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话剧表演艺术的精髓与灵魂
2020-02-10孔迪陈阳
孔迪 陈阳
摘要:话剧并不是我们日常经常接触的影视剧,它是根据剧本,由演员进行互动,确切地说,话剧是由演员与对白组织起来的,它没有复杂的情节设定,它需要演员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眼神、节奏、道具等细节性的东西来表达情感,相较于日常的影视剧,话剧的难度显然要更大一些。它对演员的考验也是非常强的,本文通过研究话剧表演艺术的精髓与灵魂,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话剧表演,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话剧表演艺术。
关键词:话剧表演 情节设定 精髓 灵魂
话剧表演是在限制的时间内完成的,不仅要对人物心理情感有一定的把控,还要对整个时代背景做到准确诠释。在这样的难度下,演员的表演既不能太过用力,也不能平铺直叙,这对演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完成好一部话剧表演作品,就要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一、话剧表演的由来
话剧表演主要是根据独特的舞台戏剧表现形式产生的。在话剧表演过程中,演员以对话的形式为观众呈现出更多的情感表达。一场话剧的整体效果依托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人物造型、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场景布置等。但是,对话剧表演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语言表达,可以说,语言表达是话剧表演的精髓,话剧表演是将作者写在纸上的文字通过语言表达传递给观众。可以说,话剧表演是对文字的再创作。相比于文字,话剧表演更直观,也更有穿透力。老舍曾说:“语言是有生命的。”很多好的戏剧作品以话剧的形式实现二次创作,走上荧屏,被更多的人熟知和喜爱,成为经典。因此,语言是承接观众和舞台的桥梁,也是好的作品能够永传留世的重要原因。
二、话剧表演艺术的精髓与灵魂
(一)语言个性化和语言动作化相结合
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从一个人的聲音里就能知道这个人是谁。同样,在话剧表演中,语言表达至关重要。语言体现人物性格,因此,个性化语言是话剧表演的重要载体,人物的性格和身份,都需要借助语言表达得到展示,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就是这个道理。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作者在勾勒人物形象时已经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做了细腻的描写。在话剧表演过程中,演员要在拿捏人物性格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表达更好地展示人物特点,让观众通过语言就能了解到人物的情感诉求和性格身份。完整的艺术语言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物质语言、情绪语言和肢体语言。从话剧表演的角度来看,肢体语言又被称为语言动作化。在话剧表演中,人物的对白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但既然是戏剧,平实的对白语言并不能深入人心,舞台上的冲突感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直击人的内心,引起观众的共鸣。语言的个性化和动作化是互相结合的,他们互为一体,共同作用,为整个话剧表演增添了亮点,也让观众通过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引起共性和共情。
(二)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和再现
在话剧表演中,演员要对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包括作品产生的年代和背景,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个人经历、家庭环境等。只有对主人公的情感有了深入了解,演员才能真正地走进主人公的世界,并和主人公融为一体,把自己当成主人公,去诠释戏剧中的剧情和画面。好的话剧一定是有灵魂的,它并不是单一的几句台词,几个表情,而是还原一个时代下人物的各种纠葛和命运,是通过话剧的形式,让观众切身体会主人公的故事,了解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因此,要想创造一部好的话剧作品,就必须对作品有非常独到的理解,想象主人公最细微的情感挣扎,想象小人物命运的辛酸苦辣。只有让自己不再是自己,而是剧本中那个有血有肉的人,演员才能创造出有质感的作品。对作品的情感再现,是一个演员必备的修养,也是创造好作品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表演话剧的过程中,演员一定要学会沉淀,用心去感受戏剧作品中人物的悲欢喜乐。
(三)节奏、情绪、神情的共同表达
对节奏、情绪和神情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在话剧表演过程中,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节奏、情绪和神情的把控和语言一样,都直接影响着话剧表演的效果,在诠释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细节,全力还原主人公的性格和情感。比如在诠释《雷雨》中自私贪婪的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时,对于他的每一个眼神都要把握得特别到位。说话时每句台词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气、表情,都要有一个特别到位的表达。表演并不是平铺直叙,它是情感的喷发和展示。所以要从各个角度表达主人公的内心,让观众透过表演去领略主人公的世界,演员的展现过程要激发观众的共鸣,引起观众内心的波澜。在表达生气时,一味地歇斯底里是不行的,虽然的确表现出了生气的样子,但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太过用力,而且观众不能透过生气捕捉到主人公内心的起伏,也无法达到共情。人的情绪是有过程的,是一点一点的进阶过程,同时,每一种情绪都有一个尺度和临界点,这对于演员来说都很重要,要想把握好情绪和情感,就必须掌控好尺度,这样才能让观众一点一点走进演员的表演中,观众的情绪才能一点一点地被代入进去。
