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数字化能改变商业本质吗
2020-02-07何兵权孙来春丁杰沈帅波
何兵权 孙来春 丁杰 沈帅波
跨界共创产生智慧火花。2019商业评论管理行动力峰会的案例工作坊环节,企业领袖、咨询顾问、学者共同探讨数字化时代的商业演进,唇枪舌剑,场面火爆。
作为工作坊的主持人,新商业学院副院长何兵权(花名:正雄)先简短地阐述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商业变革背景。
他说,人类一共经历过四次大的革命:动力革命、能源革命、计算机革命,以及当前的数据革命。第一次革命是以英国蒸汽机为代表,第二、第三次都是以美国为代表,而今天数字经济时代是中华民族换道超车引领世界、迈向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机会,因为移动互联网上的中国和汽车上的美国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机遇,这是中国的机会。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博士写过一本书《在线》,这本书首页有两句话“数据改变商业本质,计算重塑经济未来”。
数据在重构商业,因为有了数据,企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改变,有数据就有平台、有共享,能够做到全链路的精准营销,供应链从B2C到G2B,管理从雇佣制到合伙人制,组织从直线职能制到网状制,战略也不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生长出来的。
正雄认为,工业经济时代中国是在向世界学习,我们工商管理的MBA与EMBA教学都是把那些国外教材翻译出来学习,而今天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商界和管理学界的实践、洞察和思考有可能沉淀下来,被世界所学习。
对于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演进,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丁杰、进击波财经的主理人沈帅波又各自有怎样的看法呢?请看工作坊对话精选。
正雄:林清轩过去对抗阿里巴巴,后来成了阿里新零售的战略合作伙伴。林清轩从线下到线上,从传统到新零售,在这一轮战略转型的过程中间,孙总底层的思考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间数据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与价值?
孙来春:当人家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我们非要守着旧的商业模式去对抗,这不合适。与其对抗,不如尝试拥抱合作。我觉得这一轮下来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累积下来500多万的消费者数据,而且以前的数据只是数据,现在的数据可以运营,就增加了我们企业的生存能力。
过去如果我们在北京王府井开一家店,这家店它不给我们做了关掉,顾客就断了,我们的生命是维系在渠道上的,而现在如果这家店关掉了,我们还掌握着所有老顾客的资讯,就可以继续在线上交易,或换到其他门店打个电话、快递给他都可以。在这个伞新的时代,用数据可以存活你企业的生命。
正雄:在过去10多年,咨询行业我认为是真正的白领,很好的行业。那么在今天VUCA时代,丁总怎么看待咨询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而向未来的一些机遇和挑战。
丁杰:我觉得咨询公司的价值在VUCA时代可能更大,因为大家面临的风险、挑战、机遇伞部急剧放大,更需要有人来帮助他,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做好选择、执行到位,但是我们做事的方法、具体手段会完伞不一样。
从道的层而来看,我们不会再拘泥于给出一个固定的中长期规划,而是更加强调如何和客户一起打造进化的能力;从术的层丽来说,我们也在全方位地利用大数据、AI等来改造我们的工作方法。
其实咨询公司本身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内部的组织模式就是而向未来的一个模式,极其灵活的小团队,用合伙人的方式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几个月之后又能组成新的团队。只不过是我们的工作方法要从传统调研、消费者问卷转向阿里这样的平台生态,通过海量的数据来进行思考、产生洞见,为所有的生态赋能。
我们在“人”上也在做很大的一个变化,一方而还在招聘很多传统的MBA,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更多地用行业中的人、用专业的数据工程师来充实我们的每一个小团队,这样才能更加接地气地和我们的客户一起进化。
正雄:咨询行业本身有没有在做数字化,内部的管理协同系统、HR工作方式实现了在线化吗?
丁杰:我们以前的沟通,是沿用了西方电子邮件等内部沟通方式。而在中国日常的小团队沟通之中,我们也导入了钉钉、微信这样的灵活沟通方式,我们其实也在向总部传递一个信息:中国现在已经走在全球前列,今后做自身的升级转型,应该眼睛向东方看,从中国这边找到最佳实践,在全球进行复制。
正雄:沈总,请你谈一谈在今天的数字时代,文化传媒产业可能会有的一些趋势、方向,或者给所有行业的人有些什么样的建议。沈帅波:首先,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事情,不应该分成东方和西方,也不能分成对的和错的,过去和现在。其实过去的很多打法,不代表今天就是没有用的,只是要换上一部分今天的东西。
比如说,我妈就不喜欢在互联网上买东西。直到今天,有好几亿的人并不喜欢在网上买东西。今天很多年轻人从小就用iPad,所以他觉得网购是一个传统购物,反而喜欢到商场里去买东西,所以很多东西是物极必反。
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我觉得不能唯数据论。比如说,西医讲究的是要确定,不认可中医里面很多难以确定的东西,觉得这是伪科学,但是中国人有很多经验,中医也确实是有疗效的。网上一些卖得好的产品,主打的也是这种说不清楚的功效,所以我们传媒界有的东西是不能通过数字来解决的。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一篇文章有10萬个人看过,头条的算法跟微信通过裂变获得的最核心的圈层,都达到了10万的点击量,但最后你会发现影响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认知不一样,带来的转化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会发现每个圈层都有它的KOL,或者说今日头条、抖音、快手上很火的东西,却不为其他主流圈层所知。因为除了表象的数据,确实还有一些不可描述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所以,即使数据是一样的,它代表的也是两个结果。
正雄:我们三位嘉宾有三种不同的风格,我也想请沈总来看一看:PG互联网让传统的媒体从线下搬到线上,成就了搜狐、新浪与网易;今天有了云计算、大数据,我们才有了今日头条、抖音等。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间,技术、数据在发挥一些什么样的作用和价值?
