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助推医疗设备高质量管理常态化发展研究

2020-02-05杨春花何伟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20年6期
关键词:条款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杨春花 何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处,江苏南京 210029)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统筹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2019 年,国家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用统一平台、统一指标、统一标准对全国范围内2 398 家公立医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排名比较,初步构建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标准化支撑体系、国家级和省级绩效考核信息系统。自2019 年1月16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例行开展正式拉开序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主要针对医院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结果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经费核拨等的重要依据。同时与医院评审评价、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及各项评优评先工作紧密结合,引导三级公立医院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1]。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并不完善,内容单一,多为部分社会指标,过度重视经济效益。《意见》的发布明确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并将通过加强考核工作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考核”中涉及的所有条款均未给出“达标线”或“评分细则”,26 个“考核”指标由国家监测,直接抓取,其余指标则如实上传,后期会有对上传数据或材料的溯源性复核。因此,上报数据、材料均具备一定的可靠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涉及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是“12.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这一条款,该条款区别于三级医院评审中的范围广、规模粗放,而转向质量优先、管理精细[2]。本文将结合所在医院的实践及《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 版、2020版中所涉及条款,详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如何助推医疗设备高质量管理常态化。

1 建立医院内部考核机制

《意见》下发后,医院层面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领导组”和“工作小组”。由院党委书记、院长直接担任组长和副组长,下设考核办公室,成员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见图1。各分管院领导分别担任医疗质量、运行效率、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4 个小组组长,各职能部门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指标数据。2020 年起,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增设绩效考评中心,全面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工作。

临床医学工程部门组织管理小组开会讨论,本着实事求是、查漏补缺、持续改进的原则,逐条分析对口条款,制定上传材料清单,形成上传材料统一归口,避免每年上传材料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

图1 医院“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领导组”和“工作小组”布局

为保证绩效考核促进医院管理持续规范化,医院定期组织召开绩效考核持续改进协调会,每个绩效考核工作小组会根据上一年度的评分情况,梳理各部门的扣分情况,包括所有扣分项目、扣分最多项、扣分原因分析,制定如何进行持续改进的计划(图2),再按照计划表中改进落实的时间点,定期进行指标达标情况重新评估,对于未完成的整改指标再上会进行多部门间讨论协调。

图2 绩效考核持续改进计划方案

2 实施绩效考核条款细则分析

“12.制定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考核要求,见图3。该考核条款属于55 个三级绩效考核指标中的仅有的5 个定性指标之一。条款归口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通常为临床医学工程处、设备处等。条款指标说明中提出了4 条评价支撑材料内容,但强调4 条评价内容是“包括但不限于”,内涵是:列出的4 条评价内容必须依照实际情况按要点逐条上传,医疗单位认为除4 条评价内容以外做的突出优秀的质量管理也可以随支撑材料上传。指标说明突出了绩效考核的循序渐进、实事求是、持续改进的精神,重点围绕“能力、效率、安全和管理”4 个方面的绩效评价。

解读“大型医用设备”条款,其2019 版及2020 版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中都提到了“急救、生命支持类等设备”,2020 版提及“本考核年度仅提供甲、乙类大型设备”。我们认为“考核”中的“大型医用设备”包含但不限于“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2018 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中的甲、乙类大型设备”、64 排以下CT、SPECT/CT、1.5T 以下MR 等。

图3 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考核条例

2.1 配置合理维修人员和维修场地

配置合理维修人员和维修场地,涉及有毒有害作业应有合适的维修场所和有效防护。该指标主要考核医疗单位大型设备维护“能力”,主要体现在维修人员的合理配置、维修场地、岗位分工及有毒有害场所防护措施。临床医学工程部门作为医疗单位特别是三级医院必不可少的部门,目前还有不少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建设不够重视,甚至还是没有成体系的医工部门[3]。近几十年来,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体现在医学工程技术方面尤为突出,主要以产品的方式向临床医护人员提供高科技诊疗技术与方法,提高了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证了医疗质量,拓展了临床疾病诊治的深度和广度。临床工程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临床医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诊治手段。临床医学工程师更是支持临床医疗、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

临床医学工程人员的合理配置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医疗机构临床工程人员配置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卫生人员数量按比例配置、以开放床位数量按比例配置、以医疗设备数量或金额总值按比例配置、以临床工程部门工作量测算配置等[4]。我院参照了2011 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其中明确规定了综合医院工程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我院在上传的材料中提供了人员及组织结构图、人员技术职称及岗位分工表。

维修场地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设备维修,在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设置的专用于开展维修工程工作的空间。“考核”中要求提供医院房产存档建筑图纸,并且标出实际使用面积及能清楚反映场地各工位的实景照片。该类材料一般需要调取房产档案图纸并进行使用功能标注后如实上传。

职业防护措施指对环境有污染或对维修人员有伤害的医用设备,如:放射、核素等相关大型设备在维修活动中的防护措施[5],具体包括:维修水银血压计的通风橱、放射类设备维修人员辐射剂量仪、手持式辐射巡检仪、铅屏风、铅衣、铅帘等辐射防护装备,上传材料中需提供防护装备清单及防护措施说明。

该条款是绩效考核质量安全大项中最基础的条款,强调医学工程部门的基础建设和基本配套,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医疗机构的大型医用设备维护保养能力,能有力地“敲打”至今仍在医工部门建设方面短腿的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机构对医工部门的重视程度,从而推动部门建设发展[6]。

