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拉特蒙古族传统擀毡技艺研究

2020-02-10要谨雨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毛毡羊毛技艺

要谨雨

(内蒙古师范大学 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一、擀毡技艺的历史源流

与其他传统工艺一样,擀毡技艺有一个较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毛毡的制作与使用和草原民族所在地域环境、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作为畜牧业发达的游牧民族,蒙古族自古以来大部分生活物资需要就地取材并加工成各类生活用品,而饲养的家畜皮毛就是最优选的生活及服饰材料。游牧民族几乎每一户都养羊,所以羊毛是最容易获得的原材料之一。羊毛纤维具有柔软、可塑性高、保暖性较好等特性,因此也成为擀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原料。

毛毡作为一种防风保暖材料,主要被使用在毡帐的围幪、铺设地面和辘轳车上,这是北方游牧民族自古就有的习俗。毡帐又称穹庐或百子帐,史料中记载使用它的北方少数民族非常多,如突厥“穹庐毡帐,随水草迁徙”①,“西域诸国焉耆、鄯善、龟兹、姑墨东道诸国并役属之,无城郭,逐水草畜牧,以毡帐为居”②。为满足迁徙和生活的需要,游牧民族以这种便于拆搭的穹庐结构为居所,并使用毛毡作为顶部和周壁的覆盖材料,以起到防风、保暖和吸湿的作用。古代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都会采用这种建筑形式,现今还没有选择定居的游牧民族仍然在使用毡帐作为主要的居住形式,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蒙古包”。

将毛毡应用到袍服上也是古代游牧民族的习俗:“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③2771。服装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对于居住在四季明显地区且经常在马背上驰骋的游牧民族来说,具有保暖、防雨、结实耐穿性能的毛毡服装,是对裘皮、纺织品服装的一种补充,《汉书·匈奴列传》中提到,由中原地区传入的面料“其得汉絮缯,以驰草棘中,衣裤皆裂弊,以视不如旃裘坚善也。”③2782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两汉时期,由于匈奴与汉在军事、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不断碰撞,也不可避免地相互渗透,汉人的面料传入草原地区,而匈奴也将许多物资送到中原地区进行交换,其中就有毛毡,如《盐铁论》中载:“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是以骡驴馲驼,衔尾入塞,驒騱騵马,尽为我畜,鼲鼦狐貉,采旃文罽,充于内府”④。汉人使用的面料传入草原地区,毛毡的制作工艺在面料和图案装饰上受到中原的影响,开始向精细化发展。此时的毛毡制品上已经出现了刺绣技艺。如蒙古国诺因乌拉匈奴墓地出土的匈奴自产毡子,上面刺绣有动物图案,边缘装饰有波斯特色的纹样,即“素毡紫罽,出于西邻,缘以缋绣,紩以绮文”⑤。毛毡也逐渐传入了中原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变化,不仅生产和使用量大大增加,连皇帝都会穿着毛毡服饰,如西汉文帝刘恒“服衣罽袭毡帽骑骏马”⑥。魏晋时期毛毡深受皇室贵族们的喜爱,甚至成为了一种财富的象征。《三国志·集解》中描写刘备重臣糜竺的家产“黄金一亿斤锦绣毡罽积如丘”⑦,一个臣子都将毛毡和金银锦缎放在一起,足以证明毛毡制品在当时的地位。至唐朝,官府的织染署下设有专门制毡的“毡毯坊”,品种有乌毡、白毡、绯毡、浑脱毡、绣鸱毡、花丛毡、青毡、碧毡、紫茸毡等十余个花色。《事物纪原》记载:“唐有毡坊毯坊使,五代合为一,国朝因之”⑧。宋代的制毡业虽然在规模上不如唐代发达,但使用生产量仍很大,“太宗时……有司请造龙图、天章阁覆阑槛青毡四百九十”⑨。

