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重大意义
2020-02-11宁甜甜
吴 宁,宁甜甜,孙 鲁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2020年,是中国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时间节点。站在历史的交汇处回望历史,处于社会的发展中感触社会。2020年,我国将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正式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承诺,对于我国开启新的征程和促进全球减贫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一、标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使用“小康”一词来诠释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内涵,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并确立为中国的发展目标,是社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基于这种向好向上的发展态势,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擘画了2020年左右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的又一次战略调整,也是党带领人民勇担历史大任的重要表现。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步走”战略的现实准备,也是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必经关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是水平,全面是重点。在发展水平方面,小康代表人民的经济、生活的富足,涵盖经济发展水平、民主政治建设、文化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维度等多个方面。但与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更注重平衡、协调和持续。这种平衡、协调、持续要体现在“五位一体”的内部,即为覆盖的地区要全面,覆盖的人口也要全面。我国尊重各地区发展的禀赋、资源,在宏观设计的同时,发挥地方首创精神,在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推动全面小康建设。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口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贫富分化方面,其中绝对贫困也成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脱贫攻坚也成为“三大攻坚战”之一。
1.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是深层次、全覆盖的,不仅仅停留在数据的表面,也不是对于绝对贫困群众的选择性帮扶。从层次来看,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意味着现有绝对贫困人口收入水平都将高于贫困线,“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取得了显著的扶志和扶智的双扶效果,贫困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成为主流,“等靠要”思想被克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掌握了致富技术并具有初步的发展潜力,老弱病残幼等特殊贫困人口保障体系完备,代际贫困传递被有效阻隔,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缩小。从范围来看,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意味着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从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的所有贫困人口全部通过科学识别和退出程序而做到了“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的,充分汇聚政府、市场、社会三种力量、资源,同时尊重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形成行业-专项-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从机制创新来看,我国坚持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行党政机关定点帮扶,并将“两山论”的绿色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与扶贫相促进,充分发挥了涓滴效应和溢出优势。
2.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契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追求。“民亦劳止,汔于小康”,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和愿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与人民福祉息息相关,深得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正符合人民的意愿,契合当下的发展趋势,能够汇聚全社会力量,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向更高层次,但绝对贫困问题始终如影随形。绝对贫困不仅是人民的生活问题,更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权存亡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贫困问题,无论是从土地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还是改革开放中的先富带动后富,抑或是而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承“共享发展”理念,推动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艰苦奋斗、改善生活、守望相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1]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习近平的足迹遍布14个集中连片扶贫的特困区,这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脱贫攻坚,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分析贫困,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改变单一的经济援助,采取内源性扶贫的新方式,着重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关注精神贫困。中国式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天然地体现对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凸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是强弱项的最好方式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问题导向,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路径。扶贫方法的优化、绣花功夫的坚守都推动了扶贫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绝对贫困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约束条件。中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好注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全面”的最直观表征。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短板。
3.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施政布局,产生提振效应。中国注重系统性思维,力求全面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精准扶贫重视因户施策,以每个贫困户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复归了绝对贫困者的主体地位,推进绝对贫困者参与市场竞争,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为我国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重视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速度,尤其重视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三山三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提升,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东西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注重角色转变和调整,改变了以往大包大揽、运动式、过场式的扶贫模式,突出以人为本,讲求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妥善谋划贫困地区发展方式,协调多方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消灭绝对贫困后,所建立的扶贫体系和政府治理经验都是我国更高层次发展的保障和积极因素。我国在扶贫开发中,引用“大数据”等先进手段、调动多方力量参与等方式创新,也必然会形成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力量。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不仅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迈入新的时期,而且象征着我国的小康水平也迈入新的阶段。
二、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形成了一套稳健、可持续的扶贫新模式、新范式,为解决相对贫困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1.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解决绝对贫困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指导广大人民群众与消除绝对贫困进行斗争,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将解决贫困问题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为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困的根源、贫困治理的双重底线,创造性地回答了贫困治理的路径选择;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家发展角度、政治高度审视贫困问题,坚持开发式扶贫,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三位一体的扶贫。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解决绝对贫困的接力棒,继续推动消除绝对贫困向纵深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明的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在消除绝对贫困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刻总结了解决绝对贫困“六个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是中国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对以往扶贫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体现新时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丰富和发展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彰显社会主义本质。
2.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形成了稳健、持续的扶贫新模式、新范式,开启了扶贫事业的重大转型与创新。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等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治理格局,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领头雁”作用,坚决实行扶贫责任制、考核机制、督查机制、反腐机制。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要坚持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减贫的关键举措,经济发展为解决绝对贫困奠定了极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解决所有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伟大跨越,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加确保投入更多的力量支持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现代化建设、脱贫致富、改善民生等提供了资金保障,为解决绝对贫困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条件。精准扶贫是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提出以“四个问题、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为内容的精准扶贫战略,是指导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的关键。
