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军校甲型流感疫情处置的做法与体会

2020-02-06王小敏翁志强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甲流流感病例

王小敏,翁志强

0 引 言

近年来,部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高发频发,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对官兵健康构成威胁。甲型H1N1 流感(简称甲流)是一种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新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染途径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潜伏期1~7 d,大多1~3 d,起病急,疫情蔓延迅速,我国人群普遍易感,已被我国纳入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1-2]。冬春季节高发,学校是聚集性疫情的高发地点[3]。军校既属于部队营区又属于院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员彼此接触密切,疫病一旦传入易造成流行。2018年1月,某军校暴发流感小规模疫情,通过有效防控,实现了“疫情零扩散、患者零重症、防控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概况

2018年1月14日,某军校2 名学员同时出现低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但未及时就诊。16日2 名学员体温均达38℃以上并同时到营区门诊部就诊,此时,该2 名学员同宿舍人员有10 名先后出现了低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防疫所随即采集2人咽拭子样本送检,并对排查出的周围密切接触人员采取了隔离医学观察措施。17日,当地疾控中心反馈,该2名学员咽拭子样本病原学检测甲流核酸阳性。此后陆续有33名流感样症状学员出现(体温≥38℃,且同时存在咳嗽或咽痛症状之一)[4],患者集中分布在2个大队,其中23名发烧,咽拭子检查确诊甲流病例15例,另8例病原检测阴性,罹患率9.26%。29日起该校无新增发热病例出现。

2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疫情控制措施

2.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1.1 传染源分析该学院最早被确诊为甲流阳性的2名学员,在出现发热症状出现前1天即1月13日(周六)均有请假外出史,且其中1 名有陪同其他学员(非甲流病例,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到体系医院就诊史,加之该院校其他学员队无相似病例出现,而该校合并考虑该季节正处于甲流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分析本次疫情为传染源由院校外带传入而引发。

2.1.2 空间分布2个大队共有学员162名,分布在22个宿舍,平均每个宿舍8 名左右,15 名甲流确诊病例分布集中在3个宿舍,其中1个宿舍8名学员全部发病,空间上具有聚集性。

2.1.3 时间分布自2018年1月14-21日,共有15例甲流确诊病例陆续发病,期间出现2个发病高峰,说明有二代感染续发病例,此后因控制得力,未见持续感染病例发生。其余8名发热患者发病时间分布也在此时间段内,未做流行病学曲线。见图1。

2.1.4 临床表现15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无死亡病例,病程3~7 d。主要表现为发热15(100%)、头痛乏力13(86.7%)、四肢酸痛12(80%)和咽痛11(73.3),部分有咳嗽9(60%),鼻塞流涕6(40%)等症状。

图1 某军校15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时间分布

2.2 预防控制措施

2.2.1 紧急成立疫情处置小组根据军校组织机构特点,组建院校甲流防控小组:领导组负责制定防病措施决策和部署,统一领导甲流防控工作;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防控管理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指示;信息流调组负责每日统计上报甲流确诊和疑似病例,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预防控制;消毒组负责消杀灭工作;医疗指导组负责疑似病例的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宣传组负责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保障组负责药品和器材、医护用品、车辆运输、人员管控、经费保障和营房设施保障等。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反应快速有效。

2.2.2 具体防控措施与手段门诊部发现疫情后,立即上报防疫所和机关,防疫所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处置,果断采取控制措施,1月29日起该学院无新增发热病例出现。既往感染者已痊愈,1月31日学员全部解除隔离观察。具体防控措施:①人员分类处置,区分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康复人员和未隔离人员等四类进行处置。其中,发热患者采取隔离和口服莲花清瘟、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治疗;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观察和口服莲花清瘟、维生素C 等药物进行预防;康复人员采取医学观察7 d;未隔离人员限制外出,减少密切接触机会,对无禁忌证者接种流感疫苗。②环境处置,主要采取开窗通风、定时消毒、分餐制[5]等方式进行。③开展健康教育,编写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专题讲座,强化心理干预和疏导;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3 体 会

3.1 高度重视领导高度重视是疫情成功处置的先决条件[6]。疫情出现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成立流感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军政主官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机制,由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坚持每日分析防控形势、听取各部门专项汇报,研究对策措施;集中调控医疗保障资源,调整3个独立地点作为医学观察区,流感患者密切接触人员隔离观察区、发热患者隔离观察区以及治愈人员康复观察区,开设独立的进出通道;学院党委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购置相关预防药品及器材,为疫情处置提供了急需的经费保障;积极协调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动邀请上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现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为院校机关各部门、学员队基层学员队主官和相关人员进行甲流防控知识现场培训。

3.2 科学处置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是科学处置疫情的有效途径[7]。疫情防控涉及人员范围广、部门单位分工相互交织,制定上下联动机制,抓好层层督导检查,实现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非常必要。学院门诊部作为牵头单位,认真组织抓好各项措施的末端落实,严格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并依据大学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流行病学专家的防控意见建议,每日收集学院上报学员发病信息;基层门诊部统计当日因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就诊学员信息,对两类信息进行核查比对,不定期到学员队现场督导检测,发现漏洞及时追踪补救,确保信息真实准确。相关学员队负责医学观察区人员的管理,每日2次定时监测隔离人员体温情况,督促预防性用药的完成。

3.3 落实防疫严格落实防疫措施是疫情控制的关键所在。①区分人群制定不同的防控措施,严格落实人员隔离制度,严密观察隔离人员,对出现疫情的单位实行封闭管理;开展流感疫苗接种,有效隔离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②严格落实消毒制度。配备含氯消毒剂为隔离场所配备紫外线消毒灯;及时落实为隔离学员开设的专门的消毒措施;坚持每周集中开展一次学员宿舍内环境消毒,有效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③建立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和落实发热患者追踪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以班为单位开展晨检、午检,门诊开设预检分诊,专人负责,对疑似流感样病例进行隔离观察,控制传染源。④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在强调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等基础上,引导大家了解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进一步消除了官兵的恐慌心理和焦躁情绪[8],增强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综上所述,部队院校生活高度集中,活动性大,任务特殊,极易发生聚集性流感疫情。因此,为控制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发展,应加强对院校和训练基地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指导,加强网络直报工作和晨检制度,加强官兵秋冬季流感疫苗接种,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提高官兵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9]。本文通过对某部队院校甲型H1N1 流感小规模暴发经验的总结,为今后传染病疫情发生蔓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方法,力争将部队院校传染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可能,一旦发生,将尽快限制传播范围,将疫情扑灭于微时。

猜你喜欢

甲流流感病例
流感大作战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小心,流感来了
小心!流感来了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骆驼怕甲流?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流感”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