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程度·态度·途径: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实证分析

2020-02-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政治大学生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所谓当代,是对人类发展历史时间段的一个定性界定。从全世界看,当代一般来说指以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为标志之后的时期并一直延续至今后。其大概的时间划分应该是二十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以后的时期。但是,本文所指的当代是指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后的时期。从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总体上来讲大学生政治参与经过了有序、狂热、麻木、理性的过程。经过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发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此快速发展的时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他们的成长过程与国家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的理论与实践也处在不断地发展当中。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研究

当代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并没有理论体系较为完整的专门论著,相关研究也大多以论文形式见诸于学术期刊及部分学位论文。大学生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部分,因此考察政治参与的理论发展有助于更好理解中国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发展。

在古希腊的政治学说中就出现了“政治参与”这样的提法。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参与理论起源于近代民主理论中关于人民权利的部分。关于政治参与的组成部分,以往认为政治参与只包括政治参与行为。然而一些学者认为意识支配行动,公民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政治参与行为受政治参与意识的直接影响。根据以往的政治参与的自愿论,政治参与行为必须是公民的自愿行为,但是在政府的宣传及动员下,公民不自觉地参与政治活动已经很难界定其是否自愿。近年来,有观点认为非自愿的政治活动也属于政治参与的范畴。在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方面,以往的理论认为只局限于对政治决策的制定起到影响作用,近年发展到把其范围扩大至对政策执行行为的影响。

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发展方面,西方国家的学者从20 世纪60 年代始就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多方面的探索。路易斯·阿尔贝拉—贝特兰德研究指出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所习得的态度、价值观及行为会对日后的政治生活有影响。我国的周贺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动机从社会转型前期到社会转型期经历了一个由信念性动机到分配性动机的过程,政治参与方式也从单一的政治动员为前提的政治运动方式转向以政治动员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制度性参与方式。孔洁借用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论研究结果,将公民政治参与的非自愿性及间接性等成果引入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研究当中。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实践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发展目标。高等学校从十年文革浩劫中恢复了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伴随着改革开放中经济、文化、政治的快速而深刻的发展,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型”普及的阶段,教学规模、内容和质量都得到不断扩大和提升。随着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政治参与经历了利益驱动型政治参与、理性思考型政治参与、混合型政治参与。

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政治参与形式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按照学校的组织,参与集会、游行、政治学习等,被动参与者多,主动参与者少,整体上看响应了党中央的号召,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受到实用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面前不能正确对待,将个人利益等同、高于及混淆于国家利益,使得政治参与主要变为个人利益谋取的工具。

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在中国建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发展。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经过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认识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向新台阶的正确道路。大学生开始对国家政治有更多的正确认识,并在政治参与中按照规范,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活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等世界盛事由中国举办,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走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同时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从大众型向普及型过渡,与高等教育人数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学生社团组织活动不断走向成熟以及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的成熟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参与观念形成及习惯养成的机会和平台,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日后大学生政治参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就业问题是摆在全社会前的一道难题,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有所下降。

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实践面临的形式十分复杂,而且参与的方式也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大学生的政治认识比较肤浅,不同层次的政治参与热情有所分化;政治参与的意识得到一定改善,但政治参与行为与政治参与意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三、当代广东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笔者对广东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19 年9 月到10 月期间,采取到高校中随机抽样调查法。具体办法是将地处广州市的高校中选取10 所,分别抽取两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保证文史、经管、理工、农林、医学类专业及男女生都有样本。然后对问卷进行回收分析,最后对得出的有意义结论总结概括并提出合理对策。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如下特征:

大学生对自身所处的群体是否关心国内外政治时事持正面认同态度,其中认为十分关心的占10.46%,比较关心的占58.91%,两者占调查比例的69.37%。认为大学生从不关心国内外政治时事的只有1.03%。

大学生对我国的选举制度和国家赋予参与选举的权利持正面态度的占主流,其中认为这是神圣的权利应该认真行使的占14.87%,认为这是我国民主的一种表现但仍需完善的占54.20%,认为这与自身无多大关系的占8.10%,认为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有22.83%。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理性选择候选人,认同应该注重候选人能力的占52.87%,因个人切身利益的占17.82%,因地缘关系的占9.42%,因领导的导向的占19.88%。

大学生认同由于社会政治环境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程度,也有过半数的大学生认同因为个人的价值取向而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

大学生对自身相关的社会改革比较重视,多达72.46%的大学生关心教育体制改革,56.84%的大学生关心医疗、养老保险改革。

大学生对贪污腐败关注度很高,64.65%的大学生认为我国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是贪污腐败,而30.93%的大学生选择三农问题,16.49%的大学生选择政府体制改革。

大学生对目前政府的执政能力持肯定态度,认为目前政府办事效率提高很大的占56.11%,认为办事效率有所提高的占25.03%。

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讨论国家大事和政治话题,多达55.67%的大学生选择这一途径,超越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

面对谁对自己的政治认识和态度影响最深刻的问题,虽然有43.88%的大学生选择了学校教育,但却有多达38.73%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媒体。

结论

1978 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自主性增强,自主性参与行为日益增多,如投票选举、投诉等。处于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广东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展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广东大学生利用非传统媒体来表达自身政治态度与观点,将网络视作喉舌并当作最可靠与现实的表达方式。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便能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政策与现状等自由发表看法和阐述观点,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甚至宣泄政治情感,或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进行批评或揭露。这能充分彰显其政治参与主体性并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独立的政治人格。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毕竟消解了时空,这也会造成缺乏社会经验与甄别能力的大学生因常徘徊于虚幻网络与真实世界之间,而导致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参与不免冷漠。

猜你喜欢

政治大学生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