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自主招生”时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策略

2020-02-10田建荣

关键词:基础学科特色人才

尹 达,田建荣

(1.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241002;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710062)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国家硬实力、软实力和健康力的重要战略决策。《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的意见》 强调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把完善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作为目标要求和改革任务;《关于2019—2021 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规划在2019—2021 年遴选建设260 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把科学选才、精心育才和厚植土壤作为三大建设任务, 要求加强对各类偏才、 怪才等学生的选拔与培养;《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为“强基计划”)已经明确从2020 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标志着“新自主招生”时代的到来,而“强基计划”不仅仅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而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 贯通国家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这显然“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1]。 因此,分析以往自主招生高校特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新自主招生”时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策略,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 以往自主招生高校特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强基计划”出台之前,自主招生主要选拔的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自主招生高校并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 主要依据考生的申请材料审核入围, 主要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 对于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出来的人才却没有专门的培养方案, 而是与通过高考择优录取的学生同用一套人才培养方案, 更没有建设自主招生特色人才培养基地。

首先, 几乎所有高校都没有真正把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视为特色人才培养生源。 十多年来,我国自主招生考试一直被指责为“小高考”或“掐尖”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原来的自主招生考试、面试、预录取的学生中,95%以上完全都是可以通过高考录取名校的学生”[2],即原来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鲜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只是学业优秀而已。 因此,这些年来,自主招生高校几乎都没有将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作为特色人才培养生源来特别对待。更何况,绝大多数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加分, 争取有更大的几率被名校录取。且按照规定,参加自主招生考生可以选报任何专业, 因此很多考生都放弃了原有的“学科特长”而选报了当时的热门专业或被调剂到了其他专业, 这在客观上导致了自主招生高校似乎不存在特色人才培养生源。

其次, 几乎所有高校都没有把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进行“特别”培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性科技人才”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亟需紧缺专门人才” 作为我国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性人才”。 当前,“多样化人才的培养、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学习型人才的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信息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才培养提出的七大要求[3]。 自主招生高校大多为“双一流”大学,而“双一流”不仅体现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还体现为“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因而打造“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才是“双一流”的本质要求。 很多自主招生高校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纷纷启动了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可惜不是针对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更没有对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进行“特别”培养。

最后, 几乎所有高校都缺少对通过自主招生录取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颁布,开启了我国新时代自主招生高校建设新征程。 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双一流”建设,尤其伴随着教育部等3 部委公布了42 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之后,各省、各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双一流”建设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提出了2019—2021 年建设10000 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 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双一流”建设的起点。但是, 国家缺少对通过自主招生录取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 各高校缺少对通过自主招生录取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

建构适合我国国情和人才成长的特色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人才特色培养特色人才,依据培养特色人才发展人才特色, 依靠特色人才培养来提升高校的办学特色,乃是“自主招生”时代高校所面对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

二、 具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潜质学生的总体特征

按照国家统一要求,高校通过“强基计划”方式选拔和培养的主要对象是 “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其中“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前提,是关键,是根本,而“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是条件、是基础、是关键。 《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的意见》把“科学选才鉴才”作为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强调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这就需要探索并知晓具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潜质学生的总体特征。

首先,具有较强的自我个性化色彩。 所谓“自我个性化色彩”,是指生命个体具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性格脾气或情感态度,表现出一种较强的个体独特性和个体自我性。 其实从生命的个体性角度来说,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的存在, 但具有拔尖人才培养潜质学生的“个性色彩”主要表现在思维内容、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等方面。如果说哲学思维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那么,具有拔尖人才培养潜质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具有特定的喜好性, 或者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偏重于想象思维,但有一个总体的取向,即该类学生的灵感思维比较活跃,甚至随时都会突然冒出很多的“新点子”、“新想法”。难能可贵的是,该类学生还善于将这些“新点子”、“新想法”付诸实践,甚至会对现实世界造成一定程度的“毁坏”,从而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创新”,完成自身价值的升华或变异。 对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 本质上就是正确引导个性化色彩的方向,进一步促进个性化色彩的发展,从而促使具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潜质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从系统思维”发展到“信息思维”[4],进一步提高思维质量和水平。

