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室模式下的艺术类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20-02-10郭媛媛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工程化艺术类体系

郭媛媛

(沈阳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112)

目前我国很多专业性较强的高校在专业教育上存在与社会实际要求相脱节的现象,艺术类教育也存在如此问题。随着艺术类专业的不断发展,其专业市场、就业形势、就业层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艺术类的教学改革必然要有大的进展。虽然现在各高校改革一直在推进,但并没有从本质上去实践、落实与改变,没有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贯彻始终。在诸如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及考核评价上还未有大胆的、有效的改革和尝试。如今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设计企业和就业市场急需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迫切希望学习在企业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所以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模式亟需打通教与学、学与用之间的通道。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近几年来不断探索创新性教学模式改革,创建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设计工作室,建立了艺术类工程化实践的创新教学体系。

一、工程化实践下艺术类工作室模式概况

(一)工作室模式内涵

艺术类工程化实践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借助艺术类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以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或教师科学研究的形式,在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主要导向,以工程化实践应用为辅助导向,将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把对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培养融合到与老师共同完成的设计项目中去。整个教学体系重点解决对学生的自主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方向培养。使教学与就业自然地融合,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强、业务更扎实、专业技能更高,实现企业与学习的无缝对接。

(二)工程化实践下工作室模式的构建

艺术与传媒学院从艺术类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专业自身发展构建了17个相应的设计工作室。工作室模式以项目为依托,通过师生共同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实践、毕业设计、岗位实习、学科竞赛作品创作及教学社会科研项目,将教师和学生有效地融于一体。教—学—研贯穿始终,翻转课堂、项目引入成为常态。工作室模式的确立明确了各专业的工程化实践的实施方向,将工作室计划与专业发展方向相互融合,培养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实践创新项目,构建出具有多层次、多方向的螺旋式创新教学体系,实现工作室模式下艺术类教学体系的现代化、开放化、高效化、共享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工程化实践下工作室模式的教学运行体系

为保证艺术类工程化实践下工作室模式的良好运转,艺术学院构建了工程化实践的工作室运转管理体系:以学科建设带动实验室建设,让工作室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同介入课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市场商业化运作的接轨,遵循学生对知识认知和技能提升的螺旋式上升规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实习校企的相关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规范。不断推动校企将职责规范内容落到实处,使参与者形成集体意志和共同认识与理想,自动转变为合作发展的源动力。借助工作室教学模式,为艺术类专业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与交流的平台,这也对推动创新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工作室模式下艺术类教学体系的创新之处

(一)教学制度个性化

强调适应时代发展背景,要充分考虑每个地域的自身特征,结合教师自身的研究方向、合作企业的发展目标来制定工作室教学的研究方向。对学生而言,大一入校后,可采取第一年设计大类下的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学生学习基础艺术类课程,其中借助学长进课堂的模式,让学生对各工作室研究方向有初步的了解。进入大二后,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与兴趣爱好及各个工作室教师研究内容方向进行具体工作室教学分班的双向选择。

(二)教学课程特色化

经过对部分高校艺术类传统课程的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课程内容陈旧与实际工作脱节、课程时间不够灵活、整体教学缺乏特色、教师对新兴材料及施工了解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无法适应,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好多需要掌握的知识却要重头再学的状况。工作室模式下的工程化实践教学将课程类别分为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实践课四大类。注重工程化实践教学,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通过递进式教学,严格遵循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专业人才目标,确定工作室下的主干课程及核心课程,形成工作室教学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三)建立校内与校外工作室导师负责制

根据工作室教学方针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拟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建立学院内各专业工作室导师负责制。各专业工作室导师团队组建开始就确立具体研究方向或设计专长,并以此为工作室研究核心,强调导师和导师团队在专业上的独特性、创新性。校内的工作室导师皆由多学科专业背景教师组成,师资配备涵盖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设计企业的一线设计师担任校外的工作室导师。校内、校外不同导师在教学环节中进行穿插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工程化实践教学得到紧密的联系,使学生更清楚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方案中的运用。也可借助工程化实践形式,通过推理的方式总结和反思设计,让学生能够更早地进入艺术类行业的工作状态。课程中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翻转课堂的多维度运用,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主动性、个性化及竞争意识的培养。

三、工作室模式下艺术类教学体系的优势

(一)优化资源,开放教学

工作室模式下建立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将艺术类对学生教育的开放程度推向了一个新高度。随着工作室模式下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放共享,实践教学部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工作室采用项目责任制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成员间的组合灵活多变。工作室模式下艺术类工程化实践的教学体系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得到优化、重新组合。借助实际项目或比赛的形式教师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汇聚在一起,真正意义上实现人员的优化重组,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培养学生在行业中的竞争意识与团队中的合作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工作室模式也更大程度上实现了校内优秀教师、企业优秀人才的资源共享和相互学习利用,不但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促进了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服务社会,实践教学

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各高校教学、科研并列的重要功能之一。工作室模式依托校企与社会各方面的技术和资源的优势,通过实际项目作为自己的立足点,打造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的完美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基础教学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新兴教学体系。凭借双方的先进设备、资金环境、高端人才等有利条件,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

(三)创新创业,引导教学

创新创业如今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普遍共识,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在工作室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将艺术类专业课程与创新实践内容很好地融为一体。把课程教学作为基础,用实践项目作为支撑,将创新项目作为依托,各类学科竞赛成为延伸,四个内容相互交叉,有机联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形成教育体系的良性循环。工作室模式更有利于开展团队间协作共同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在项目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与传统课程教学相比更新颖更具有特色,这也更贴合艺术学院专业发展趋势。且经过实践证明,参加过相关学科竞赛和实践项目的学生,在之后进行的毕业实习环节中其综合组织能力及解决实际项目问题的能力上远远胜于未参加过创新创业或实践锻炼的学生。由此可见,专业的项目实践活动为学生毕业之后融入企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产学合作,服务教学

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展示成果,是艺术院校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形式的一种教学模式。产学合作模式下的工程化实践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可以说,艺术类在产学合作模式下的工程化实践中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达到了拓宽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相关设计方法,具备对设计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和设计实施、管理能力。

四、结语

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借助工作室模式,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展示了艺术学院丰富多样的工程化实践教学模式。艺术类工程化教学体系是做学融合、产学融合、研学融合的模式,借助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教学、科研服务协同育人的创新型教学体系,让学院整体的教学实践性更强、师生协作更为灵活、综合度更高。

猜你喜欢

工程化艺术类体系
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软件测试工程化模型及应用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进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解译全景世界,工程化遥感解译又出新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