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我国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
2020-02-04陈文
陈文
摘 要: 要想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就要重视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发展进步的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只有实行科学化的行政管理,才能够有效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工作。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提高的路径,分析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发现高校教育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关键词: 高校 行政管理 效率
一、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内涵
1.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含义。
高校主要利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组织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高校行政管理的内容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学活动应坚持公平教育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其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高校行政管理职能包括社会管理职能、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主要服务于社会主义。行政管理能够充分体现我国高校教育的教学管理职能,实行行政管理能够完善高校的教育职能,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优秀的人才。
2.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管理是高校职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有效维持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1)保障高校工作的顺利实施。
高校既是教育机构,又是组织机构,有完善的组织部门和人才维护高校教育顺利开展。行政管理是确保高校各部门工作开展的关键,是高校的重要构成元素,高校在行政管理的协调下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能够增强各部门之间运行的配合度,全面提高教育工作效率。
(2)推動高校深化改革,优化高校教学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不断变换的市场形势中,我国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要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满足国际发展需求,不断改革创新高校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经济形式制定教育改革策略,改革高校内部教学体制,优化教育模式,推动高校快速发展。
(3)监督管理高校内部工作。
行政管理不仅能够推动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和谐运转,还能够起到监督作用,促使教职工在行政管理中更加了解自己的教学义务,履行自己的教学责任,还能够有效监管校园内部情况,及时发现校园安全问题和教学问题,并作出有效处理,减少高校损失,维护高校声誉。
(4)构建校园文化,丰富文化内涵。
高校文化能够体现高校的综合实力,展示高校的校风,高校的行政管理通过约束学生和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构建校园文化,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关心爱护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优秀的个人品质,有利于营造优良的校风。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职能履行不到位问题。
目前,各所高校利用更加民主的校长责任制开展教育工作,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是实践调查后发现,大部分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都是集中权力思想下达命令,很少结合基层的民主思想开展工作。在制定和执行高校的行政管理决策时,学校工作人员要想实现真正的民主决策,就要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定期召开教职工大会,在会议上通力合作进行研究探讨,最终制定出科学决策,部分临时决议问题利用举手表决方式作出决定。但是在现如今高校行政管理中,有部分管理人员只重视决策结果,忽视决策过程,民主表决流于形式。不难发现,高校行政部门依赖于权力部门,在工作中不够了解上级的具体指示,没有表现自己的执行力,不能够从实际出发了解各个部门的需求,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行政部门和教务部门之间没有有效配合,影响行政管理效率和高校科学发展。
2.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
科研创作是高校教育的主题,也是高校的未来发展趋势,高校只有不断创新教育思想,积累教育经验,创设富含新思想、新观念的文化,才能够成为新知识、新思想的聚集地。要想更好地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增强行政管理的效果,就要更重视对人的管理,合理划分行政人员的职责,明确行政人员的工作目标。行政管理的作用就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帮助高校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保证学术管理权利。但是在现如今高校管理中,由于具体职责不清晰,导致各个部门存在重复工作或者工作内容缺漏的问题,没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忽视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重视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工作态度较为自我。最主要的问题是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似乎大于一切,导致学术权力降低。比如,大部分高校都会举办学术研讨会,由于没有得到行政管理人员的支持,导致教师的学术研究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部分学术专家提出的议题受其影响直接驳回。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大本营,主要目的就是进行更有效的学术探讨,由于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阻碍学术研讨的发展,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化发展,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有效保障学术研究正常运行。
3.管理人员道德素养缺失。
在开展高校管理工作时,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管理理念,帮助高校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保证高校管理的质量水平,但是现如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存在不足之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行使行政管理服务的职能,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从基层群众的利益需求出发才能够真正做好服务工作。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要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结合教学科研服务,转变高校思想和工作态度。当前,行政管理在高校学习风气和工作作风中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部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存在工作态度敷衍的情况,对自身岗位职责不了解,不具备服务意识。
三、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
首先,大部分行政管理人员都是在一线工作的教职工,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不能够有效胜任管理工作,当高校内出现学术利益纠纷等问题时,无法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导致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其次,高校对管理和科研这两个模块都十分重视,大部分管理者将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只投入较少的精力开展管理工作,而降低管理效率。
再次,大部分高校设立的行政部门不具有独立性,无法单独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将其承包给行政领导,使其不会主动参与到行政管理工作中,且没有工作积极性。
最后,高校在执行行政管理时不够重视决策过程,直接制定出执行决策,缺乏决策的连续性,导致工作的开展没有头绪,各个职能部门都要参与到行政管理中协助执行。
四、我国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提升的路径
1.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核心素养。
高校的教育行政管理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水平,就要重视提高行政人员的核心素养,帮助行政管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高校内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加强建设民主制度。在提高行政人员核心素养中,首先要落实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通过加强培训帮助行政管理人员树立服务理念,定期考核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业务,评估行政人员的道德素养,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增加培训力度,根据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特点,制订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培训方案,帮助行政人员有效提高个人素质;其次要完善高校行政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和责任制管理制度,保证行政管理工作更加严谨地开展;再次要推进民主建设,通过完善高校内部的民主制度优化行政管理的模式,让基层群众切实参与到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任免工作中,再通过完善行政管理程序更科学地开展工作,优化职工大会制度,只有扩大职工大会的决议权和监督权,才能有效监督行政管理人员,保证民主机制落实到位。
2.合理划分行政管理职责。
只有合理划分好职责,不断优化高校行政管理机制,才能有效提高行政管理效率。首先要简化高校内部行政机构,均衡机构权力。高校内部权力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内部出现较多重复岗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并重复岗位,缩减不必要的行政人员,发挥出每位行政人员的真正价值,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其次要精确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制定清晰的工作目标,将岗位职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此外,要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帮助行政人员学习岗位知识,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引导行政人员树立服务意识,修正服务态度,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最后要加强行政机构的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机制,设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既要惩罚违反行政规章制度的行政工作人员,又要表彰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才,在行政机构内部树立榜样,鼓励其他工作人员加强自我学习,发挥出自身的行政价值,保障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
管理理念决定了行政人员的管理行为,要想有效提高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就要重视转变管理理念。首先要改革管理模式,将集中型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树立“以服务学术”为核心的管理理念,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优势,创办富有学校特色的管理模式,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加强监督管理,通过制定严谨的考核方式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觉性,促使他们更好地履行个人职责;再次要创新管理手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建设校园信息共享平台,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行政管理监督中,从而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校园管理效力,保证工作效率,满足现代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四、结语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深入贯彻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的人才储备已经无法满足逐渐增长的人才需求,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提高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高校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提升的路径,提出转变行政管理理念,有效优化行政管理制度,通过创新行政管理手段,有效提高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水平,体现行政管理机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吴霞.浅析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创新之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6).
[2]谭芙蓉.新时期下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建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
[3]李露.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8(10).
[4]徐自強.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8(3).
[5]陈想平,刘绍平.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