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形态视域下的室内设计创新研究
2020-02-10任秋钢
任秋钢
(福建工程学院 设计学院,福州 350118)
前言
室内设计是对已有的建筑物内部空间,依据其应用属性、所处环境与一定标准,采用建筑设计原理实施深加工的增值准备工作,以满足人们对它的视觉感观、功能应用需求。作为从建筑工程设计里面的装饰中演化出来的一种设计,室内设计不但涉及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还要运用到艺术理论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合理规划设计室内空间,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需要及审美诉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当前人们已从对物质生活条件的追求,转变成了对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享受,且人们的审美需求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个性化,如在室内设计方面有的喜好复古风、有的喜好田园风、有的喜好欧式风等。室内设计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唯有不断提升自我,发展创新,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科学技术永远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短短几十年,我国已经从一穷二白的劳动密集型国家转变成技术密集型的国家。各个行业涌现出来大量的先进技术,包括各种新技术、新材料,这也为室内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如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数字技术、数字材料等,为非线性形态的应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进了室内设计的创新发展。
一、非线性形态与室内设计刍议
非线性形态中的“非线性”源自数学领域,是相对“线性”而言,指不成比例、无规律性,将非线性理念应用到室内设计当中,便有了非线性形态的概念,即不对称的、无规律的、非固有、不成比例的形态。非线性形态打破了传统室内设计中依照一定的比例分布、呈现事物的固有形式,从规整、呆板、单调、乏味的审美疲劳中跳脱出来,创造出更具生命力、活力、组织性、连续流动性的审美形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空间展示,丰富了室内设计的表现形式及艺术内涵,使室内空间凸显生机性、动态性和多元性,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环境的多元化需要。非线性形态赋予室内设计更宽广的思路、更自由的搭配和更多变的形式,当前各类新技术和材料的产生使非线性形态得以应用到更多的室内设计项目中,设计师可以借由数字设计的辅助,设计并模拟出更多复杂的空间形态,还可利用参数化的数字软件构建更为精确的设计模型,而数控加工方式的应用也有效提升了室内设计的可操作性,可以说非线性形态推动了室内设计在设计思维、设计手法、建造等方面的发展创新。
二、非线性形态视域下的室内设计创新研究
(一)基于非线性形态的室内设计思维创新
非线性是一类变量和自变量间不成线性关系,有着曲线、曲面或不确定的属性,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进步,非线性不再单一的指数学名词,而已在其他不同领域渗透,在空间和时间上应用,是指无规律的运动与突变。形态,顾名思义就是事物的形状、表现,能让人在视觉上观察到物体特点,还能通过其他感官传达信息,如思维下所获取的“情态”。因此,对于非线性形态,会展现出一种具有动态性、多元性、生机性等特点。如果将这些特点运用在室内设计中,能够很好地切合现代室内领域需兼顾各类复杂因素的本质诉求。非线性形态视域下,设计师可打破固定思想框架的桎梏,根据需要自由地切换于秩序和无序、静止和运动等相对的设计思维中,使室内设计的效果更为自然、丰富,增强室内空间的动态化、复杂性和流动性。
室内设计本身需要兼顾到设计对象的使用诉求、视觉审美、结构形式、材料尺寸等诸多综合性因素,而不论是哪项因素,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可控性,单向性的设计思维形式往往容易顾此失彼,基于非线性形态的室内设计思维能将多项复杂的室内建筑因素综合作用起来,形成复杂化的形态,将每一项设计因素限定为可控参数,充分发挥各个参数的综合作用,根据设计的程度不断调整参数、修正设计空间形态,最终完善设计的结果。室内设计需综合考虑室内结构、空间形式、材料等要点,因而基于非线性形态的室内设计思维所限定的设计因素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结构因素、形式感因素和材料结构因素。室内空间的原结构往往是固有的,设计思维就是不断推进原有室内结构,实现固有结构向曲线化转型的一个过程。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根据室内空间结构、客户诉求,结合非线性形态视角,拓展并创新其设计思维,在计算机中输入具体的室内结构参数值,使相应的设计结构生成曲线性的形态,进而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地细化调整。形式感方面,基于非线性形态的室内设计思维打破了基于传统认知的惯性思维,通过呈现不同的视觉焦点和审美侧重点,表现不同的室内空间风格,使室内设计不仅表现出造型的美感,而且实现精神上的升华,从而激发人们对室内设计意蕴的精神认同。例如,马奕等在改造湖南省画院项目中,将原有的楼梯形态设定为相互交织的6条曲线和3个曲面,曲面和线条一方面围绕楼梯主体旋转,另一方面或粗细、或转折、或停顿,表现不同的变化效果,不仅造型美观,而且突出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材料结构方面,借助架空、错位等形式,凸显非线性形态的多重变化,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室内空间各关键部位的最大承受力,进而确定空间结构及尺寸的变化范畴,将材料结构因素限定为可控参数,并在电脑中输入相应参数,辅助完成设计。基于非线性形态的室内设计思维通过综合考虑结构、形式感、材料结构三类因素,务求设计理念、室内形态、现场状况的有机融合,使设计的效果更为全面,富于变化性和创新性,切合了生动、复杂的现实本身。
