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0-02-11曹辉连

江西农业 2020年13期
关键词:林业研究管理

曹辉连

(和平县明声林业有限公司,广东和平 517299)

1 林业开发的重要意义

1.1 林业发展的经济意义 在林业开发中,林业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自然资源。很多行业的发展都是依托林业资源作为原材料发展起来的。此外,林业产业还能够与其他产业相关促进、相互提高,共同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3]。除此之外,林业经济的发展也能为山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带动山区群众就业,助力山区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1.2 林业发展的生态意义 林业资源除经济价值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环境价值。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离不开优质的林业资源的,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提高植被覆盖率,改良植被品种,能够切实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循环[4-5]。森林是维护生态系统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森林资源,科学合理开发林业资源,发展林业经济,是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美丽乡村建设、保护乡村生态的有效途径。

2 林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产业发展没有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森林植被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不同区域和地域森林资源分布是大不相同的,这种形势下,也导致很多地方尤其是经济和技术落后地区的开发和治理难度很大,难以有效进行开发管理。而且我国的林业开发管理大多都是依靠政府来主导。受政府管理方式和模式的限制,很多地方难以有效地自主开展工作。面对不同的地理环境,没有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开发管理,而且这项工作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

2.2 资金投入较少 林业生产是一个需要较长周期才能取得效果的行业,而且整个周期的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周转较慢。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财政以及社会组织、企业对林业生产行业投资意愿较低,资金投入少。由于缺乏资金,林业主管部门很难购得先进的设备,也无法吸引或者培养优秀人才,先进的林业科技也难以引进和推广,而且从业人员还会流失。长期以来,严重影响了林业生产。

2.3 没有明确的管理定位 没有明确的管理定位,也是困扰当前林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要想实现林业快速发展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当前,林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林业生产和经营,但是现实中,我国的相关部门的管理范围较大,而且职能界定又不明确,很多该交给市场的也要管起来,最终反而管理得不好、不到位。这种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也很难找到自己的工作定位以及工作重点,有时候会存在管理缺位,有时候会越位管理。

2.4 法制建设不健全 现代林业的管理与发展离不开法制建设,我国现行的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和完善,但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有一些法律法规不太适应当前的形势,出现了很多破坏林业发展的行为,由于违法成本很低,很难及时制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林业的发展。

2.5 缺少市场研究和品牌意识 当前市场经济下,我国对林业市场的研究较少,不仅缺少专业、系统的林业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还缺乏专业的研究机构以及相应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林业经济仍然是传统市场模式,没有延长产业链,也没有对现代市场进行专业研究,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大。除此之外,林业企业缺乏品牌意识,没有深入研究品牌效应,充分挖掘品牌价值,产品质量一般,产品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

2.6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目前,我国的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亟待解决。比如,森林病虫害方面的研究理论不丰富,在治理森林病虫害方面的实践经验也不是特别丰富。森林火灾预防预警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还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一致、不协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如果长期不解决会严重影响林业产业的发展。

3 促进林业发展的对策

3.1 因地制宜地开展林业开发管理工作 在林业开发工作中,要注重因地制宜,要开展大量调查研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现状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并且根据环境和现实情况,及时调整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方式。比如,地貌复杂的地区要在开发管理过程中,重点考虑如何克服地势、地貌对相关工作的影响。再比如,经济发达地区不能仅仅依靠林业种植来发展,而是要依靠充足的资金,大力引进先进的林业技术,发展并延长林业生产链条,提升林业产业发展质量。总之,不能一概而论,搞” 一刀切”。

3.2 增加林业产业投入 传统意义上的投入是资金,新时代背景下的投入包括资金和人才两个方面。首先,政府要加大对林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量,增加财政预算投入。此外,还要创造条件引进企业和社会资本,增加资金来源渠道,确保林业发展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当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的前提条件,要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其次,要多渠道引进人才。政府要联合高校加大对林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和现代林业发展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同时还要坚持引进来,引进更多的海外人才来参与林业生产,以提高我国人才的供给能力。此外,国家政策也要及时出台配套的产业扶持政策,真正让人才政策能够落地。

3.3 明确管理定位 林业管理部门要找准定位,明确自身职责定位和管理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各方责任,才能更好地协同发展。首先,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制度中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其次,制定规范的培训制度,对参与林业生产管理的人员从入职开始就要进行培训,使他们熟悉相应的管理职责,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最后,还要明确奖惩制度。既然有明确的职责,就要有相应的奖惩,对于先进人物和案例,要广泛宣传,在年终考核中充分考虑,对于失责的要进行惩罚。

3.4 加强林业法制建设 良好的法制是任何行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林业生产更是如此,健全的林业法制建设是保证森林资源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立法部门应该根据现实需要,梳理出法律需求,同时还要认真梳理现行法律,找出不符合现实需求的地方,予以完善、调整和补充。此外,还要加大相关理论研究力度,不断创新理论研究,同时还要注重国际交流,吸收国际上先进的法制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以引进。总之,要确保法律体系符合实际需要,促进林业发展。

3.5 加大品牌创新和市场理论研究 林业主管部门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成立专门机构,研究专业理论,同时要也要注重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经验,不断创新,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理论。此外,要注重培育市场品牌,通过评比选出一批质量高的产品,加大推介力度,推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有销售渠道的林业产品。林业主管部门要在林业企业成立之初就要重视对品牌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6 深化改革,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林业改革,必须首先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林业改革以建设现代林业体系为目标,重点是林业管理制度改革及林业发展基础保障体系建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提高林业生产力,凸显林业经济的特点,展现出林业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的优越性。此外,还要注重防治森林病虫害,完善森林火灾的预防机制,从而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4 结语

林业产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必须认真研究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投入较低等不利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解决措施,可以从建立健全林业法制、增加投入、明确林业管理目标等方面解决遇到的困难。通过本文的论述,以期待能为林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林业研究管理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land produces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