其次,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动态性学习需要。所谓“发展性动态学习需要”是指在动态性学习环境和开放性思维条件下, 生命个体通过动态学习来形成动态思维、 实现情感能力的全时空协调发展的内心需求。 “自我发展需要”是具有拔尖人才培养潜质学生的最根本的特征,“动态性学习”是实现发展性需要的有效途径。 该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需求,不甘平庸、不甘刻板、不安于现状,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并且在自我发展需要的强大驱动下, 善于利用自身较强的个性色彩尤其善于捕捉灵感思维, 从而为实现自我发展需要而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乐此不疲,甚至达到痴迷、癫狂的地步。因此,对于真正具有拔尖人才培养潜质学生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场探索之旅,视学习为探索实现自身发展需要的途径。 “双一流”大学对拔尖人才的培养,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这类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动态性学习环境, 不宜限制得太多, 而是在相对宽松的动态环境里为这类学生营造一种温馨、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而促进这类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动态性学习, 满足这类学生较强的自我进步、自我解放、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

最后,具有较强的自我主体性意志倾向。所谓“自我主体性意志倾向”是指生命个体以顽强的意志力来维护和保持自我具有“独立的、积极的、自主的、自由的认识和行为的方式”的倾向[5]。 意志具有较强的自觉性、能动性、行动性和坚持性。 自觉性是一种较高自我觉醒的心理态势, 想问题做事情时具有较高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能动性是一种主观地、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意志力的支配下实现思维与行动的有机结合;行动性是在满足需要的驱动下,自觉性地、主动性地开展的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 坚持性表现出为了实现某种需要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信心。 如果说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证,那么,自我主体性就是保证这个人是“这个人”的前提条件,因为自我主体性是人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 人的主体性是人之所以以“人”的方式存在的基本特性[6],教育就是要挖掘人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 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主体性的发展和自我主体性的价值。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 就是要为这类学生量身打造适合的学习目标和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化的培养体系,充分利用这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努力发展和发挥该类学生的自我主体性。

三、“新自主招生” 时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谁来培养人”是教育的四大根本问题,其中“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核心议题。 “培养什么人”的命题“强调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7],“为谁培养人”的命题突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基本立场和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因此,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任务, 培养基础学科具有能够担当民族复兴使命、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学习型、信息型的卓越人才,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奠定人才基础。

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基础学科优秀人才。 教育部决定自2020 年起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6 所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至2021 年遴选建设260 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关于2019—2021 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把“精心育才”作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重要建设任务之一, 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强调培育爱国主义、科学道德、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仅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根本任务,更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伟大历史重任, 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方向与目标, 因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拥有共产主义远大抱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立志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新时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方向性目标。

第二,遵循拔尖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 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掘、持续优化学生的个性化色彩,是彰显人才本真特色的内在要求, 更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只有保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个性化色彩,才能有效激发这类人才的灵感思维,从而促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要求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故急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国内外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拔尖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言,以便使科技研究与国际接轨, 吸取国外先进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传播我国的先进文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必须保持其个性化色彩和具有国际视野,并且强化使命驱动,尊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

第三,依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复合型、学习型和信息型的基础学科卓越人才。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必须依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学科,专门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的意见》 强调促进学科交叉、科教融合,要求把促进交叉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设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为拔尖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21 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 新时代所需要的是善于学习新知识和应用新知识的信息型人才;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提升思维水平和思维品质。 因此,促使人才具有复合型、学习型和信息型的特点, 是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本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是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拔尖人才的重要保证, 更是实现人才战略宏伟目标的客观需要。

第四,根据社会发展未来需要,为形成科学界的“中国力量”和“中国学派”奠基。 我国基础学科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不应仅局限于 “现实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发展”。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物联网的持续完善、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的不断成熟,知识融合将会更加明显,未来社会更加需要人才必须掌握智能社交、思维创新、虚拟协作、信息筛选、认知管理、计算思维、创意设计、智慧行动等方面的技能。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必须以专业创新为先导, 而专业创新直接关系到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谓专业创新能力是指立足于本专业且在该专业的研究或实践中不断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强基计划”主要招收的是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表现出的是“综合性”或“专业性”,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就是将学生潜在于某一学科的创新素质发掘出来。如此看来,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所选择的专业领域,是高校帮助该学生制定生涯规划和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才更符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选拔目的和培养要求,这就需要“继续深入贯彻新高考改革方案,树立‘招生即培养’的工作理念”[8]。 因此,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未来需要,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的人才观,确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推动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形成自然科学“中国力量”和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奠定基础。