2.2 急救、生命支持类等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

该条款是三级公立医院经常执行但不容易做好的一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医院医疗设备质量保证的关键,是医疗设备使用完好率的保障,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为临床科室提供良好的设备保障及技术支持是设备维修人员工作的重点。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已不再满足于“坏了修”,而是应“保证设备安全、有效运行;降低故障率”。预防性维护维修显得尤为重要,预防性维护是周期性地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科学的维护工作,以确保设备安全地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减少故障次数,减少维修工作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医疗机构的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及未纳入目录的其他大型医用设备通常由原厂、第三方或有技术能力的本院工程人员进行预防性维护维修保养,并生成工单及报告。医疗机构通常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①急救、生命支持类等设备未执行预防性维护维修,大多数是故障后报修处理;②无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表。医疗机构需要在每年初统筹制定出大型医用设备及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并按照此计划表严格执行,协同新增、报废机制,灵活执行计划表[7]。

2019 年版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手册中要求只提供“急救、生命支持类等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2020 年版的考核手册中则要求“本考核年度仅提供甲、乙类大型设备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两个年度的考核手册指出的医疗设备类型不同,体现了“考核”条款的不定性和抽样性,但随着“考核”机制的逐年完善,该条款的考核要求趋于重点类医疗设备全覆盖,这类条款范围的不明确性倒逼医疗机构立即执行、持续改进。

2.3 开展日常保养和维护

开展日常保养和维护,有巡检、保养、维修等相关记录及管理部门对临床使用部门的监管和培训记录,要求每半年至少1 次。该条款组成有两部分,前半部分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有详细的要求,一般三级医院评审通过的该部分均能做到并完整提供。但连续两年的绩效考核手册中都提到了“管理部门对临床使用部门的监管和培训记录要求每半年至少1 次”,我院通过提供日常工作报告、工作月报、月报反映内容汇总等支撑材料响应了条款中的对临床使用部门的监管。

对临床使用部门的培训分为安装后使用培训、日常使用培训及人为故障后使用再培训。安装后培训要求在设备到货验收时随验收报告同时提供1份医疗设备培训记录表,见图4。记录表中详细记录培训项目、培训目的(填:设备验收培训)、实施形式、培训对象、课件目录、授课人、被培训人员签字。日常使用培训包括全院范围的有继续教育项目号的医疗设备使用培训、使用科室范围的培训、原厂工程师授课再培训等,我们的实践经验体会是:建议每年开展全院范围的重点医疗设备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班两次,并对培训后进行考核。见图5。医疗设备的故障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为操作不当导致,所以,人为故障后使用再培训必须具体到某个使用人,这样的具有针对性的故障后再培训才更有意义[8]。

2.4 配置必备的检测和质量控制设备

图4 医疗设备培训记录表

图5 医疗设备培训考核结果

图6 检测与质量控制设备

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确保在用设备完好,有记录和标识,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该条款是对前3 个条款中的要求进行“验收”。条款中所提及的检测与质量控制设备,见图6。这些质控设备是医院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的固定资产[9],其清单见图7。没有质控设备如何进行质控,不做质控又何谈做到确保设备完好、预防性维护维修全覆盖,所以该条款是对前3 个条款的“考核”或“验收”。条款要求医疗机构装备完善检测和质量控制设备,将质量控制工作常态化。医疗机构根据第二个条款中的“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表”严格执行落实计划条款,通过对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以引导医疗机构配备人员和设备来完善培训、维护、监管和记录[10]。

图7 质控设备清单

3 建议与思考

3.1 充分认识做好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需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11]。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有力抓手,也是公立医院提升内涵质量的必由之路。做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对于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和完善公立医院管理,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引导三级公立医院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3.2 有力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主要针对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医院管理人员需要转变观念、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出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临床医学工程部门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规范部门内部管理,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向全方位的绩效管理转变,促进医工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13]。

3.3 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

临床医学工程部门需要构建科学高效的长效工作机制,为绩效考核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强化部门成员责任分工,推进质控工作精细化、常态化。制定并落实“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人才梯队建设”和设备使用人员规范化培训、考核及监督制度。将日常工作、阶段总结和持续改进结合起来,形成闭环管理体系,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提高,把绩效考核工作做深、做细、做实[14]。

3.4 将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列为“考核”条款

智慧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包含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加快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建设,将设备管理与供应链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相关管理模块关联,实现医疗设备的全过程动态管理[15]。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决策分析支持,加强经济运行数据分析,用流程、表单和信息化保证医院医疗设备正常运行使用[16]。

3.5 思考

三级公立医院是社会医疗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更是承担着对口支援、公益服务、医、教、研等重任。“考核”是动态的,考核的是结果,关注的是过程。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投身新时期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主动迎接变革,积极争先进位,努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提高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临床工程部门更应跟上“绩效考核”起步的节奏,乘着医改的春风,应本着实事求是、持续改进的原则,完善部门建设,推动医疗设备管理高质量常态化发展。

猜你喜欢

条款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性侵未成年人新修订若干争议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正确审视“纽约假期”条款
On Knock-for-Knock Principle:Analysis of SUPPLYTIME 2017 Clause 14(a)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制定一般反滥用条款:达成平衡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