挖掘农业产业的价值,将农业产业化组织作为基础,上下连接,鼓励各主体集中参与,只有形成完整的发展链条才能真正为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加快农产品原料加工业的发展速度,在产品原材料资源化挖掘以及循环利用方面要加强重视,最大程度降低农业产业成本。此外,也要积极整合服务方式,丰富农业生产服务,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
3 结语
要想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需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完善体系为支撑,充分发挥各项制度的作用。在当前我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才能保障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为改善农民生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