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生百谷,万物清明

2020-02-04崔志光

家族企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寒食节寒食浮萍

崔志光

节气,是中国人对天地自然运行规律的独特观察、记录和总结。

我们华夏民族以农立国,古时农事完全根据太阳的运行来进行。由于太阳能量在南北半球轮换释放,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轮替。而动植物的生长变化随时令而变,即所谓的物候,是天地运行的大自然记录。

我们先人有敏锐的观察力,发现每五天左右动植物都会有清晰的变化特征,故以五天为期,称为一候;三候即十五天为一气,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农事、政事、医事和养生等等都同节气有莫大的关系,鉴于其中体现的深邃智慧,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对于我们生活、工作、养生都颇有裨益。

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

四月的节气有两个:清明和谷雨,这是一年中最让人感到舒适的时节,故有“人间四月天”的赞誉。清明在春分后15日,这时,天上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乙的区位,而太阳到达黄经15度。地上呈现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状态,故名清明。《岁时百问》曾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的三候为:一候桐始华。桐,是指白桐花。白桐花开的日子比其他花卉稍微迟一些,人们在感伤早放的春花零落时,偶见原野上有白桐树,兀自盛开了满树像小铃铛一样的白花,香气袭人,在惊艳之余也会发现,这是自然在告诉我们? 清明节到了。

二候田鼠化为鹌。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古人认为田鼠属阴,鹌鹑属阳。到了清明时节,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田鼠感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而喜爱阳气的鹌鹑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

三候虹始见。虹就是天上的彩虹,清明时节开始多雨,故而彩虹出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在干燥的冬季,天空中往往飞尘浓密,也易传播疫气,所以冬末春初也是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易发季节。而到了清明时分,有了雨水的洗涤,有了繁茂的植物绿叶对裸土的封遮和对粉尘的吸收,美丽的彩虹才可能出现在雨后的天空,也阻碍了病毒和细菌的传播,所以春瘟也大多于此结束。

此时走出室外,举头是“满眼杨柳绿丝烟”,触目怡心;移步则“雨足郊原草木柔”,触足身轻。因此这时出外郊游,如在画中,花落为褥,翠草成裀*[yīn],醉眠春日,其乐非浅,是踏青的大好时节。古人春时幽赏,颇多雅致,如孤山月下看梅,如天然阁上看雨,都是春日出游的雅事。

清明前后有两节

在民俗方面,古代清明前后有上巳日和寒食节。三月上巳日(古时以夏历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多为三月初三)宜往水边饮酒燕乐以辟不祥,此修禊事也(禊,音xì,修禊指在水边嬉游,沐浴除灾祈福)。著名的兰亭序就是记录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之事。会上曲水流觞,众人赋诗饮酒,兰亭集序即王羲之为他们的诗集写的序文手稿。

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这一天,人们往往要禁火,只吃冷食(寒食),墓祭,以及举行一些巫术性游戏。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踏青、秋千、蹴鞠*[cù jū]、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而古人在清明这一天,要取榆柳木作薪煮食,名曰换新火,以取一年之利。虽然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却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完全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dào]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清明祭祀的民俗反映。祭悼有悲戚之情,寒食有伤脾之虞,因此才有了后世作秋千、蹴鞠之戏以动荡血气。

清明前后也多佳美食材,植物新发的花、芽秉上升之阳气,食之补益,故此时食春饼,以薄煎饼包以豆芽、鲜韭等,其味鲜美,既可以壮人阳气,也应春令。我国北方还有食香椿的习俗,此时的香椿醇香爽口,具有补阳滋阴、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而错过这个时候,椿芽便会干老而难以食用。南方也有特色美食,如在杭州,西溪楼啖*[dàn]煨笋即是一时绝味。此时笋抽正肥,砍伐后就地取材,在竹下扫竹叶煨笋,至熟以刀切开剥食,竹林清味,鲜美莫比。

谷雨忙种,宜补脾胃

谷雨是四月第二個节气,清明后15日,天上北斗星斗柄指向辰的区位,太阳黄经为30度。谷雨的名字遵循字面意思,即“谷得雨而生”。在此时节正值土膏脉动,非常适宜播种作物,固有“谷雨前后,种花点豆”之语。民谚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 度以上。

谷雨第一候:萍始生。萍是浮萍,为绿色藻类,谷雨时雨量丰沛,浮萍也大量繁殖,随水漂浮而生,成为谷雨的第一候。浮萍不能经霜,故浮萍生意味着倒春寒一类的降温不会再发生了。如果水面不生浮萍,则说明阴寒之气极盛,倒春寒的现象还会出现。第二候:鸣鸠拂羽。鸠是指斑鸠,即布谷鸟,它们开始“布谷布谷”地鸣叫,梳理厚厚的羽毛,把自己打扮漂亮好吸引异性的目光,繁衍下一代,如果此时鸟儿还不梳理羽毛,则反映时气有变,农作物极有可能歉收。第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是一种头顶有冠毛的黄白斑纹小鸟,会飞到黄河至长江流域一带,戴胜鸟常栖息于农家种植的桑树与麻树之中。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湿度加大,此时我们在养生中要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起居调适,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使内环境(体内的生理变化)与外环境(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总之,清明谷雨时节,天地之间木气旺,而肝属木,故人体肝气旺,木气旺则克土,肝气旺则克脾,此时湿气增加,湿困脾,故此时多发脾胃之病。灵剑子有补脾坐功一式,可补脾胃。具体做法是,盘坐,两手左右作开弓式(一手前推,一手后拉,如开弓射箭之势),闭口,来回用力左右轮换各做14遍,使心随气到以散之,可除去胸、胁、膈间结聚的风气和脾脏诸病气,达到健脾胃,舒肝气的作用。

猜你喜欢

寒食节寒食浮萍
池上
寒食节题墨竹图
渐行渐远寒食节
浣溪沙·浮萍
寒食、清明与诗
4月3日寒食节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清明节的由来
“寒食”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