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会计问题探讨

2020-02-06李春霄闫祖攀

商业经济 2020年1期
关键词: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会计

李春霄 闫祖攀

[摘 要] 随着科技与信息的发展进步,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权激励有助于缓解现代员工的薪酬压力,也是有效缓解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矛盾的激励手段。但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现状来看,股权激励制度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会计问题,需要在会计行业准则和相关制度上更成熟地处理,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常见模式,分析其中相关会计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强化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

[中图分类号] F3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1-0182-02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几种模式

(一)股票期权激励模式

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最常见的基本模式,股权激励模式是指股份公司赋予激励对象购买本公司股票的选择权,具有选择权的人在规定时期内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当然也可以在股票期权不可转让的情况下选择放弃。这种模式能够影响到公司的总资本和股东结构,股权一经分散极易影响到现有股东的权益,造成产权纠纷和经济纠纷,但能够有效降低委托成本。

(二)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

一般而言,限制性股票是为了某一特定计划专门设计的激励机制,限制性的含义即股票出售人的权利设置限制,即经理人对股票的拥有权是受到条件限制的,被激励者在特定时间内以优惠价格购买公司股票,是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激励方式。该模式能够激励相关人员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某个具体的或者长期战略目标中,如达到某个业绩目标实现股价上涨,又或者规定限制期来保证相关人员的稳定性。

(三)虚拟股票激励模式

虚拟股票的实质是一种企业分红凭证,对公司的总资本和股本结构不造成影响,这种模式通过其持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将他们与企业生产效益挂钩,即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种“虚拟股票”,在实现公司相关业绩目标后被授予者能享受一定分红权,但没有其他权利诸如所有权、表决权等。

(四)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

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指上市公司授予经营者相关权利,在经营者管理期间内,公司股票或业绩有所上升,就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获得相关收益。这种激励模式的操作十分简单,但激励对象很难获得实质上的激励,其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二级市场股价之间的差价或净资产的增值,受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股价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联并不强,以股价的上升决定激励对象收益,难以实现其应有的长期激励作用,无法达到真正的“奖励公正”。

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常见的会计问题

(一)公允價值计量问题

会计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具有重要影响,股权激励作为股份支付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支付费用也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一直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的重要问题。理论上讲公允价值的计量一般根据不同的激励模式选择适当的估值模型进行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计算,在具体的计算中,结合上市公司自身情况,选择相符的公式代入得出结果。但是国内期权市场和金融环境情况并不乐观,这种不完善性给公允值计量带来了很大的不准确性和主观性,可以自由选择的不同模型之间的估值差异给企业粉饰利润提供了可能。

(二)授权日期和被激励对象的确定问题

从表面上看,授权日期和被激励对象与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和收益毫无关系,但授权日期的长短和被激励对象的数量会影响会计处理流程,随着被激励对象的增多,股票提供数量也会随之增多,而在存在等待期的激励模式中,员工能否达到业绩目标以获得可行使期权成为影响会计核算中成本确认的重要因素。不稳定因素的增多极大增加了股权激励会计核算工作的不确定性,给公司的各种业务造成阻碍。此外,根据会计准则,授权日即股权激励协议签订的当天,但是在不同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中,激励过程中还有诸多因激励条件而存在的等待期,所以标准的授权日与实际的授权日存在一定偏差,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需要多加注意。

(三)股权激励信息披露问题

信息披露是体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作用的重要环节,股权激励是为了通过提高员工和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公司盈利的,其价值的实现程度还需要从社会和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来看,也就是要从信息披露来实现对股权激励模式的评价和监督。具体看来,股权激励的信息披露需要公开其价值评估模型、前提条件、估值技术、参数及成本费用等各种相关信息,有些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模型并不完善,给会计核算工作造成困扰。一般的股份支付摊销有按日平均摊销法、按月平均摊销法和按年平均摊销法,按日平均摊销法通过每一批行使权与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在相应的等待期内进行按天匀速摊销,然后将不同批次各个年度里的摊销费用叠加蕲艾得出年度需要谈下的股份支付费用;按月平均摊销法把未来等待期需要摊销的总费用按照月份数平均下来,计算出年度需要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而按年平均摊销法只需要把未来等待期需要摊销的总费用按年数平均到各年摊销费用相同即可。

