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侗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0-02-11
(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引言
在我国侗族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诸多工艺艺术、独特的风俗习惯及与众不同的文化节日,然而高校学生在基于侗族文化的翻译学习工作中,往往难以抓住翻译的重点,甚至将民俗字词翻译作为学习的难点与重点,尤其在外宣翻译学习中,青年学生普遍将文字翻译、句式翻译局限在侗族文化中特有的民族语言上,进而使高校翻译教学工作陷入困境。对此专业教师应从文化角度出发,以翻译学理论媒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侗族文化的外宣翻译工作,以此提升高校翻译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侗族文化的基本内容
侗族是我国民族聚集地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之一,相较于其它民族,侗族在两千年的发展中,既形成了与汉族类似的种植习俗,更在文学、音乐、工艺及植被资源利用层面具有较为突出的贡献,能够在满足自身文化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影响并推动周边其它民族的快速发展。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侗族具体分布在湖北、广西、湖南、贵州等地,并在与其它少数民族保持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比较鲜明的风俗习惯。首先在建筑层面,与其它农耕民族相似,侗族在建筑构建中拥有独特的设计理念与风格,而由于侗族聚集地主要为高山区域,因此在建筑整体风格上,主要以鼓楼、吊脚楼、风雨桥为主,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7 年底侗族现存建筑仅为967 处,并在侗族文化中拥有“活化石”的文化地位。其次在民族服饰层面,侗族对美学拥有着独特的见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取得了独特的文学、音乐、工艺、服饰等艺术成就。其中在民俗服饰中,侗族主要以白色、黑色、蓝色、青色作为主要的色调。通过刺绣工艺,将侗族的图腾文化、祭祀文化鲜明地渗透到民俗服饰的装饰中。而在生活服饰中,侗族男子至今仍保留“包头巾”的风俗习惯,其中年长者主要以圆角头巾为主,青年则以“尖角”头巾为主。女子主要以裙与裤作为重要大搭配要素,并配有头簪、手镯等装饰物。在宗教信仰层面,侗族的信仰较多,主要有、雷神、石神、树神、井神、水神、土地神、山神等。其中在南方地区,主要以女神崇拜为主,譬如镇桥女神、坐山女神、散花女神等。然而在历史的发展中,我国部门地区的侗族居民还信奉道教与佛教。因此可以说,侗族信仰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饮食层面,侗族主要以玉米、大米、小米、高粱等为主,并将午餐称之为早饭,将晚餐称为夜宵。然而在大部分侗族地区依旧以三餐为主,只不过,早餐以油茶为主。可以说侗族民俗文化拥有着多样化、特殊化的民族特点。
二、外宣翻译教学的现状
1、缺乏对侗族民俗文化的认识与重视
外宣翻译主要指对外宣传文本、资料的翻译,在我国学术界,外宣翻译具体指中文向英文或其它外文的转换,然而在高校教学领域,外宣翻译却是全新的课程体系,是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实践型英语人才的重要渠道。在传统的外宣翻译中,教师主要以资料翻译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文本及理论进行翻译,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措施,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导致青年学生难以在有限时间内,抓住外宣翻译的要点及重点,进而出现诸多的翻译教学问题,尤其在侗族民俗文化的文本翻译中,学生难以根据西方国家的文化特征及侗族民俗文化的特性,利用简洁而生动的词汇,表达侗族文化的特征及特点。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教师对侗族文化、侗族语言、侗族人文气韵缺乏了解,更在于专业教师缺乏对文化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视。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往往关注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特征,忽视了蕴含在语义中的文化价值,进而导致外宣翻译教学工作出现重重阻力。
2、外宣翻译教学的模式过于单一与刻板
根据对原始文本形式及内容的保留程度,可将外宣翻译的具体划分成“变译”与“全译”两种,其中“全译”主要指对原始文本文字意义、节奏形式的完全保留,而“变译”具体包括“改译”、“编译”等多种翻译手段,主要指对原始文本的“有增有减”。在侗族民俗文化的翻译层面上,专业教师为有效考察学生的翻译能力,通常要求学生对原始文本进行全译翻译,甚至批判“变译”的翻译趋势。然而在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国内外民族普遍追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数据资源,如果不对原始文本作任何改动,将导致西方友人难以获得真正的阅读体验,甚至严重影响我国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质量。而在教学领域,我国民族文化及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不在任何文化教育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进行“全译”翻译,俨然提升了学生对侗族文化翻译的学习难度与教学难度。此外,在教学主客层面上,依旧存在着严重的“宣讲式”、“灌输式”教学现象,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三、改革并创新民俗文化外宣翻译教学模式的策略