三、话剧表演对话剧文学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话剧文学教学中的话剧表演不同于一些艺术院校表演系的表演,话剧文学教学中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对一些经典剧本进行改编,然后尝试着去还原剧本中的情节。但是,大篇幅的文字内容很多时候会让学生觉得特别枯燥乏味,甚至会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产生厌倦心理,文学教学对学生的悟性审美要求是很高的,学生首先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学教学实质上是对学生审美艺术能力的提高。而在话剧表演中,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他们对一个剧本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也会根据自己的领悟去诠释一个人物形象,为了创造出更好的舞台效果,他们也会仔细研读剧本,揣摩主人公的心理性格。从这一角度来看,话剧表演相比于传统的文学教学,更容易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思维想象都在舞台的作用下得到开发,对于道具使用、情境设置、台词安排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从传统课堂上得到解放,他们的心理限制得到开放,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效果自然会增强。
(二)促进经典阅读
有的年轻人梦想着走捷径实现梦想,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对于内在的提升就会有所降低。而在话剧表演过程中,演员不得不研读一些经典作品,从中掌握主人公的经历,比如《雷雨》《日出》等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文学作品,在研读过程中,并不只是了解了作品本身,更是对自己内在品味的升华过程。读的书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越能逼自己去成长,去进步,要想排演好一个剧目,光有好的演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演员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如此,才能诠释好一部作品。演员为了舞台效果,会不断加强自己的经典阅读,阅读的过程,是演员和主人公对话的过程,也是演员和自己对话的过程。演员将自己打破归零,回炉再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沉淀、积淀,丰富自己内心的过程中,也能让自己的情感更加饱满。在阅读过程中,演员也会对作品本身有新的感悟,所谓“温故而知新”,这对于表演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促使演员和作品完成互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演员并不是被动接受课堂知识的学生,而是成为有一定自我想法和认知的主导者。
(三)增强情感教育
文学教学的实质性目的是情感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感知世界的真善美、假恶丑,让他们在心中树立起对世界的热情,对身边人、事、物的热情。社会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和悲剧都是青少年所引发的,为了净化社会风气,很多高等院校创立文学课堂,让学生感知悲情,激发他们的悲悯之心。但课堂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情感教育,却不能让每一个学生实现共情,这是文学课堂的局限。在话剧表演中,当学生的身份发生改变,他们不再是学生,而是有着多舛命运的主人公,他们的同理心自然而然得到激发。当学生在悲剧中重获新生的时候,他们身体中自然有了那一段经历,无论是苦痛还是折磨,都已经成为他们的一部分,有了这部分经历,他们看事情的角度,对事情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当一个人在表演中感受过失去的滋味,回到现实中就会格外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当他们在表演中感受过欺骗和背叛的痛苦,回到现实中就会变得更加真诚。因为这些经历,学生的生命变得丰富而厚重,内心也会变得更宽广,这就让学生无形之中学会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共情心理,这有助于培养全面性人才,也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结语
话剧表演具有一定的舞台感染力,它的精髓与灵魂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尤其是语言的表现力,更是对舞台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演员要通过语言的力量,达到感染观众的作用。同时,话剧在其他细节,比如神情、动作等方面也是需要格外关注的。总的来说,话剧是由细节贯穿而成的舞台剧目,它时间不长,剧情不复杂,但是所带来的效果和感染力却是震撼人心的。演员和剧目合二为一,很好地实现了对剧本的二次创作。通过笔者的调查,明白了话剧表演艺术的精髓与灵魂,这是构成话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演员而言,这是极具挑战性的,同时,话剧表演艺术对话剧文学教学的意义也非常值得高校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汪雷.话剧表演中语言的技巧[J].现代交际,2011(05).
[2]杨宁.再论话剧表演中的语言技巧[J].青春岁月,2013(04).
[3]郭晖.话剧表演中的语言技巧[J].艺海,2010(09).
[4]吴世奎.话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有效融合[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9).
[5]刘怡.现代话剧语言及处理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6]千玲玲.试论曹禺话剧语言艺术的个性化和动作化[J].凯里学院学报,2008(02).
(作者簡介:孔迪,女,本科在读,西安外事学院,研究方向:表演;陈阳,男,硕士研究生,西安外事学院,研究方向:戏剧表演理论与实践)(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