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概念 促进理解
——以函数一章为例浅谈数学概念教与学
2020-02-12卢艳威
>>>卢艳威
一、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1.背景
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中的两道题:
15.若函数y=f(x+1)的定义域为[-2,4],则函数y=f(2x-1)的定义域为.
18.已知f(x)是定义域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3+x+1,求f(x)的解析式.
经统计,这两道题全年级的正答率分别为21.7%和 35%。
2.错因分析
为了分析错因,笔者设计以下两个问题与学生交流:
问题1.f(x+1)和f(2x-1)的定义域分别指的是什么?
问题2.你认为f(x)可以表示哪些意义?
结果,第1个问题只有32%的学生回答正确;第2个问题有63%的学生回答“它指的是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只有37%的学生回答“它可以指自变量取值为x时的函数值”。
由此不难发现,在概念的教与学中,对概念的呈现、形成和运用等环节缺乏精心设计与必要思考。
3.针对性补偿教学
找出了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应的补偿性教学。
案例1.针对15题,笔者设计了以下课堂提问:
问题1:函数的定义域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
学生回答:函数的定义域指的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集合。
教师进一步追问:这启发我们求定义域先看什么?
学生:先看自变量是什么。
问题2:函数f(x+1)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f(2x-1)的自变量又是什么?
学生答案不一,少数学生说自变量仍是x,大部 分学生说 f(x+1)的 自 变量是 x+1,f(2x-1)的自变量是 2x-1.
教师启发学生举例说明.
问题3:结合上述例子说明函数y=f(x+1)的定义域与函数y=f(2x-1)的定义域的联系是什么?
学生:函数y=f(x+1)中x+1的范围与y=f(2x-1)中2x-1的范围一致.
案例2. 针对18题,笔者设计了以下课堂提问:
问题 1:请你依据课本,回答:f(x)的含义有哪些?
学生:f(x)指的是关于x的函数,也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
问题 2:已知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 x>0 时,f(x)=x3+x+1.你能否求解 f(-2)和f(a)(a<0)?
学生:f(2)=11,f(-2)=-f(2)=-11,
当 a<0 时,-a>0,则 f(-a)=-a3+a+1,得f(a)=-f(-a)=a3+a-1.
问题3:当x<0时,能否求出相应的函数值 f(x)?
学生很容易得出x<0时,f(x)=x3+x-1,从而顺利解答18题.
二、深“挖”概念促理解的策略
1.回归教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讲授数学概念之前,应适当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阅读教材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挖掘,培养其自学能力。在遇到困惑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从数学概念本身寻找思维的突破口。如在函数奇偶性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在判断函数奇偶性时容易忽略“定义域对称”这一必要条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定义中“任意一个x”的“任意”二字的理解。若在此处教师能精心设计问题,如“你是如何理解‘任意’的?在判断函数奇偶性时需要注意什么?”,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创设恰当情境,促进概念理解完整化
一个概念的形成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要经过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恰当的情境创设能使概念的形成自然、合理。情境创设是否合理决定于所举例子能否促进概念理解的完整化。如在函数概念一节的情境创设中,既要有用解析式表达的函数例子,也要有用图象和列表表达的函数例子,否则学生容易形成“函数就一个解析式”的错误印象。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要能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体会到概念的合理性。如对函数单调性定义中“任意”的理解,若在其中依次设置问题:“存在 x1,x2, 当 a<x1<x2<b时,有 f(a)<f(x1)<f(x2)<f(x3)<f(b),能保证函数 y=f(x)在区间[a,b]上递增吗?”“存在 x1,x2,x3,当 a<x1<x2<x3<b 时,有 f(a)<f(x1)<f(x2)<f(x3)<f(b),能保证函数 y=f(x)在区间[a,b]上递增吗? ”“你认为n需要如何取值时,当a<x1<x2<x3<…<xn<b,则 f(a)<f(x1)<f(x2)<…<f(xn)<f(b) ,才能保证函数 y=f(x)在区间[a,b]上递增? ”
3.恰当类比,使概念理解形象化、直观化
某些情况下,对于数学中的抽象概念,简单的推理与阐释难以奏效。这时,恰当使用类比可以变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形象,能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如关于函数的三要素,学生理解模棱两可,课堂教学中笔者就将“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分别类比于“布料、加工程序和服装”,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容易突破这一难点。
4.正反举例,突破理解瓶颈
通过举例理解与巩固数学概念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举例让学生突破理解障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举例从而获得相应的反馈。举例过程中,对正例反例应适当兼顾,而不能一味地只举正例;在正反例的认知冲突中,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分别表达自己对现象背后原因的思考,在相互启发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