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结合高注射流率在肠系膜上动脉CTA 中的应用
2020-02-12赵文敬郭君武
赵文敬,郭君武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14)
MSCTA 具有价格低、易操作、可多方位观察的优点,是一种常规的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血管病变诊断技术[1],而CTA 检查过程中产生的X 线辐射及对比剂对全身器官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通常用降低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的方法来降低CTA 检查的不良反应[2]。但降低管电压必将增加血管噪声,影响图像质量[3],因此本研究以保持管电压不变为基础,探讨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结合高注射流率对SMA 的CTA成像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4 月在我院行SMA 或腹主动脉CTA 检查的患者60 例,其中男38 例,女22 例;年龄36~78 岁,平均(55.2±10.2)岁;体质量指数(BMI)18.0~25.0 kg/m2。数字抽签随机分为3 组,每组各20 例,A 组(常规组):采用欧乃派克350 mgI/mL,剂量90 mL,注射流率4 mL/s;B组(低剂量组):采用威视派克270 mgI/mL,注射流率4 mL/s;C 组(低剂量组):采用威视派克270 mgI/mL,注射流率5 mL/s;低剂量组对比剂剂量均为70 mL;3 组其他参数一致:生理盐水30 mL,120 kV。排除碘对比剂过敏、心功能不全(Ⅲ、Ⅳ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第2 代双源CT 机,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检查前1 h 摄入800~1 200 mL 水充分水化。预置20 G 静脉留置针,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将对比剂从右肘静脉注入,后以相同流率注射生理盐水30 mL 冲刷导管,当CT 值达到150 HU 时触发扫描,触发层面为腹主动脉腹腔干水平,达到阈值后延迟7 s 开始扫描。将迭代重建(SAFIRE)后的原始图像数据发送至后处理工作站,行MIP、VR、MPR 等,获得SMA 二维及三维图像。
1.3 图像质量评价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取薄层1.0 mm 图像,在SMA 起始处放置ROI 并测量CT 值,ROI 直径约为血管直径的2/3,每支血管测量3 次求平均值。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采用4 分法:1 分,图像质量差,清晰显示主干,主要分支显影不清,血管边缘不光滑,可见呼吸运动伪影;2 分,图像质量可,清晰显示主干及主要分支,远端分支未见显影,血管边缘光滑,未见呼吸运动伪影;3 分,图像质量良好,清晰显影主干及主要分支,远端分支显影欠清,血管边缘光滑,未见呼吸运动伪影;4 分,图像质量好,清晰显影主干、主要分支和远端分支,血管边缘光滑。由2名副高级放射科医师各自阅片,最终结果达成一致。≥2 分为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计量资料以±s 表示,3 组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图像主观评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3 组CT 值、年龄、BMI 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一般情况 3 组性别比、年龄、BMI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2.2 图像质量评价 血管强化CT 值(表2):3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A、C 组明显大于B 组(均P<0.05),A、C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评分(表2、3,图1~3):3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A、C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3 组一般情况比较(±s)
注:BMI,体质量指数;* 为χ2 值;△为F 值。
表2 3 组图像质量比较(±s)
表2 3 组图像质量比较(±s)
注:* 为χ2 值;△为F 值。
表3 3 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 (例)
2.3 对比剂剂量比较 A 组、低剂量组对比剂中碘用量分别为31.5、18.9 g,低剂量组对比剂用量降低40%。
3 讨论
目前,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急慢性肠系膜缺血的主要原因[4],且慢性肠系膜缺血发病隐匿,不易察觉。SMA 为肠道的主要供血动脉,肠系膜病变晚期可引起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疾病。而部分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患者可能由微小血栓引起,因此了解SMA 及远端细小分支情况意义较大。据统计[5],对比剂肾病被列为医源性肾功能损害的三大病因之一。研究[6]表明,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是有效降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根据专家[7]推荐,非离子型低渗或等渗对比剂因不良反应相对较小而广泛应用。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对比剂相应浓度有370、350、320、300、270 mgI/mL,其中临床最常用的为370、350 mgI/mL。为减小不良反应,保证研究对象的安全,本研究选择的对比剂浓度为350、270 mgI/mL,低剂量组对比剂碘用量较常规组降低40%,一定程度降低了对比剂肾病发生的概率。
图1 男,64 岁,体质量指数(BMI)22.6 kg/m2,A 组,对比剂注射流率4 m/s,肠系膜上动脉(SMA)VR 示主动脉夹层,清晰显示SMA 主干、主要分支和远端分支,4 级分支显影清晰,评分4 分图2 男56 岁,BMI 21.6 kg/m2,B 组,对比剂注射流率4 mL/s,SMA VR 示主动脉夹层,清晰显示SMA 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远端分支显示不清,评分3 分图3 女,45 岁,BMI 23.2 kg/m2,C 组,对比剂注射流率5 mL/s,SMA VR 清晰显示SMA主干、主要分支和远端分支,4 级分支显影尚可,评分4 分
SMA 作为肠道主要供血动脉,其分支多且细小,因此提高小血管的显像尤为重要。对比剂流率、浓度直接影响动脉强化程度。对比剂注射流率较高可使目标大血管迅速强化,有利于显示末远端小分支及判断血管性病变[8]。提高对比剂注射流率,能有效改善血流速度,快速充盈细小血管,使小血管显影的机会增多,且能减少对比剂外渗,明显提高血管强化峰值,强化血管与周围组织密度差异,增加图像SNR。本研究中,A 组CT 值显著高于B 组(P<0.05),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明显(P<0.05);提高对比剂注射流率后,C 组CT 值及图像评分与A 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图像主观评分优于B 组,SMA 远端细小分支显示更加清楚,这与李丽超等[9]的结果相似。因此,在降低对比剂剂量同时提高其注射流率,可提高SMA CT 值且能提高远端分支显像率,满足临床要求。
动脉血管强化TDC 参数不仅与碘流率、碘浓度直接相关,也受个体心率、心排血量、血管本身质量等的影响[10]。本研究C 组中2 例评分为2 分,原因可能为:1 例76 岁老年女性,有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考虑血管壁较硬、血液较正常人黏稠、血流速度较慢,血管强化峰值降低,影响远端血管充盈;另1 例为58 岁男性,考虑可能与SMA 血管纤细、心排血量较高或检查过程中心率较快有关。
高流率注射对比剂会增大对比剂外渗风险,因此本研究使用较粗的套管针注射,并以相同流率无缝隙注射30 mL 生理盐水,用以检查静脉通路是否稳定、套管针是否处于正确位置,避免检查失败;但对血管较细或管壁较硬患者,高注射流率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对比剂外渗,造成检查失败,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因此针对不同情况患者的最佳个性化注射方案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样本量有限,仅对正常BMI 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低BMI 及高BMI 患者,尚无法确定,需扩大样本量及细分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