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FO的数字化变局

2020-02-10赵宏窦笑晨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据化商业模式信息技术

赵宏 窦笑晨

[摘    要] 數字经济已经来临,商业模式已经改变,越来越多企业的核心价值无法在财务报表上得到恰当的反映,传统财务报告与业务相关性不断下降,另一方面,随着财务智能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突飞猛进。面对变局,CFO们需要从回顾过去的财务管理模式,转为面向未来,促进企业行动及战略能力的财务职能模式。只有直面变化,CFO们才能浴火重生。

[关键词] 商业模式;信息技术;数据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1. 031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1- 0068- 03

0      引    言

伴随着二十年来商业模式的变革,财务管理理念正在经历重大变化,从传统大工业时代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理念转向新经济下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理念。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对传统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利用传统理论和思维方式来解释现在的经济现象,相关性日益下降。与此同时,数据化的手段和方式不断发展,传统财务工作方式也面临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面对数据化变局,我们的财务人员,CFO们该怎样主动适应变化,拥抱未来?

1      商业模式持续进阶式发展

数字经济已经来临,商业模式已经改变,现代商业逻辑已经从产品为中心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完全是产品的竞争,更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同样企业、技术、品牌、产品,按照不同的商业模式运作,价值创造能力截然不同。

传统财务工作缺乏对核心业务高效管控的手段,缺乏对科技进步的高度敏感性。二十年前以大工业时代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商业模式发展的需要。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核心价值无法在财务报表上得到恰当反映的时候,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通过价值管理的维度深入业务实质,探索继续成为业务合作伙伴的切入点,并不断扩大与企业核心商业模式的业财融合路径。

1.1   新经济商业模式对传统财务工作带来巨大冲击

应该说财务工作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以支持决策,但在新的商业模式面前,这种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大大降低。新经济下的商业模式首先考虑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其次才是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新经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下信息资源如何估值?平台资源整合优势如何评估?海量用户如何估值?传统的市场法、重置成本法、现金流量折现法根本不适用。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些不适用造成财务账面价值与企业市场价值差异越来越大,相关性下降,会计准则要求披露信息繁杂但有用性下降。随着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主体边界、货币计量方式,会计分期等假设前提正在受到冲击,实务中甚至出现了绕开会计信息来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的创新与实践。部分商业模式下企业在披露符合会计准则下的信息外,还主动选择披露更加体现企业真实经营业绩的非准则数据(小米上市案例)。这些变化都让传统财务会计不能对经济模式的变化选择性失明,不能对传统工业2.0模式下的会计理论抱残守缺。

1.2   改善财务报告相关性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在修订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关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实质上是在资产确认的过程中,放宽了标准,对资产给企业未来不确定性的影响在计量阶段再行反映。这实际上也是会计面向新商业模式改革的可行路径之一。

另外,关于商业模式是否应体现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讨论愈演愈烈。目前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并未明确不同商业模式中会计要素处理的差异。实际上同样的资产和负债,按照不同的商业模式进行运用,会产生不一样的现金流量,创造不一样的价值。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中明确商业模式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允许企业按照各自的商业模式,选择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和计量方法,财务报告才能如实反映报告主体的“个性化”信息,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和有用性才能逐渐改善。

1.3   关注非传统财务报告信息

投资者希望财务报告中披露能够反映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竞争优势,关键营业收入和主要盈利动因等信息,这当中需要对非传统财务报告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国际整合报告理事会(IIRC)2013年提出基于价值创造为主线的《国际整合报告框架》,投资者利用财务报告中关于商业模式的信息建立或调整对报告主体的估值模型,进行同行业对比,并确认报告主体的发展战略。

另外,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德勤、易观联合项目组2016年提出的基于客户和渠道信息的第四报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第四张报表基于数字资产与股票市值的相关性,以用户数据(用户 数量、用户活跃度、用户黏性等互联网数据)为核心,建立了涵盖用户、产品、渠道和财务四个维度的企业价值管理体系,对于计量数字资产的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      财务工作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第一个阶段是会计电算化,第二个阶段是以ERP为代表的信息化过程,第三个阶段是以RPA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化过程,第四个阶段是大数据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可以很好地诠释上述发展历程。

财务共享服务的1.0版本,福特(FORD)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在欧洲设立了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将其下属公司共同的、简单的、重复的、标准化的财务业务都集中到该中心来操作,完成了电算化和信息化的过程,实施全集团的共享服务,标准化、加强管控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动机和价值体现。

共享服务中心2.0版本,隨着财务智能化的会计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大量可应用的场景,对于重复性高、工作量大、规则明确的业务,财务共享服务为RPA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平台。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是基于计算机编码以及规则的软件,通过执行重复的基于规则的任务将手工活动进行自动化处理的一种技术,本质上目前的财务机器人是流程自动化在财务领域的一种应用,这是完成了智能化的过程。根据中兴新云,ACCA、上海财经大学《2018年中国共享服务领域调研》,已经有400多家公司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近半数企业在其中应用了RPA。

而共享服务的3.0版本是否能将财务数据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中心?将海量财务数据建设为一个平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逐步形成数据仓库,通过云端实现数据共享,根据业务发展需求,逐步形成新特色及新能力,例如大数据分析及其深度学习等。还可以借力生态体系,使体系内的模块能够各种互相影响、相互合作、协同治理,为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可能性,通过数据共享,实现跨部门管理,在赋予强大自主权的同时,承担自身的盈亏,实现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型。

与此同时,在实务界中,我们一直认为无法智能化的一些财务分析报告工作,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智能软件及其相关技术实现。未来财务工作会在“人机协同”的层面展开,财务人员与财务机器人共同完成全链条的财务工作。基于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作用于数字资产创造价值,已经是可以实现的现实技术,这些技术都将使我们的财务工作产生巨大的变化。

3      未来已来,CFO们如何适应变局

当前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为集中、创新最为活跃、应用最为广泛、辐射带动最为显著的技术创新领域。信息技术驱动思考、驱动决策、驱动社会发展,创造出巨大价值。信息技术的爆裂式发展为会计行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渗透到了财务从业人员工作的方方面面,财务人员的业务转型已经成为共识。

面对变局,CFO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CFO们需要从回顾过去的财务管理模式,转为面向未来的促进企业行动及战略能力的财务职能模式,能在未来生存下来的CFO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

最后借用张瑞敏先生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作为CFO,没有最好的CFO,只有时代的CFO。深处商业模式重大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的时代,CFO们只有拥抱变化,才能浴火重生。

主要参考文献

[1]黄世忠.当会计遇见新经济——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新思[J].新会计,2017 (12):6-8.

[2]黄世忠.旧标尺衡量不了新经济 ——论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恶化与救赎[J].当代会计评论,2018(11):1-23.

[3]孙铮,刘凤委.改革与创新是会计未来发展的主旋律[J].会计研究,2019(1):5-12.

[4]张庆龙.数字化转型下的财务共享升级再造[J].新理财,2019(8).

猜你喜欢

数据化商业模式信息技术
商业模式画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互联汽车数据化媒体服务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的E化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