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法在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2020-02-04郭媛媛

文教资料 2020年31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

郭媛媛

摘   要: 近几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养老事业的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我国养老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将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到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有益于本专业服务人才培养。针对当前本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等策略,提高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   老年服务与管理   多元化   教学方法

随着老龄化人口数量逐年上升,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对于专业型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开设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点和职业能力。要想培养出专业型养老服务人才,必须对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一、将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到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

我国从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今天已经20余年。中国老龄协会2020年上半年发布的《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在2019年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高达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高达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从1999年到2018年,19年的时间内,我国老年人人口净增长1.18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1](14-17)。

涉老行业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养老事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养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老年人的日常照顾、精神慰藉、心里支持、康复护理、紧急救助、临终关怀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加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须对现有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加强专业型老年服务人才培养[2](252-253)。

二、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一)课程分配的合理性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不断优化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分配,但是依然有个别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例如,某高职院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为一年级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主要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二年级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主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三年级以职场实习为主。这样分配课程,将实践教学集中到二年级和三年级。实践课程的高密度安排影响了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习状况并不理想。

(二)学生积累养老服务经验比较困难

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开设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养老服务人才。要想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充分整合学校、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力量。但是,我国少数高职院校并没有与当地涉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尤其是部分养老事业发展比较缓慢的城市,当地高职院校在应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充满阻碍。另外,虽然部分学校为学生创造了到养老企业体验养老服务工作的机会,但是并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体验时间。这样,学生很难接触涉老企业最核心的养老服务业务,无法在养老服务方面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

(三)专业师资力量有限

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具有强大的实踐性,专业课程教学需要任课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掌握大量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对养老行业有一定的了解,有涉老企业的基层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专业教师都是其他专业转型来的,并没有很高的专业教学素养。另外,很多青年教师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需要开展科研、行政、学生辅导等工作,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涉老企业进行挂职体验。如果直接邀请企业的工作人员来校讲座,企业流动性太强,那么实践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就会偏低,无法满足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需求。

三、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多元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需要深入涉老行业企业调研相关企业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了解社会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人才素质、职业技能、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以此为基础制定明确的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定位与相关企业的岗位需求相一致。其次,分析当地老年服务发展趋势,以及涉老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方面的要求,然后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结构。再次,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结合专业课程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课程与课时。最后,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强调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强调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并对现有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全面整合[3]。

(二)加强现有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在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多元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现有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与涉老企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加强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的应用。其次,结合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同学科的教学成果,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对专业教材进行优化,确保教学内容对当前养老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反应。再次,构建开放性的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确保教师和学生共享该平台的课程资源,确保教师、学生及相关企业在这一平台上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最后,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高质量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与制作,研发出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情境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参与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4](56-58)。

(三)完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在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多元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完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首先,高职院校要将校内实训与校外企业充分结合,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与涉老企业深入沟通交流,结合涉老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设置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细化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实训模块,确保实训模块包含以下几部分:第一老年基本服务护理技能培训,第二老年心理咨询护理技能培训,第三老年常见疾病防护技能培训,第四老年养老机构管理技能培训等。最后,设立以下几种模拟实训室,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模拟工作情境中:第一老年服务护理实训室,第二老年心理健康咨询室,第三老年机构管理模拟实训室。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获得专业技能,并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价值观[5](32-35)。

(四)设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在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多元化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首先,将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涉老企业的相关技术规范对接,确保技能课程考核内容与涉老企业的职业技能考核相联系。其次,将专业技能类的课程考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日常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生的作业完成是否按时、学生的实训报告是否规范;与此同时,还涉及学生的阶段性课程学习报告质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方面。第二部分是期末考核,以职业技能操作考核及职业技能考证情况评价成绩为重点。最后,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了学校或者行业具备的职业技能竞赛,那么竞赛成绩应当纳入课程考核总成绩[6](24-25)。

(五)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多元化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首先,在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内,组建一支教学质量督查小组,主要成员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及涉老企业的专家。主要工作是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监督室指导下,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进行督查,对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进行检查,对实际教学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其次,组建一支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主要工作是教学信息的反馈。最后,引进第三方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涉老企业、学生家长、研究机构、宣传媒体等方面的力量,对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对学生在涉老企业的顶岗实训情况、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对高职专业办学效果的认可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7](85-87)。

(六)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多元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业务素质高、学历高、年龄合适、专业技术服务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首先,结合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与之相协调的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才的引入,优化高职院校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通过自主培养、对外引进高端人才等手段组建一支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团队。其次,构建一支由专业教师、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组成的“三层次”师资队伍,提升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质量。最后,通过外出进修、企业调研、顶岗实践、挂职锻炼、实习带教、课题研究、行业培训等措施加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对我国养老行业的了解[8](247+263)。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实施,要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鉴于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现状不甚理想,将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到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同时,只有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现有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完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高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久华,朱文娟,崔道亮.“以賽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模式下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水平[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2).

[2]陈琦.应用型大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思路探讨[J].智库时代,2019(27).

[3]李杰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9.

[4]袁慧玲.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家庭服务,2017(10).

[5]侯晓霞.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1).

[6]李玲,邵爱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2).

[7]朱文娟,赵久华,臧谋红,陈素琴,沈国文.基于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综合改革的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10).

[8]孙倩,韩玉晓,潘建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6(33).

项目来源: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计划项目“老年照护‘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融通研究”(项目编号:Gfy20-06)。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