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县高粱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2020-02-11牛绪柱
牛绪柱
高粱是富裕县的主要杂粮品种之一,近年来播种面积仅次于芸豆、红小豆、绿豆,农户在现代栽培技术的支持下取得了理想的收益。黑穗病、立枯病、锈病、高粱蚜、粘虫等是危害高粱的主要病虫害,本文主要介绍黑穗病、立枯病、锈病、高粱蚜的防治方法。
一、高粱黑穗病
黑穗病是危害高粱生长的主要病害,北方各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穗部,在穗期显露症状,也有部分在前期会显露一些症状。根据不同症状可分为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三种。
1、传播途径及发生症状。病菌在种子、土壤、残株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活跃,可借助风力雨水进行传播。主要通过种子、土壤传染。病菌萌发后侵入寄主组织,引起发病。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在高粱抽穗后出现症状。发病初期,病株明显矮于健株。病穗下部膨大,内有白色棒状物。抽穗后散出大量黑色粉末;散黑穗病,全穗受害。虽然穗形无异常,但籽粒却呈长圆形小灰包。灰包成熟破裂也有黑色粉末散出;坚黑穗病的发病症状是全部籽粒呈卵样灰包,灰包包有坚硬外膜,内部充满黑粉。
2、防治方法。预防高粱黑穗病要以农业防治为主,采取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选用合适的高抗病的优良品种。前茬作物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株、清洁田园,深耕深翻,适当晒田。合理轮作,实行3年以上的科学轮作。大豆—高粱—谷子为较好的轮作方式,前茬为大豆后土壤里氮素会增加,为高粱提供较多的氮素,高粱和大豆是不同科属作物,相传染的病虫害少,杂草也少。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加强农田管理,发现病株立即拔出,并用石灰粉对病穴撒施消毒。播种前要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可用20%粉锈宁乳油100ml兑少量水,拌种100kg,晾干,播种,或用50%禾穗胺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子处理,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50g拌种50kg。灰包破裂之前及时清除病株,运离田外集中处理。
二、高粱立枯病
高粱立枯病主要为害幼苗根部,是苗期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多在2~3叶期发病,生育中后期也偶有发生的地块,引起烂根。
1、传播途径及发生症状。病菌在土壤中存活,通过土壤传播本病。病菌在土壤中越冬,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为害玉米、大豆、甜菜、陆稻等作物。多雨年份、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疏于管理的地块发病率高。幼苗发病,长速较慢,长势弱化。严重时病苗枯死,病苗根部呈红褐色。
2、防治方法。防治高粱立枯病应以农业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植保方针。选用优良抗病品种,科学轮作,提倡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加强管理,及时中耕除草,结合天气、降水、地力等方面的情况适时浇水追肥。浇水时要小浇勤浇,杜绝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雨后要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提高其自身抗合并能力,较少发病几率。病株不宜秸秆还田,以减少再侵染源。当病株率达到10%以上,必须采取药物防治。可亩用草木灰50kg,3~5kg氯化钾兑水灌根防治。病株率达到20~30%以上时,要相应加大灌根药液的剂量,才能提高防治效果。发病初期,可用40%根腐宁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40%乙磷铝1000倍液等灌根,株灌100g药液,灌根药量要适量。
三、高粱锈病
高粱锈病是为害高粱的主要病害之一,高粱产地常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土壤、高粱病残体是主要传播载体。
1、传播途径及发生症状。病菌在土壤、病残体上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萌。病菌通过气流进行传播,侵入幼叶,引发病害。锈病具有多次再侵染的发病特点。多在高粱抽穗前后发病。雨水多,尤其是7~8月雨季、湿度大、排水不良、密度大等情况下易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红色或紫色至褐色病斑点。发展后斑点逐渐扩大,形成椭圆形隆起的夏孢子堆。孢子堆破裂,内有米褐色粉末。
2、防治方法。优选产量稳定,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尽量避免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块种植。适时早播,躲过发病高峰期。田间管理要加强,培育壮苗健株,及时清除酢浆杂草及病枝病叶,运离田外集中处理,减少病源病菌。施足底肥,适时适量的追肥,为高粱提供充足的养分。增施磷钾肥,氮肥不宜过量。发病初期,可用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劑4000~5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8~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四、高粱蚜
高粱蚜是为害高粱生长的重要虫害,主要为害叶片,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为害玉米、谷子、小麦及其他禾本科植物。高粱蚜在国内分布较广,如黑龙江、吉林、内蒙、河北、山东、河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均有分布。
1、发生规律。天气、天敌数量的多少时直接影响高粱蚜发生的主要因素。春夏干旱极易导致虫害的高发流行。天敌数量的减少,也是引起虫害高发的另一个因素。因此要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害虫天敌,害虫天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蜘蛛、蚜茧峰等l0余种。当天敌单位与蚜虫比在1:100以下时,对害虫的发生数量具有很好的防控作用。
2、生活习性。害虫寄生在寄主叶背上,以取食叶片汁液为生。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为害,发展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害虫密布在叶背,其分泌大量蜜露也密布在叶背,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后期叶色变红,出现俗称的“秃脖”“瞎尖”现象。病株穗小粒少,使高粱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抗虫的优良品种,倒茶轮作,加强农田管理,结合天气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合理,减少发病因素。及时追肥, 促进植株长势。可用2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等喷洒防治,7~8天喷1次,连喷2~3次。
生产中及时有效的防治高粱几种主要病虫害,是保证植株良好生长、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和方法,为确保高粱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161211 黑龙江省富裕县富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