毛毡的生产与使用规模至元代达到了顶峰,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族有使用毛毡的习俗,不仅宫廷、贵族、军队、官衙对毛毡的需求量很高,日常生活中更离不开毛毡:“毡罽之用至广也,故以之蒙车焉,以之藉地焉,而铺设障蔽之需咸以之。故诸司寺监岁有定制,以给用焉”⑩。为满足对毛毡的需求,元廷建立了很多官营毡坊,其中“大都毡局,秩从七品。大使、副使各一员。管人匠一百二十有五户……上都毡居,秩从五品。大使一员,副使一员。管人匠九十有七户”11。在《大元毡罽工物记》中记载了元代官办毡毯生产机构、皇家贵族使用的毡毯种类、生产毡毯需要的毛料工具等等,真实还原了当时毡毯的生产工艺。在多年征伐的过程中,蒙古族不断吸收各地的手工技艺方法,使毛毡制品更加优质精美,品种多达六十余种。制毡原料并不局限于羊毛,还会使用驼毛、驼绒等,马可波罗就看到“哈剌善城中制造驼毛毡不少,是为世界最美丽之毡,亦有白毡,为世界最良之毡,盖以白骆驼毛制之也。所制甚多,商人以之运售契丹及世界各地”12,此处的“契丹”指元朝。

近代内蒙古地区毛毡业在蒙旅商的推动下有了进一步发展。蒙旅商开始在漠南地区及归化城周边与蒙古人进行物物交换,后来学习了蒙古族的制毡方法,并利用内蒙古地区丰富的羊毛资源在当地开设了小规模毡坊,收授徒弟,将毡制品卖给周边需要毡制品的农民或城镇居民。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将毛毡业列入民族用品行列,合并几家毡坊统一成立国营毛毡厂,生产民用和工业用毛毡,如乌拉特地区在1941年建立乌拉特中公旗生活合作社,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乌拉特中旗供销合作社;再如呼和浩特在1956年将永和成(原允和成)、双盛祥、福成元、天玉成、新盛明等15家毛毡作坊合并成呼和浩特市制毡厂,主要生产民用毡、工业用毡、帐棚毡(包括蒙古包毡)三大类。直至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牧民选择定居,对毛毡的使用量大大减少,再加上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毛毡业的生产逐年冷淡,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只在牧区作为包毡还在使用。

二、乌拉特地区传统擀毡工艺

内蒙古乌拉特旗因蒙古族乌拉特部在此驻牧而得名。乌拉特是蒙古语“能工巧匠”之意,在史籍中又有乌喇特、乌拉忒、吴喇忒、吴拉忒等不同译称。乌拉特部落属科尔沁部的一个分支,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萨尔的十五世孙布尔海的嫡系后裔。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将这一带广大牧地封赐给乌拉特部,自此乌拉特部自呼伦贝尔移居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重新划区,演变为现今的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中、后三旗。《清史稿》载:“东界茂明安,南界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西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北界喀尔喀右翼”13。

如今,蒙古族使用的毛毡制品包括蒙古包围幪及其内部用品,毛毡马具、驼具以及毛毡工艺品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在城市中传统擀毡已经绝迹,在牧区只有少数传承人掌握这一技艺。乌拉特中旗擀毡传承人巴音孟和是家族中有明确说法的第三代传承人,据他介绍,自己的家族传承这一技艺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因为年代久远,并且这一技艺通常以口传身教进行传承,没有正规的文字记载,所以家族早期传承人的姓名和具体情况无从知晓。如今由于对毡制品的需求量逐渐减少,再加上擀毡技艺十分耗时、耗力,因此传承人平时很少擀毡,只是在有人定制或媒体、地方文化单位对传承人进行采访时才会重现这一技艺。据传承人回忆,擀毡最为兴盛的是人民公社时期,当时乌拉特的每个牧业生产队都有集体制毡活动,旗皮毛社还有过半人工半机械化的制毡工厂。

