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曲艺再多一些青春味

2020-02-10胡一峰

曲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曲艺文艺青春

胡一峰

“青春”是文艺创演的重要话题之一,而在当下的文艺创作中,以“青春”为题材、描写当代青年迷惘、思考、生活、学习、奋斗的佳作屡现。此外,戏曲经典剧目如昆曲《牡丹亭》、黄梅戏《天仙配》等也均有“青春版”问世,这些作品除启用新生代演员外,还对剧目进行再创作,努力把青春元素融入传统艺术,用心贴合当代青年的审美需求,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优秀的曲艺作品中也不乏青年的身影。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奖作品中,沁州三弦书《十七棵松》就讲述了江西瑞金17名男青年同时上前线,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的真实故事;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奖作品中,杭摊《美丽的红马甲》则讲述了一名志愿者继承母亲遗志,将青春奉献给志愿事业的故事,这两个作品从角色选取和故事排布上都有较为浓厚的“青春正能量”气息,是近年来较为出色的青年题材曲艺作品。而《曲艺》杂志早在2014年就做过“青春曲艺”的专题策划,从艺术传承的角度对大学生曲艺进行了深入分析①。近年来,“青春鼓曲社”“青春版曲艺MV”等创作和演出实践,也在探索着曲艺青春化的实现路径。

就曲艺整体发展状况、特别是曲艺作品题材而言,传统题材较多,优秀作品尤其如此。这些作品中虽然也时常提到青年,比如京韵大鼓《宝玉娶亲》《花木兰》、乐亭大鼓《昭君出塞》里的“宝玉”“昭君”,从现代年龄分层上看属于“青年”甚至“青少年”,但却不能笼统地归为“青春曲艺”。年龄虽然是界定人生阶段的重要标志,但青年尤其是“青春”并非仅是年龄概念,更是一种社会属性和精神状态的呈现,当它作为一个“定语”使用时就更是如此。就此来说,只有以艺术手法对青春的精神气质加以表现的作品,才真正称得上“青春文艺”。

