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2-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教学质量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在长期的不断实践探索中,民办高校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至今已经具备了富有自己特色的办学层次,尤其是在最近的十来年的发展中,民办教育实现了从扩大规模到内涵发展的转变,这一巨大的成就标志着民办高校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提供了力量。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分支,民办高校在当前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环境中,怎样有效落实好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现已成为重中之重。

一、民办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民办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这类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这一块没有足够重视,没有针对培养目标实施专业化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使得在目标设定上不够明晰,通常都只是跟随着新机制、新模式、市场导向等大目标盲目地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在此种模式下,到底培育出何种人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造成了培养目标模糊不清,无法和民办高校自身的生源特点、培育质量等相匹配,也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

第二,社会关于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明确而又清晰的界定。作为高等教育的新教育主体,社会对于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以及运作机制这一块上,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其应该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培育出人才之后,进入社会应该从事何种工作等都不明确。

2、专业设定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同

部分民办高校在专业的设定这一块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专业特色,也没有体现出针对性,无法真正做到面向社会、市场以及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这一目标。部分民办高校不计后果地盲目开设新专业,造成专业发展水平以及办学水平的双重制约。部分民办高校并未形成足够的专业发展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太过追求速度,太过注重那些投资耗费低、投资回报快、技术含量不足的专业,而忽视了品牌化专业以及特色化专业,最终造成毕业生过剩问题严重。

3、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体系并未形成

从教材选择这一块看,当前许多民办高校所用教材太过老旧,太过强调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性,无法真正地把以能力本位为中心的知识和技能完美结合体现出来,造成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实用性较差,职业特征没有体现出来,无法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相匹配。此外,在教材的开发和更新这一块,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也没有结合校企合作成果开发出有特色的教材。

4、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时效性不足

这一点,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当前民办高校的实训条件,无法和办学的需求相匹配,比如教学仪器和设备不足,部分仪器设备已经老化,很多实训场地以及教学设备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第二,实训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很多民办高校主要选择的是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分阶段化、分课时化,不能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性;第三,实训基地形同虚设,利用率不高,并未结合教学需求有目的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职业性训练。

5、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的构建一直以来都是民办高校面临的客观难题,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民办高校都存在教师数量过少、师资结构不理想、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很多民办高校的教师来源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返聘的退休教师和大量的兼职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老年、青年教师多,而中年教师少,中坚力量薄弱。学校仅仅只对教师的使用特别重视,而不去思考如何培养,师资流失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师资不足问题。

二、民办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观念不统一

思想观念的不统一主要表现在:第一,民办高校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虽然国家专门针对其特点颁发了各种文件来定位其发展,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是社会还是教育界自身,关于民办高校到底应不应该发展仍有很多顾虑和疑问。这一系列的偏见,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产生了限制,因此无论是在资金的投入,还是在专业的设定,或者是在师资队伍的打造上,都有着不利影响。第二,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一块看,社会关于这类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太多的争论,对这些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有所误解,使得大部分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仍然选择陈旧而又传统的,所培养的学生在实践性以及创新性上存在严重的不足,无法和社会的需求相匹配。

2、行业需求调查欠缺

民办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以及方案的设定这一块,并没有以行业需求调查为依据,很多专业的设定仅仅局限在表面的浅层调查上,并未深入而又广泛的实施需求调查,也没有对毕业生展开长期的跟踪调查。这样一来,在方案选择上,往往都是参考公办高校的培养方案稍作变动而来,无法和自身实际与需求相满足。

3、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

站在学校的角度看,民办高校在教师考核这一块没有做到科学合理,仍然只是毫无实际意义的行政性评估,并没有深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评价等实施评估,这样的评价方式下,教师也就没有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意识,使得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不足。

站在教师角度看,民办高校的教师并未针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会被考核制度所左右。就目前来讲,民办高校在关于学生评价这一方面,依旧只是局限于理论知识考核上,而没有基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层面来考量,造成学生在社会实践以及一系列技术性知识储备上严重不足。

三、民办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策

1、明确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民办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这一块,和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以及普通的本科学校之间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虽说这类高校也被归为普通本科教育范畴,但是,从其生源来看,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能力相对不足,无论是主动性还是自觉性都有所欠缺。但这类学生又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优点,那就是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比较强。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民办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学生专业知识这一块下功夫,以拓宽其专业知识为中心,着重对其实践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实践创新。