沈帅波:首先我觉得每一代都有它的特征,一个伞新的技术、伞新的平台,会让符合它调性和特征的那一类媒体迅速崛起,但是不代表没有这个特征的人在下一轮赶不上来。
比如说,我10年前在微博上写段子,那时候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上以后的文字就是140个字以内,大家都认为长文章以后就不会有人看。那么到了2013、2014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长文章在微信上而竟然火起来了,因为出现了一个新的介质叫公众号,于是我立刻买回了所有的《商业评论》去学习怎么写长文章。
后来我们发现微博又复活了,但是跟第一代时候不一样,我们第一代时候做的号叫“伞球XX”“XX攻略”“我爱XX”,后来你会发现是要有明确的个人属性,你才能做得起来,于是我就养了一批网红,去孵化美妆号。
照搬这件事情,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
正雄:那不变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内容的原创性这东西是不变的?
沈帅波:对,我觉得在自媒体的早三年,大家认为原创是没有用的东西,这几年是因为不原创做不下去.才开始做原创。所以你看这几年大家说长期主义,并不是每个商人从第一天开始就是长期主义的,在中国活下来的商人,第一天很多都是投机主义,后来发现原来的方法失效了,或者说只有长期主义才能赚到钱,大家才开始讨论长期主义,所以符合人类的趋利本性。
原创未必是最火的,我们会看到很多人把别人的案例改一改,然后用很逗的方法去讲一遍更火。比如,很多电影90分钟你看不下去,但是东北有很多直播和短视频,会把视频剪得特别有意思,把原创的内容改良之后说出来。
原创不是本质,而是你要如何在每一个阶段抓住那个人喜欢的东西,这是本质。
正雄:刚刚我在分享观点时说,数据改变了商业的本质,围绕这个话题,希望三位嘉宾都能够从你的角度给出你的观点,数据究竟有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
沈帅波:我觉得数据并没有改变最核心的一些本质,但是它改变了非常多的操作方法。很多年前我们学marketing的时候,有一个叫“王永庆卖米”,就是他发现有个顾客来这里买了一个月的米,于是他就计划好下个月提前两天把米送到他们家。这跟今天阿里巴巴大数据平台的本质逻辑是一个逻辑,但是过去王永庆并不能给14亿人民去送大米,但是阿里巴巴可以,所以改变的是边界,改变的不是本质。
其实阳光底下没有任何的新鲜事,今天我们出现的所有操作模式,跨界、结盟、联盟、产业互联网,在过去都有类似的东西已经存在过,只是今天的效率更高,而且方法改变了。
丁杰:我也认为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肯定是创造消费者价值,创造价值的方法又是通过专业化、通过协同,这些本质我相信还都是没有被改变的。数字化让这些协同、让专业规模效应能发挥到极致。
刚才我们谈了几次工业革命,谈到数字化,说这次革命如何波涛汹涌,那中国作为世界上领先的数字经济大国,按说全要素生产率应该是开始提升了,但是非常遗憾,我看到的数据是没有提升而是下降的。数字經济在宏观层面,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数字经济百年之后,回首的时候,还能不能对得起我们现在给它的这顶皇冠和这么多革命的称号,这是个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
孙来春:两位对方辩友,我方观点很明确,这轮数字化就是改变了商业本质。对方辩友偷换了概念,把本质拿出来,说本质没变,商业变了,两个加一起,答案还是商业本质变了。当你能意识到商业本质被碰触了、被颠覆了、被变化了,你和你的网队才能重视,抓紧对企业进行数字化的变革。
很多人从大海里舀了一碗水端出来说,我这一碗海水和大海里的海水本质是一样的。你想多了,你只是一碗水,一潭死水,你不是大海,千万不要把内容和范畴搞混了。不要把鲜花跟春天、沙子跟沙漠混为一谈。我们今天现场坐着500多人,但通过直播之后就会无限放大,你说商业本质有没有发生变化,这是本质上的改变。
沈帅波:你说直播是颠覆的,我觉得没有,因为今天是把导购搬到了线上,但导购的本质逻辑我认为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你聚合了,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杠杆来撬动很多东西。
正雄:这个话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因为这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变革,希望这里所有的观点都能带来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