文艺理论家洪兆惠在谈到青春电影时曾指出,“真正的青春片,不仅要有青春面孔和青春表情,还要向生命深处追问,去触及青春的内核,触及生命的本质问题。……青春片就是通过触及年轻生命个体中独特的青春内核,表达他们的生命诉求,表达他们理想和现实的断裂,把日益离开青春自身的观众带回青春自身。青春内核不是概念,而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个精神过程。”②这一论断实际上揭示了青春文艺的本质要求。由此来看,“青春曲艺”可以以青年生活为题材,也可以由青年担纲创作表演,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代入青年文艺心理,充分考虑青年观众的艺术接受度和审美诉求,正确传递“青春”的精神本质。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的曲艺,才是真正富有青春气息的。然而,曲艺作品要代入青年文艺心理,并非是要似是而非地迎合青年的表征文化需求,或者贴上一些似乎广受当代青年青睐的标签。满场挥舞的荧光棒,或许可以说明一些作品或者曲艺的某些构成部分受到部分青年的喜爱,但却不能将之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此而论,推动“青春曲艺”创作,或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其一,在创作理念上要把握青年群体本质。创作理念决定了作品的精神内核。何谓“青年”至今学界仍有争论③。但在中国,“青年”概念确实是在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正式形成的,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到李大钊的《青春》,再到毛泽东的“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重要论述,大致构成了我国青年论述的基本谱系。中国青年从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被认识之初就被看作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被赋予了社会改造和建设的使命。相应的,在担当家国使命中表现出的活力和潜力,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则被视为青年群体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的培养,他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一言以蔽之,向上向善,代表社会进步方向,是“青春”的本质要求。“青春曲艺”创作应牢牢把握这一本质要求,发掘青年在推动社会发展实践中迸发出的精神特质,并用曲艺特有的艺术手法加以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握青年群体的本质,也就是把握社会进步的方向、提升曲艺作品在新时代的方向感。值得注意的是,对青年群体本质的把握应上升为一种创作理念,而不仅是题材的选择或内容的编织。曲艺的“青春气息”不仅是指青年演、演青年,而是指整个作品中洋溢着积极奋斗、阳光开朗、乐观向上的艺术趣味。以湖北青年曲艺演员吴健和他的曲艺小伙伴们制作的MV《说唱大武汉》为例,这个作品在内容上既纵谈武汉古今历史,又表现城市新风,在形式上汇集了湖北大鼓、小曲、道情、渔鼓和评书五种有湖北特色的地方曲种,节奏明快,地方特色鲜明,虽然作品中并没有格外突出某一位青年的形象,但欣赏这部15分钟时长的作品时,清新之气扑面而来,曲艺演员们以青春动感的语言演绎了武汉城市文化中大气、热情、进取的特质,让人感受到这座中部重镇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其二,在创作路径上要提炼当代青年生活。文艺创作是理念寻求载体的过程,深入生活是文艺创作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创作优秀作品真正的“捷径”。“青春曲艺”创作同样如此。與前人相比,当代青年的生活已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只有以当代青年火热的现实生活为创作土壤,才能捕捉到社会发展中最前沿、最具活力的状态。目前较有影响力的曲艺曲种有不少具有明显的喜剧特征,幽默是重要的艺术标识。有研究表明,幽默和人与人的联结有关④。不同的曲艺演员表演同一个节目,有的观众捧腹大笑,有的观众无动于衷。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表演者是否真正打破了“第四堵墙”,与观众建立了有效的联结。“青春曲艺”尤其应当注重这种联结,切实与青年生活同频共振,娴熟把握青年生活的节拍,准确戳中青年“笑点”。比如,2013年北京卫视春晚上吴大维、林志玲、李鸣宇在相声《北京好青年》中提到了“光棍节”“植物大战僵尸”“望(忘)穿秋裤”等,现场效果颇佳,而这些其实都是当时青年群体中广为流传的“梗”。再如,对口快板《女排精神赞》结尾时“乙”说:“女排姑娘,个个长得都漂亮;我至今单身没对象,找郎平教练来帮忙。”这个设计十分巧妙,让人联想到青年群体中受到关注的“剩男剩女”现象,很容易引起心理共鸣。这些年,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对“青年世界”的再造作用越来越大。有研究表明,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正在重塑青年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有的重庆青年说,“其实重庆很多地方都是通过抖音才被我发现的”⑤。因此,深入青年生活,首先就应了解当下青年生活的主要介质,并从中了解和熟悉青年文化的特征和变化,把新故事、新现象、新词汇融入到曲艺创作之中。但新故事要立住规矩,新词汇要标定尺度。当前,信息爆炸的文化环境和层出不穷的网络段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正如很多曲艺表演者、创作者所批评的,不少“作品”其实是网络戏谑话语、微博段子的大杂烩,“新写的作品目前还未找到传统与流行之间的合理结合点”⑥。在曲艺创作的意义上,网络语言、网络段子不能和艺术语言、题材素材简单划等号,创作者不应对青年网络生活作浮表化的理解,更不应在作品中作标签式地植入,而应当潜心生活深处,找到新的生活与传统艺术之间的有效结合点,从而通过作品建立起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有效联结。

其三,从创作心理上要回应青年审美诉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作为文艺创作者,重要的任务在于把握当代人的美。艺术的审美内容反映在作品之中,而其效果则要通过接受者的审美反应而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抵达观众内心并被其接受的作品是不完整的。“青春曲艺”作品应符合青年人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诉求。新作品的创演传播应符合当代青年对“美”的理解和接受美的方式。青年群体的审美特征既具有符合时代总体要求的一面,也有因为群体特征而形成的特点,比如,相较于其他社会群体,青年在心理上更加多元、开放、自主,更愿意欣赏新事物。同时,“青春曲艺”回应青年审美诉求,并不意味着放弃对传统作品的传承和创新。事实上,经典作品的诠释空间是无限广阔的,有限的往往是创作者的能力。曲艺作品中传统内容较多,正所谓“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曲艺作品的欣赏规律也要求创作者反复锤炼作品,让欣赏者得到持久的艺术享受。研究者指出,“曲艺听不腻的关键在于有‘味道,能让人反复咂摸过后仍会觉得回味无穷。有些观众甚至说,经典的相声段子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想笑。这就是曲艺特有的、能让人慢下来细细品味的魅力。”⑦这种“味道”正是来自于老内容的新演绎,这也是曲艺创新的重要资源。事实上,传统内容的创新往往会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比如,“聊斋”故事是传统评书作品的宝贵素材,而在评书界“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中,陈士和先生的“聊斋”则集诸家之大成,别有一功,有“武聊斋”的赞誉;如今,青年评书演员王玥波讲的“聊斋”也受到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广泛欢迎。笔者有一次乘坐出租车,正巧的哥在听王玥波的“聊斋”,笔者询问司机这个节目好在何处?司机答曰:讲得细致。确实,王玥波的“聊斋”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在于赋予了经典作品时代新意,而细腻、周到的表演风格又适度填补了当下受众被“快节奏”撕出的艺术心理空白。类似的例子还有吴荻讲的《西游记》,融入了关于《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他本人的佛学知识,突破了评书本身的知识体系,形成了一种优雅、精致而书卷气十足的个人风格,符合当下白领青年或所谓“中产美学”的诉求。