(二)基于非线性表现技术的室内设计手法创新
以往,在进行室内设计时,传统室内设计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手法,设计师结合场地实际及自身设计素养,构思设计方案,并在CAD施工图阶段融入结构、材料等要素,在这一手法中,设计师的主观性尤为重要,其设计结果一旦需要变更、修改,则过程尤为复杂。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在非线性形态视域下,室内设计中应用了大量的数字技术、数字化建模等,为室内设计手法的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现代化数字技术为非线性形态的表现奠定了基础,借助这一表现技术,室内设计可将虚拟的构想转化成为真实可视的效果,不断丰富空间的形式表达,细化了设计的细节,促进了室内设计的手法创新。
当前,基于非线性表现技术的室内设计则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手法,结合多视角多维度的思维形式,综合考虑各类设计性因素,将其限定为可控参数,根据设计需要不断调整参数,借助表现技术生成多个设计形态,从中选出最优的形态,不断修正设计,最终完善设计的结果。借助数字化的建模方法,可应用3D模型生成并导出室内设计所需的信息数据,构建起详尽的数据表,对室内空间定位的每个要点予以编码,以准确定位空间位置、格局尺寸等细节,如此一来,不仅简化了CAD施工图的制作,也提升了数据传送的精确度,即便需要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也能及时处理,使后续的施工建造有精确数据的依托,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
(三)基于非线性形态构建的室内建造模块创新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以非线性形态的构建作为参照,将数字技术、数字加工进行有效地对接,能更精准地控制室内建造这一模块的施工过程,使室内建造完整表现出设计的构想及所需效果。可以说非线性形态视域下,室内设计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数字技术的加持,而数字化的持续推进也为室内设计各环节的变革及创新提供有效路径。
以某茶楼设计为例。茶楼是人们喝茶休息的地方,该茶楼地处城市的繁华地段,在茶楼二层的过道中心有一组小包厢,包厢外墙体则是茶楼的中心景观,需要有着很强的观赏性,因而,对墙体的形态设计就尤为重要。
设计借用了自然树皮的形式,打造茶楼古朴天然的意境,具体是结合墙体高度,以0.8米为一个层次,设置三层不同的曲线曲率,使各层顺着垂直方向实现交错、重叠的同时,又各自有高度不一的直线附于曲面之上,形成近似于天然树皮一样的复杂脉络。结合上述建造构想及实地测算,应用数字模型导出相应的数据,并根据形态构建需要,将该墙体的设计分解成为五个不同的单元模块,形成富于变化的数列组合,细化至每个构件、不同尺寸、曲度、长度、定位点等,将这些数据传达给材料供应商,由供应商结合材料结构特性及其实际利用情况调整尺寸,根据其单元组合需要设定编号,将其运至现场后,再由建造方根据图纸编号进行装配,整个建造模块过程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的优势作用,数字化的应用有效避免了信息传递的偏差,建造模块的各方能深入地了解设计师的意图,实现了对室内建造模块的精准控制和高效建造,使建造的效果切合设计构想。室内建造是室内设计的成果体现,这一模块能否与设计模块紧密配合,决定了项目的最终效果能否准确还原设计的构想。数字技术将设计与建造紧密地贯穿起来,因而在室内建造模块融入数字技术,不仅带动了建造形式、材料应用等方面的革新,而且提升了设计与建造的协调效果。
三、结束语
纵观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其设计理念往往围绕着人们的需求和审美而发生变化,当前社会呈现出开放、多元的势态,传统的单向性思维难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的多样化需求,室内设计领域唯有不断探索创新,将各类复杂因素有机地融合起来,促进室内设计行业的长足发展。非线性形态以其富于生机性、动态性和多元性等优势,赋予室内设计更宽广的思路、更自由的搭配和更多变的形式,促进了室内设计的思维创新;为表现非线性形态而衍生出的数字技术、数字化建模等应用,也为室内设计的手法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数字技术、数字加工的有效对接,实现了对室内建造、施工过程的精准把控,带动了建造形式、材料应用等方面的革新,而且提升了设计与建造的协调效果。非线性视域下,室内设计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为室内设计发展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持,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室内设计的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