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桃壶”的吉祥艺术美感

2020-02-07李玉娟

山东陶瓷 2020年6期
关键词:寿桃壶盖泥料

李玉娟

图1 寿桃壶

外表可爱鲜嫩,口感香甜多汁的桃子是人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水果之一,在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神异经》中称:“东方树名曰桃,令人益寿。”可见自古代起,桃子就被认为是延年益寿的法宝,故名曰“寿桃”,这体现了中国人对长命百岁的渴望,属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的一部分,反应了中国古老的生命观与人生观。

紫砂壶艺术自诞生以来既十分关注高雅文化的建设,又时时关注人民需要,充分借鉴民俗文化因子,吉祥文化作为中国民间文化中最为普遍和影响巨大的一种,自然受到紫砂壶艺术的关注,产生了独特的吉祥艺术效果,图1“寿桃壶”就是一件典型的代表作品,在自然甜美中彰显中国吉祥文化的光彩。

“寿桃壶”在泥料上选择了红色系,以衬托寿桃的饱满鲜嫩。红色系紫砂泥在紫砂壶中是经常运用的一种,也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泥料,带有传统的古典艺术气质。柔和均匀的泥料也有一份自然感,无论是神奇的紫砂泥还是带有神话色彩的寿桃,都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考虑艺术效果的基础上充分展现紫砂泥的自然美,能够使作品更接地气,更具有真实的美。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吉祥、喜庆的象征意义,是对寿桃内涵的直接表现,运用红色泥料制壶在艺术感与文化感的表达上都是非常明确的,是对寿内涵的精准提炼,将自然感包含在艺术感之中表现出来,仅看泥料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喜气,嗅到甜甜的桃香。

壶的整体造型以模仿寿桃造型为基础,又注重紫砂壶造型结构的特质与艺术效果。寿桃本就是圆圆造型,在制作中则要对其进行“规范”,展现完美的一面。圆圆的壶身有着饱满的身形,两侧腹部向外鼓胀着,有寿桃成熟之感,壶身底部渐渐向内收,构成圆形的小平底,从壶身一面看,两侧壶腹的线条是完美对称的弧线,体现紫砂圆器的线条艺术美,线面之间紧凑自然,融合完美,简约又明确地展现了紫砂圆器的结构特点。圆圆的大平盖如满月一般,象征团团圆圆,是寿桃内涵的延伸。壶身是立体的圆,壶盖则更平面一些,壶是由两种不同形态的圆组成的,体现了紫砂圆器构造的基本特点。

一弯嘴如桃树上新生的小嫩芽,精巧可爱。月牙形状的把手上有小小的凸起,是模仿桃枝的特征。壶嘴与把手构成了连接寿桃的桃枝,为作品注入了自然的气息,“寿桃壶”因此充满了生命的鲜活感,这样壶就不是冷冰冰的陶土制品,而是洋溢着自然的生机,万物和谐,生命昂扬,是自然生生不息的体现,亦应和着“寿桃”的生命观。

创作中最能体现个性和艺术美感的部分当属壶钮与壶身上的装饰了,如果说壶身整体造型是对紫砂壶传统的继承,那么壶钮与装饰部分就是精彩的工艺发挥了。壶钮很明显是桃子的形状,有着嫩黄的色彩,说明这是一颗新生的嫩桃。桃子壶钮上有桃枝装饰与壶盖相连,在壶盖上有铺开的绿色嫩叶,在叶片前端有微微发黄的迹象,显得更加逼真,壶盖之上就桃意盎然了。

壶身处的装饰集中在把手一侧,与把手造型是有联系的。两颗小小的黄色嫩桃刚刚露头,享受着阳光雨露,宽大的叶片向四面八方展开,前端同样微微发黄,叶片姿态随意或卷或舒,与壶盖上的装饰交相辉映,展现大方、健康的自然美。新生的桃子象征生命的延续,中国人所追求的长寿不仅注重自身,也注重子孙后代的繁衍,装饰中大小不一的桃子是大家族观念的体现,人丁兴旺也是吉祥幸福的体现,使寿桃的内涵有外延和深度。

壶钮与壶身上的装饰在色彩上是非常丰富的,对自然桃子的形态做了真实的还原,源于中国朴素的自然审美观念,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以工艺手段实现艺术突破。这些装饰运用了雕塑、贴塑的技法,所用泥料要与壶本体泥料融合较好,才能镶嵌紧密不至于脱落,对壶的工艺水平有提升作用。作品吉祥感十足,处处充满福气,将长命百岁的美好愿望延伸至中国吉祥文化的大场景之中,注重展现民族文化底蕴与情感氛围,以点带面地展现“寿桃壶”独特的吉祥艺术美感,在自然的桃香中展现紫砂壶艺术的智慧与别样风采。

对于寿桃的喜爱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寿桃”一壶桃香满满,吉祥味浓郁,再配合上各种茶香,更揭示出生活的美好。“寿桃壶”注重对吉祥文化的引入,使作品在紫砂壶与文化交互的线索上稳稳立足,传递出“寿桃”的吉祥喜悦。

猜你喜欢

寿桃壶盖泥料
伪造的情书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论紫砂壶“寿桃”的创作思路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LDM法3D打印紫砂泥料的制备及参数控制
非洲行记(八)
基于ANSYS变温场的真空练泥机泥料挤出质量的研究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