其四,从创作目的上引导青年健康成长。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美。文艺作品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助推器。革命者或模范人物的回忆录,经常会起到振奋精神、鼓舞勇气的重要作用。俗话说,“说书唱戏劝人方”,“青春曲艺”作品既要积极代入青年文艺心理,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但也不能放弃文艺在价值观塑造方面的使命。事实上,青年的文化诉求是多方面的,既有情感滋润、心理放松的要求,也有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的追求。青春曲艺创作必须同时关注这两个方面,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以寓教于乐反对纯粹搞笑,突出作品的主题感和思想性,让青年在故事中汲取力量,在笑声中健康成长。比如,山东快书《少年壮志》围绕周恩来同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名言展开,既回顾了近代中国遭受欺凌的历史,又讲述了催人上进的励志故事,对当代青年具有教育意义。相声剧《根》讲述了几位富有正义感的相声艺人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展现了传统艺术传承之艰辛,以及人间真情之可贵。数来宝《不就是平常的一顿饭》以反腐倡廉为题材,小切口做大文章,弘扬清风正气,讽刺弄虚作假,充满了当代青年成长必须的正能量。宁波走书《寻狗启事》、相声《一条朋友圈》选择了富有时代性的题材,通过一个日常事件阐明人生道理,对生活素材提炼创作的完成度比较高。同时体现出较强情境性,宠物、朋友圈是当下青年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内容,以此为题的作品自然很容易引起青年的关注。朱光潜先生说过,艺术总是以旧材料作新的综合。所谓旧材料,就是人们在生活中能见到的材料。而人们形成美感经验时,总会把作品和生活经验相印证⑧。青年在欣赏上述作品时,可以把作品内容与自己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联系起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又可能会想起这些作品,在会心一笑中很自然地体悟到作品传递的价值理念。显然,這样的作品,对于引导青年健康成长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曲艺艺谚有云,“一遍拆洗一遍新。”曲艺艺术血脉延续,历久弥新,延续至今,关键就在于一代代曲艺人紧跟时代节拍,不断推陈出新。而曲艺与青春之携手,必将令艺术之树更加葱茏茂盛、生机盎然。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注释:

①《青春曲艺》是《曲艺》2014年第8期“特别策划”栏目主题,目的是通过对曲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生存发展状况分析,尝试探索大学生曲艺的健康发展路径,进而为曲艺事业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该期特别策划共有9篇文章。

②洪兆惠:《青春电影应抒写有质感的个性青春》,《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6期。

③张良驯:《青年概念辨析》,《青年学报》,2018年第4期。

④[美]斯科特·威姆斯:《笑的科学》,刘书维译,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17年版,第116页。

⑤吴玮、周孟杰:《“抖音”里的家乡:网红城市青年地方感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12期,第74页。

⑥怡梦:《相声“段子化”,全是包袱很闹心》,《中国艺术报》,2013年12月9日。

⑦马瑜:《飞瀑沐流尘 溅玉振清音——详析曲艺界全国政协委员建言建议》,《曲艺》,2018年第4期。

⑧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作者: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责任编辑/马瑜)

猜你喜欢

曲艺文艺青春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1942,文艺之春
《曲艺泉城》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