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公共艺术教育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
2020-02-10方晓
摘要: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传统教育理念,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学生的思维意识,将音乐公共艺术教育融合到学生的实质性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会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力和内在涵养起到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减轻学习与生活压力,并在净化学生心灵上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就当前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利用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培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主要措施,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艺术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 公共艺术教育 高校 综合素质培养
音乐艺术本身以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逐渐提高,教育工作者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逐渐予以更多的关注。高校学生开始重视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对自身的促进作用,并将其作为促进自我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从高校宏观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公共艺术教育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内涵,更好地体现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但在实际应用和课堂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这些不足来进行具体措施的制定,并让音乐公共艺术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教学过程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设置音乐公共艺术教育课,其主要目的是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素养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但是就当前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为了多元化地发挥公共艺术课程的效果,将课程内容和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这虽然能够从多元化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但是却难以发挥出音乐公共艺术课程自身的现代化艺术气息。与此同时,在高校音乐公共艺术课堂教学中,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难以凸显,学生对于此方面的非专业课程知识不够重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难以达到预期规划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资源不够充足
一方面,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课程教育中被看作是辅助性的学科教育课程,其教学规划和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够充分。学校和教师对于音乐公共艺术课堂的教学设备并不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或是从书本的角度进行音乐艺术知识内容的理解,或是从多媒体设备的角度走马观花地对音乐进行欣赏,难以达到课程教育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自身对于艺术课程培养都产生了一定的忽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艺术教育课程教育资源较为缺乏,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使得音乐公共艺术课程教育难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安排不合理。普通高校的专业课是根据专业领域内的发展与教学计划,经过实践认真计划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進步,各项专业课程还要随之进行调整。而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则完全相反,他们对此缺少重视,没有科学地进行课程管理安排,也没有专业的教师和场地进行学习,都是临时借用教师、借用教学场所。这种课程安排是无法保证学生认真学习公共艺术课程的。
二、应用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培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较为完善的音乐公共艺术教学体系
针对当前的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其课程涵盖的知识范围较广,这对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音乐审美意识,加强学生的审美情趣,继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结合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和课本教材,能够将音乐公共艺术教育真正在高校课程教育中进行推广和普及。音乐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知识种类较为丰富,每一种特定的音乐教学模式都能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为此,高校教研组在进行高校课程教育内容的设置与规划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课程内容,并在提升学生对不同种类的音乐进行赏析与理解的基础上,着重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例如结合高校学生对不同乐器形式的喜爱,在进行乐器选择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简单的口琴和竖笛进行学习,也可以从吉他、电子琴等入手开展有效性学习。部分对于古典音乐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行民族乐器或是小提琴等西方乐器的学习。其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来进行课外教学活动。定期举办校园音乐节或是校园文化节,让喜爱音乐的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节目的编排和表演过程中,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的体现。教师也需要积极参与校园文艺活动,对节目的整体难度和可实施性进行把控,并要求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障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效果。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都获得了有效提升,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后,教师需要从学科专业知识和音乐公共艺术教育的角度来进行探索与分析,加强音乐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帮助学生寻找不同学科内容之间内在的规律和联系,并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对比分析中,让学生真正获得快乐。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际管理,并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角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以此来为高校学生的音乐课程教学提供更好的艺术推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强教学效果的体现,继而在结合音乐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高效性管理体系的建设。在高校音乐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线上和线下两个角度进行分层管理,这样的网络管理模式能够从双方专业性和侧重点的不同上,反馈学生音乐的学习形式。教师在线上网络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相应地建设起一个互联网组织,并在组织中进行小组长的设定,要求组长能够定式分配教师下达的任务和指令,明确教师的任务要求,并能够在组织协调好学生的过程中,规划演出和训练的时间和内容。通过这种合理的线上教学模式,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学生对于音乐公共艺术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人文内涵。
(三)学校领导应当加强对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的重视,加强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
高校领导自身也需要转变教育思维和办学理念,提升对音乐公共艺术的实质性认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全方面地培养学生对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广泛性理解。为了能够通过音乐公共艺术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校领导需要提升高校音乐教育办学条件,在教材内容、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的完善上进行资金投入。完善课堂必备的多媒体设备与音乐教室的硬件设备。高校领导认识到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发展的重要性后,就能够加大对此方面的投资力度,积极为高校学生创设现代化的音乐教学环境,以此来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普通高校音乐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全面的掌握,还需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专业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发展趋势,做好相应的艺术教学培养工作。艺术教师也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知识储备能力,对于当前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具有一定的认知,并结合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来对音乐公共艺术教育进行合理的创新。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完善,而是要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加强教育教學内容的创新,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公共艺术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实际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在音乐教育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应当重点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内涵和综合素养,使高校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内容学习之余,提升审美情趣和实际体验。这样,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充分享受到高校教育教学生活,还能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这对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龙小燕.浅析音乐公共艺术教育与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培育[J].戏剧之家,2015(08).
[2]沈玥.浅谈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育与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培育[J].吉林教育,2016(37).
[3]刘永礼.浅谈传统音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9(02).
[4]叶小玲.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1(05).
[5]周勇.浅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J].音乐时空,2013(14).
(作者简介:方晓,女,硕士研究生,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与艺术)(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