同时,民办高校还需牢牢结合社会就业的实际,在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这一块狠下功夫,并把重点放在学生基础能力、职业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方面。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培育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以行业需求为目标设置专业课程

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都是输送到社会各界就业岗位上,因为必须以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为导向,这也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路径。因此,课程的设定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而来,两者缺一不可。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自觉主动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针对毕业生展开长期的跟踪调查,并按照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及时的对陈旧专业就行改造,有针对性地设定新的专业,在专业适应性这一块就行不断地调整和匹配,力求打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

3、基于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1)打造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所谓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模拟操作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主要是传统教学,它是最核心的部分,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课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有做好这个方面,才能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提供保证。实践教学是以实际操作为目标,它主要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技能,切实提升综合素质的各种教学活动的集合,涉及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实验、见习、实习、以及社会调查等诸多方面。模拟操作是在学生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针对那些技能操作上还存在不足的环节,实施模拟操作,帮助学生更多的积累经验,更好的获得技能,为其今后步入社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这三个环节的有效落实,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起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职业创新能力,也是当前社会对学生的必然需求。

(2)构建三位一体教学保障体系

三位一体教学保障体系,就是说以人才、教材以及器材三者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这也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到位的保证。人才,主要指的是师资队伍,它是培养人才的保证,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高校是否具备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教材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材选择上,一定要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特色。器材,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做好技能、实用的实验室构建工作,打造独立而又富有实践性的教学体系。

4、提升实践课程以及创新课程的比例

民办高校所培育的人才,是直接和基层以及一线岗位相匹配的人才,因此,学生创新应用实践能力至关重要。针对这一目标,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对实践教学这一块极为重视;在课程组织方面,一定要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整合,不但需要增设实践学分和学时安排,而且还应该针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和补充,进一步创新教学实践的教学方式,构建起和理论课程相匹配的多样化实践教学内容。

5、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在师资队伍建设这一方面,应该严格根据自己的定位,有目的性地吸纳人才。在招聘和引进教师的时候,需要把重点摆在教学上,重点引进那些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并且管理能力强,还富有责任心的教师。以此为目标,进一步做好教师梯级建设,不同层次能力的教师,做到配置合理,最大限度地把不同类型教师的能力发挥出来。做好这一步,后期再进一步结合自身发展的目标,以学术水平提升为目的,对人才引进策略就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真正地促进民办高校在教学、科研以及学术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6、健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健全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首先,需要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对于民办高校来讲,需要健全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以及课程评估制度等等,真正建立起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进一步健全内部教学管理的常规,打造由学院-督导-学部教学的教学监控组织体系,以此保证教学得以规范化运作。其次,强化教学管理的各项职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得以实现,教学是否能够得以有效推进等都离不开学校管理部门的相互配合和良好运作。最后,强化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民办高校教学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涉及到很多层面,比如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教学的实施、教学的实践以及教学的评价等。因此,对于民办高校来讲,一定要强化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力度,把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两者有机融合,做到全员参与、全程严密监控、科学考核、有效评价教学质量等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监控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推进。

(2)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方面,主要可以从政府、社会以及市场三方面来落实。在政府层面,应当落实好宏观调控工作,对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而言,需要针对民办高校展开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工作,并适时作指导,把质量检查和评估的结果,直接和民办高校的利益联系起来,针对那些检查不达标的民办高校,直接限制或者停止招生。在社会监控层面,需要构建专业性的民间中介机构,以此来对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展开监督和评价工作。当然,也可通过对民办高校展开排名的措施,专门针对民办高校提供相关的反馈意见,并专门构建一个社会各界和民办高校之间进行评价反馈的平台,促进社会大众、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共同交流。在市场保障层面,保证民办高校的招生、就业、教师的聘用等始终面向市场。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做到面向市场办学,积极探索和展开市场需求调研,以此为依据,切实提升自己的实力,强化自己对市场风险的应变能力。

总之,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构成分支,一定要明确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行业需求为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基于强化学生适应能力打造教材建设体系、提升实践课程以及创新课程的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有效应对策略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切实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以此来保证自身能够更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应用型教学质量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