(四)支付方式选择不明确

根据一般的会计专责,股权激励的股份支付有权益结算和现金结算两种方法来处理,但很多上市公司会根据未来自身利益调整利润,对于采取权益结算的企业来说,可行权的数量确认比较困难,激励方式中等待期的长短以及最终能达到可行期的股票数量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费用确认难度。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方式在等待期内按照其公允价值来确定成本费用和企业负债情况。这种支付方式的不明确性给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影响股份激励的长期效果。

三、加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策略

(一)科学确定期权价值和公允费用

从目前看,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包括传统算法和2011年之后提出的创新算法,传统算法简单易于理解,用授予日的收盘价减去授予价格即可获得,但是这种算容易提高公司的费用摊销压力,对公司未来的业绩考核也有较大影响,现在一般采用创新算法,即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等于授予日收盘价减授予价格再减去折价成本的值,这种运用数新型数学模型模式计算的算法更能体现股权激励的公平公正性。

(二)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法律和准则

从现阶段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行环境来看,有很多股权激励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服务,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等,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由于会计准则规定不明确而出现的问题,如对于公允价值量的计算,相关部门要对定价模型和相关参数的选择作出更明确的规定,在成本摊销问题上,也要对其计算方法做出统一性规定,用详细的准则提升股权激励的科学性和系统,强化其在上市公司中的效度。

(三)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激励方案

在制定和执行激励方案时,要做好定量工作,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核心要素是工具、定人、定价、定时、资金来源、股份来源、业绩来源、股权管理等等,考虑周全对保证股权激励的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制定方案时有几个注意要点,首先要周全考虑公司激励对象的范围,用长远眼光看问题,明确股权激励方案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表达和股东员工长期合作的共同心愿,并在此基础上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激励对象首先考虑公司高管,其次思其他层面的骨干员工或进行“可替代性”的筛选;其次要把握好激励力度,权益份额价格因素是影响股权激励力度的重要因素,份额分配的比例对激励力度也有重要影响,比例越大激励力度越高;最后,上市公司还要适当考虑激励成本,在现金性长效激励方案和股权性长效激励方案中作出权衡,一般没年度摊销的股份支付费用控制在当年净利润的10%-20%以内,上市公司要根据這个标准在自己能承受一定激励成本的基础上推到权益份额总量。做好定量工作后有规划地分期释放股权份额,用完善的激励方案保障提升其有效性。

(四)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形式多样的股权激励模式给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在会计上对股权激励进行核算的目的是为了计量企业因获取激励对象额外服务而需要支付的报酬,其实质属于职工薪酬核算范围。现阶段一般可分为三种,首先是企直接授予的股份支付,包括用权益结算和现金结算的两种,上市公司应当根据自身实质选择适当的支付方式。其次是有企业股东代为支付的股权激励,这种一般指以也采用向股东售让限制性股票方式实施的股权激励,所获得的服务评价由股东支付承担,在这类支付方式支持下,企业可以无偿从股东处获得权益性工具,和激励性对象提供的服务并以无偿获得的权益性工具进行结算,在这种支付方式和激励模式下,换取激励对象的直接受益者是企业而非企业股东。

结束语:针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我国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历程已经出台了一些基本要求和相关指导办法,但一些具体的股权激励制度并不完善,积累的经验还不够,尤其在股权激励会计处理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成为影响股权激励制度发挥作用的绊脚石,上市公司应当不断反思,看到其中的契机,利用股权激励制度的正面影响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雷.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9(6):158-159.

[2]费娟.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问题[J].时代经贸,2018(7):19-21.

[3]包雪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7(3):86-87.

[4]施亚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的相关问题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23):239.

[5]姚兵.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政监督,2015(23):47-49.

[责任编辑:赵磊]

猜你喜欢

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会计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启示
励德?爱思唯尔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税收政策的评论综述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