四、“新自主招生” 时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既然“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那么“怎样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是教育的关键议题, 这就涉及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9]。 创新“新自主招生”时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 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依据具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潜质学生的总体特征和成长规律,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按照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使命、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学习型、信息型卓越人才的目标定位和人才规格要求, 通过创新管理机制、重构课程体系、变革育人方式、畅通成长渠道等策略,开创新时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新体系。

第一,创新管理机制,打造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特区”,推行主体适合教育。创立特殊人才培养“特区”尽管是国内许多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探索,“但也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有待细化、通识与专业教育有待衔接、师资素质有待提高和办学特色有待提炼等问题”[10]。 目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大都由 “双一流” 建设高校承担,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能够把通过“强基计划”入学的学生集聚在一起生活、学习与活动等,为他们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特区”,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用小班化培养模式。在这个“特区”里,推行的教育应不同于其他“非特区”的教育,而是实施“主体适合教育”。 主体适合教育就是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具有个性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学习型、信息型专业创新人才”作为基本目标,将教师与学生视为主体, 采取措施提高师生的适合度,其核心是整体和谐与个性发展,重在建立师生动态发展学习共同体,确立发展性学习目标,采用互动性学习过程,经营生态化学习环境,实施多元化学习评价等。 主体适合教育强调主体性持续发展和协同性交互发展, 从而促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第二,重构课程体系,提供多元化的基础学科课程“超市”,采用灵活的教学机制。设置多元化的基础学科课程体系,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便于为学生补充欠缺的知识系统;另一方面便于学生自主选择,提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课程的条件, 从而满足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因此,设置多元化的基础学科课程体系, 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之中, 实现以课程为中介的师生协商性共生合作平衡发展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适应改革的核心, 而采用灵活的教学机制,主要是强调建立“因材施教和科研创新”的教学制度, 采取交流互动和探究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行灵活多元和注重反馈的教学评价方式等。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行动学习,坚持以成果为导向,以目标为核心,采用动态发展目标问题引导策略, 以有效对话为方式, 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并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 在实践中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些都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的必然选择。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拓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选拔渠道。

第三,变革育人方式,采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书院制”,实行导师动态化。 书院本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育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学派、有大家、各具特色,是书院最为突出的特点”,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著名学府也相继实行了书院制管理新体系或学生宿舍书院制管理新模式[11](P35-39)。 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采用拔尖人才培养书院制,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便于教师运用恰切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活动, 从而实现师生主体性联动协同效应,也便于教师真正承担起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的重任。 与之相配套,实行“导师动态化”有三层含义:一是推行全员导师制,每个导师带1-5 个学生,负责对学生进行富有特色的指导与引领;二是实施导师阶段制,在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不同的导师来指导,这是提高师生适合度的有效措施; 三是根据需要让一部分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来做导师。总之,推行导师动态化就是要给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个性化成长环境和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神关怀与指导。

第四,畅通成长渠道,探索建立本-硕-博教育“一条龙”,推进科教协同育人。熊丙奇指出,“强基计划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自主招生, 但不再唯分数论,也不限于招生,而是招生、培养改革相结合,探索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评价模式”,即建立起了“共性+个性+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 依据基础学科具备拔尖人才潜质学生的总体特征和培养目标定位,高校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基础学科,加强全体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设立灵活开放的专业管理制度”[12],因而一方面要完善制度设计,另一方面要构建“主体联动、协同担责、适合培养”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和有效机制, 以最大程度发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要求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统筹,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 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 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从而构建专业教育、学术训练、科学研究、职业实践“四位一体”教科协同育人体系。

总之,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未来核心竞争力均源自于人才, 特别是高层次的创新性、 应用性人才,而高校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旨在适应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诉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起“主体联动、协同担责、适合培养”创新体系,以充分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功能, 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协同与合作,提高教师与学生的适合度,从而促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健康成长, 这是实现新自主招生时代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以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建设, 为高校培养更多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人才, 更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因而我国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培养机制选择与特色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基础学科特色人才
人才云
以战略远见促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特色种植促增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属性的认识
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启动会召开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