与汉族擀毡不同,乌拉特蒙古族擀毡分为剪毛、弹毛、祭祀、铺毛、洗毡、甩毡、晾晒七个步骤,由男女共同完成,而装饰毛毡的工作全部由女性来承担;汉族的毡匠大多数都是男性,因为汉族大多是在毛毡作坊学习制毡技艺,而行会明确规定女性不能擀毡。在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上也略有区别,汉族地区主要使用弹毛弓、撒杖、竹帘子、绳子、竹竿、钩子等工具,并用热水、菜油作为粘合剂,而乌拉特使用母毡、兽皮、柳条、绳子等,用凉水擀毡。

(一)准备工作

1.剪毛

乌拉特地区擀毡原料为羊毛,并只选用当地的蒙古种绵羊,一年分两个季节剪毛。第一茬在春末夏初绵羊毛脱浮时剪毛,第二茬在秋季雨露前,和当年羔一起再剪一次,这两季羊毛各自的特性决定着配比比例和制成毡子的质量。剪下来的羊毛挑去杂质进行适当清洗,选用毛色一致的羊毛制毡。配比比例为春毛三分之一,秋毛三分之二。春毛纤维长,油脂丰富,抱合力更好,可以保证毡子的韧性;秋毛较短,钻透力好,可以使毛毡更好毡化。结合两季羊毛的优点进行配比,制成的毡子才更加轻便、柔软、结实。其他地区专用秋羊毛来制作毡子,但擀出的毡不如混搭毡舒适性高,且容易脱毛。

2.弹毛

弹毛是擀毡前必须完成的步骤。选择一个没有风的晴朗日子,在平坦的地面上铺上生牛皮作为隔离层,将羊毛铺在上面,十几个男女手持干净无刺的柳条、细棍围成一圈,对羊毛进行有节奏的抽打,视羊毛蓬松情况逐次添加羊毛,直到羊毛全部散开成为白嫩松软、有弹性的毛絮,且杂质和尘土落在羊毛下面。

(二)擀毡流程

秋天八月到九月,牧人们清闲时是擀毡的最好时节。擀毡是一项需要集体参与的活动,因此每次擀毡活动都像过节一样热闹。擀毡需要的人力和时间不固定,少则二三十,多则七八十,一般情况下需要制作一整天,制作量大的时候要耗费2~3天。擀毡开始前,主家要提前准备好需要的材料,并为前来擀毡的人准备羊肉、奶食、奶茶等蒙古人喜爱的食品。出于礼节,来参加擀毡的人会带一桶牛奶或乳制品送给主家,寓意祝福主家做出来的毡子如鲜奶一样洁白。

1.祭祀

擀毡前,由一位长者手捧哈达和盛满奶酒的银碗,高声祝祷,将桌上摆的羊肉、奶酪、酥油炸果等各取少许放入碗中,放进蒙古包中央熊熊燃烧的“火撑子”里;走出蒙古包,用奶酒冲着天空祭洒,以此表达蒙古人对自然的敬畏。

祭祀过后由主家部署工作。先是铺毛,这一道工序主要由女人负责,并且由有经验的妇女带领着铺毛。铺毛前在平坦的草地上先放一块旧毡,即母毡,母毡也叫毡胚,既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作为新毡的标尺,预计做多大的新毡,就要选用多大的母毡。在母毡上将弹好的羊毛均匀铺开,并采用撕、铺、压、填、补等方式进行铺毛。铺毛这一工序在擀毡中尤为关键,需要由有经验的妇女把握和判断,以确保羊毛薄厚均匀。第二步是洒水:提来一桶井水或河水倒在盆里,用手将水泼洒至羊毛上。一块毡子要依次铺三次毛,洒三次水,水要浸透羊毛,以防在后续拉毡过程中吐毛。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区使用豆油或开水作为粘合剂擀毡,而乌拉特地区擀毡使用凉水即可,因为春毛上已经有足够的汗油来保证羊毛结构的黏性,制出来的毛毡足够紧密。

