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你认识儿童的情绪

2020-02-10

启蒙(3-7岁) 2020年9期
关键词:道德感美感成人

人们常说:“孩子是凭兴趣做事”“儿童是情绪的俘虏”。“高不高兴”“愿不愿”,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极大,情绪直接支配、左右着儿童的行为。

一、情绪冲动外露、不稳定,易受环境影响

“人来疯”是易冲动最明显的表现。这是因为幼儿的情绪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兴奋过度,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造成的。

易变性表现为两种对立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这是因为幼儿情绪具有很大的情境性,情绪往往随着特定情境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消失。“破涕为笑”是易变性最明显的表现,挂着泪珠笑起来在幼儿身上是常见的现象。

二、情绪情感复杂化

情绪越来越分化,对同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层次增加。就“爱”的情感来说,幼儿能对父母表现出亲爱、对老师表现出敬爱、对小朋友表现出友爱。对自己的行为可能表现出骄傲,而对别人的行为可能表现出羡慕等。

涉及范围扩大,原先不能引起情绪反应的事物这时也能引起。如动画片,从不受吸引到成为生活中离不开的娱乐;不仅喜欢角色游戏,还热衷于智力游戏。

情绪指向的对象开始发生改变,不仅对自己活动的过程产生情绪体验,而且开始对活动结果产生情绪体验。如从原先不厌其烦地重复画画,到画不好就会有挫折感而放弃;做好了高兴,做不好就沮丧。

表现形式多样。幼儿情感不仅表现在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上,也能表现在言语之中;不仅表现为当时的情绪反应,还能形成短暂的心境;不仅能外显,也开始具有初步的控制能力,不让情感外露,并能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三、情绪情感社会化

表现在情感在社会交往中越来越起作用。早期的情感反应大多与生理需要密切相连,到了幼儿中期随着与周围人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幼儿的情感更多地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

四、情绪的自我调节逐渐增强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幼儿早期情绪往往受情境所左右,容易突发,又容易变动,情绪随着时过境迁而改变。随着年龄增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在适当的教育下,幼儿调节情感的能力逐渐发展,冲动性逐渐减少。这一点在大班幼儿身上有明显的表现,表现为大班幼儿能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在集体活动中服从集体的纪律,比较容易接受成人的指导。情绪状态变得比较稳定,受情境左右的情况明显减少。

五、高级情感初步发展

1.道德感的发展

儿童从2岁开始评价自己“乖”还是“不乖”,到了3 岁开始初步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形成简单的道德感。这种道德感表现为幼儿顺从成人的意愿,按照成人所要求的规则行动。小班幼儿的道德感往往是对成人的评价和态度的直接体验,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有的甚至还不知打人咬人不好;中班开始把自己或别人的具体行为与行为规则相联系,告状行为就是对别人行为评价的表现;大班开始初步形成是非判断,而且情感体验范围更加广阔,例如开始形成初步的热爱祖国、痛恨坏人、对集体负责、帮助他人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好奇和兴趣体验。具体表现为,喜欢问“是什么”“为什么”,以及“破坏”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进一步从各种智力游戏和学习活动中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满足感。

3.美感的发展

幼儿初期往往是对某一具体对象的直接感知而产生的美感,例如喜欢漂亮衣服、鲜艳的颜色、听到欢快曲子就手舞足蹈、喜欢年轻老师,这些都是美感的表现;幼儿中期开始从各个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上体验美感,例如穿衣服要求色彩之间的协调、听音乐要求音调之间的和谐、做手工搭积木时要求平衡对称等;幼儿末期对美的标准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判断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对美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例如听唱片时就会坐在那里静静地听,很长时间不动。随着年龄增长,美感有了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感美感成人
成人不自在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公德自在人心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外媒:研究证明狗和猴子跟人类一样有“道德感”!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Un rite de passage
正义的别样寻求:古代“母杀子”叙事中的悲情与道德
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及其矫治对策
让语文充满生机充满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