1、构建基于侗族文化的课程体系
英国翻译家Lefevere·Andre 在《翻译与文化》一书中提出“间接翻译”与“直接翻译”两种概念,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否将原始文本转译为目标语,并指出直接翻译是较为理想的语言翻译状态,即在充分掌握民俗知识、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将母语文化从文本中全面呈现出来。对此,专业教师应在语言翻译教学中构建出与之相关的课程内容。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由于课程课时限制,我国大部分专业教师,往往缺乏设置文化课程的意识,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文化教育所占的比例依旧有限。对此,高校相关部门在提升专业教师对侗族文化的认识程度的过程中,应引导教师利用慕课、远程教学的手段,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侗族传统民族文化的知识及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服饰、民俗习惯、还要包括宗教信仰、思想理念及人文气韵。随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使学生根据侗族语言、民族知识,对翻译内容了然于胸。
2、创新传统外宣翻译教学的模式
在传统教学体系中,专业教师主要以“全译”为主,俨然提升了学生的翻译难度及自身的教学负担。对此专业教师应全面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重心置于学生培养的层面上,进而通过“变译”的翻译策略,提升学生的外宣翻译能力。譬如在侗族头饰介绍中,原始文本为“侗族头饰多达60 余种,主要以金银为主,包括银耳线、耳坠、耳环、发链、银梳、花冠等”,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变译”的方式,将原始文本中的文字,转变为西方友人能够理解的文字。继而在文本翻译时,提升学生对外宣文本的翻译质量。此外,专业教师应积极应用实际的外宣文本,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翻译,但不应对翻译质量及准确性进行评价,而是要求其它学生在相互传阅的过程中,以文化理解与准确度的角度,对翻译文本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其它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及教师评价相结合,以此给出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在这种视域下,教师能够完全转变传统应试教育对翻译教学的制约,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侗族文化的理解,提升跨文化交际与外宣翻译能力。
3、构建全新的外宣翻译教学体系
我国传统的外宣翻译教学主要以课堂为主,实践形式与教学形式也都局限在课堂内,因此学生对侗族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感知力度相对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侗族文化的认识程度。对此,高校相关部门应做到以下三方面的创新,首先,利用行政手段,与侗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或管理者构建联系,通过远程视频的形式,帮助高校青年学生认知侗族悠久的民俗文化,不仅要从建筑特色、特征及特点层面上进行阐释,更需要从饮食、习俗、服饰、文化节日、宗教信仰等层面,使学生由内而外地,全面地对侗族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以此帮助学生从文化层面上提升外宣翻译能力。其次,高校应与国际院校建立联系,通过教学交流、教学指导的形式,使学生的外宣文本得到有效的评价,并在西方阅读并探析外宣文本的文化价值、表现程度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了解到西方友人的认知规律及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形成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外宣翻译体系。最后,专业教师应将学生所有的外宣文本,存储在特定数据库中,并以折线图的方式,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外宣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结语
外宣翻译是推进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升外宣翻译教学质量,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的文化输出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此专业教师应以侗族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融合先进的翻译理论及教学体系,改革并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提升学生的外宣翻译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