2.擀毡

擀毡是保证羊毛毡质量的重要步骤,主要包括两道工序:拉毡和洗毡。铺毛工序完成后,主家把毛层的边缘整理好,然后将一根沾着羊毛的粗木放在羊毛层顶部,连带新毡和母毡卷在一起,在外面用绳子将其紧紧地捆几道箍,以便后续拉毡。拉毡最好选用骆驼,骆驼容易驾驭,且步伐稳定富有节奏;也可以用马拉毡,但一定要选用有拉毡子经验的、听话的马,因为马的步伐较快,不容易掌握。拉毡的速度需稳定在每小时十公里左右,以保证拉出的毡子足够结实、匀称。洗毡,即用大量水冲洗毛毡。每拉毡三、四里需打开毡卷浇一次水,再卷起来继续拉毡。经过三次这样的反复的拉毡、洗毡,毛毡才可以成型。洗毡不仅可以冲去毛毡上残留的灰尘,还可使羊毛更好地粘合,做成的毡子更加紧实牢固。

3.甩毡

甩毡是一道十分费力的工序。首先解开拉好的毡子上的绳子,将其在空地上打开平铺,接着四个身材健壮的“甩毡手”迈着摔跤步伐进场,分别站在毡子的四个角,将母毡与新毡进行分离,将新毡边卷起抓牢。待长者喊过“开始”后,四个人将上百斤重的湿毡子举过头顶,用力往地上甩击拉抻,直至新毡和母毡的大小相等时停手。

4.晒毡

甩毡工序完成后,由两个牧民把湿毡子扛到草地上晾晒。这时,女主人端来斟满的奶酒,高举起献给他们,他们接过酒碗,举过眉梢表示感谢,然后一饮而尽。接着,长者念祝词。祝词的内容即擀毡的每道工序,祝愿做好的毡子又白又结实。

三、前景展望

擀毡这种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技艺,承载着浓厚的游牧民族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擀毡的工艺水平、适用范围及地位也有相应的改变。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居住条件也发生了改变,大部分牧民改住砖瓦房,只有部分牧民只在夏季转场放牧时使用蒙古包,毛毡需求量并不大;同时现代机械化制毡工艺相较手工擀毡成本低、效率高,质量也更稳定,因此,手工擀毡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传统擀毡面临着失传的境遇。为保护这一传统技艺,国家已将其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当今市场环境下谋求出路仅靠扶持是远远不够的。

传统擀毡是千百年游牧文化的见证,具有手工制品特有的优势,不仅在防水、保暖、抗寒方面表现优良,且拥有机械生产毛毡无法比拟的手感,在造型能力上有极强的优势,因此,传统擀毡技艺还有许多值得探究的价值。在当代生活中,地方媒体可以将传统擀毡以节目、纪录片的形式传播,使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技艺;地方也可将毛毡做成小型礼品、纪念品供线上线下购买,带动手工擀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将羊毛毡制品作为服装饰品或家居饰品进行设计和开发(如毛毡包袋、毛毡首饰、毛毡摆件等),为当今设计领域带来新的视角;在技法上可在毡绣的基础上,将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刺绣图案与材质结合进行设计;再如传统毡制品通常保留着羊毛本色,颜色较为单一,我们可利用现代染色方法开发出羊毛毡的更多可能性,使其迎合更多人的审美。相信未来毛毡制品可通过艺术家们的创新与个性表达,进一步在服饰品中崭露头角,使毛毡制品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注释:

①〔唐〕令狐德棻.周书·突厥传(卷五十)[M].北京:中华书局,2000:616.

②〔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2000:1569.

③〔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上(卷九十四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④〔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28.

⑤〔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十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1264

⑥〔汉〕应劭.风俗通义全译(卷二)[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1.

⑦〔晋〕陈寿.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1628.

⑧〔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四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8:819.

⑨〔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2000:2920.

⑩〔元〕苏天爵.元文类(卷四十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560.

⑪〔明〕宋濂.元史(卷八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2000:1420.

⑫〔意〕马可·波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64.

⑬赵尔巽.清史稿(卷七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8:2461.

猜你喜欢

毛毡羊毛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国际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趋势预测
NUANCES系列:可持续毛毡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薅羊毛是一种享受
Golden fleecers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毛毡清洗装置
——“SHOWR ROLL”
摸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