3.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实施了开发式扶贫。一方面,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意识。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愚昧无知是导致贫困群众陷入绝对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加强思想扶贫力度和深度,帮助贫困群众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心和决心,让劳动致富和智慧脱贫成为新风尚;另一方面,加强贫困群众的人力资本投资,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教育和文化水平,强化扶贫的智力支撑作用,广泛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和持续性,为贫困群众进一步掌握脱贫技能打下坚实基础。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依据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增强持续脱贫的能力。
4.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坚持了构建大扶贫格局。中国创新解决绝对贫困的模式,体现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大扶贫格局要求我国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人民群众等都参与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明确帮扶任务,充分将自身优势、特点与解决绝对贫困相结合,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来解决绝对贫困。其中,东西部协作扶贫是为了实现结对帮扶而做出的制度安排,使东部的市场、技术、资金和人才等优势与西部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为东西部发展创造机遇,致力于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5.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坚持开放式扶贫。“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3],对外开放、对外发展是适应人类开放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解决绝对贫困同样必须开放式扶贫。坚持开放扶贫是决定我国解决绝对贫困能否如期完成、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减贫的关键之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同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在解决绝对贫困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重视资金、技术、理念、经验、人才等资源的引进,积极对扶贫开发中出现的重大国内外问题进行前瞻性、系统性研究,积极同国际社会合作和实施扶贫项目,优化解决绝对贫困的政策、方法、机制、模式,对世界减贫脱贫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三、开启了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绝对贫困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突出问题,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能够缓解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提升社会发展基底,推动社会在新的高度上开启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复兴中国梦来源于中国的历史,植根于中国人民之中。中国是一个有着5 000年文明史的大国,长期走在历史前列。但近代以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在一次次抗争与失败中,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重新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逐梦之路,这种自信来源于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来源于70年的建国历史,来源于40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也来源于我们是否能够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1.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胜利更是在这一原则性问题上的重申。西方主流经济学派都作茧自缚地陷入一种对贫困误解的恶性循环,局限于资本垄断、金融垄断的主体化,绑架了国家,宰制了劳动。资本主义社会反贫困的重大缺陷在于无法驾驭资本,“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缺乏资金、企业家才干以及其他社会、文化、心理和政治素质,这些理论家认为这都是工业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而为投资和发展所必须”。[4]这种西方的主流观点催生福利社会的恶果和经济的萧条,造成西方国家治理的困境,众多发达国家至今未能消除绝对贫困。与之相反,我国扶贫事业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光辉,通过辩证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我国的贫困现状,强调内源性扶贫与资金、资源、帮扶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方案。与资本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仅强调从经济上反贫困,而且从伦理上对贫困进行批判。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都融入到我国今天的扶贫实践中去,在注重贫困群众增收方面之外,还开辟了文化、教育、医疗等多维的扶贫体系。
2.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健全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安排。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要进行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探索,形成脱贫攻坚的系统性、联动性和整体性。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这种顶层设计既有工作推动,又有监督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推动顶层设计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因地制宜、结合实践尤为重要,基层探索才能使政策落地,确保顶层设计“有血有肉”,而且不同地区的扶贫方案、“解法”“答案”能够给予不同的地区有益的借鉴价值。顶层设计为基层留出工作余地,又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基层的探索既发挥地区优势,又兼顾国家大局。“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这种具有中国制度特色的贫困治理架构,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又发挥了基层社会的首创精神,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有利于各项政府工作的借鉴参考。“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治理模式,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这将成为中国贫困治理的宝贵经验。
3.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凝聚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社会力量。在我国扶贫实践中,注重发动群众,吸纳力量,形成参与扶贫的“大格局”,这是一条宝贵的治理经验。(1)积极想办法、搭平台、建机制。由扶贫办筛选出有帮扶需求的贫困群众,核实情况,制定方案,提供扶贫机会。(2)鼓励有扶贫意愿的社会各界力量包括返乡青年、当地企业家、志愿者等参与扶贫攻坚,借助“归雁”,形成紧密对接。(3)形成良好的扶贫氛围。落实好国家政策,巧用资金、资源、资产,便于帮扶人士发挥作用,破除帮扶阻碍。摆脱贫困,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是社会的重要交集,脱贫攻坚的胜利能够推动同心圆越画越大,公共事业的参与者越来越多。
4.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提供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安全环境。在中国现阶段,在市场经济负面作用和国际环境的冲击之下,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衍生出一系列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发生。社会风险的增多、风险综合体的形成,是一种现实存在,也是社会的必然现象。而绝对贫困人口所处环境是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能够提高群众的经济、社会地位,保障群众的社会诉求能够得以表达,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内生动力,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面对当前的环境,扶贫工作能够调动贫困地区、环境的积极因素,规避消极影响,减弱社会风险,补齐短板,引导社会稳定转型,维护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大局。
四、提供全球减贫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1.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突破西方发达国家的反贫模式,加快了世界减贫的进程,为全球反贫困事业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减贫理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绝对贫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亿余人,从2013年到2018年,连续每年都有1 200多万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5],加速了世界减贫的进程。
2.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为共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中国在致力于解决自身绝对贫困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优秀传统,积极开展南南合作,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同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脱贫经验,力所能及地从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通过减贫交流来推进扶贫外交,为共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
3.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提供了世界减贫的中国智慧和方案。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贫困问题的解决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共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推广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经验使我国的减贫事业和脱贫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与广泛认可。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谢拉里·卓农指出,中国提出并实施的“互联网女性就业”模式是很好的经验和方案;菲律宾国家减贫委员会秘书长费龙可对中国在消除贫困的经验和创新战略方面给予高度认可。[6]
4.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减贫理论。贫困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社会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各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对贫困进行分析,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减贫理论。马尔萨斯的“抑制人口增长理论”、马克思反贫困理论、赫希曼的“涓滴效应”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阿马蒂亚·森的“权利和能力贫困”理论,对世界减贫理论的研究视角从宏观转到微观、从物质贫困转到人文贫困。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形成的减贫理论,着眼于贫困具体实际,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减贫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