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
2020-02-04惠菲菲
惠菲菲
摘 要: 教育大众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行业的广泛关注,有关教育政策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变革,本文基于教育大众化背景,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研究。首先,提升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定位,提升教育在实际操作中的可实施性。其次,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调整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方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市场化发展。最后,从价值转换与人本教育层面,实现“职位价值”向“个人价值”的转变,提高学生在高校的主体地位,真正意义上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包容开放发展,为教育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教育大众化 高等职业教育 政策变迁 特征分析
1.引言
随着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对高等职业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提升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教育作为高等素质文化传播的关键方式,发展受到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趋向、文化变革等多方面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自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市场经济便开始实施从抑制效益到计划效益的改革,市场内企业逐步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增加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如何提高人才与现代化市场的适配程度成为相关教育的重点关注话题。为了加快市场技术的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在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截至目前,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政策,对教育体制进行全方面的改革,早期政策的出台主要源于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19-29)。从宏观角度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人们开始追求在社会中待遇的平等。从个人角度来看,高等职业教育是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的主要转接点,一方面,可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可提升学生与社会岗位的适配程度。基于上述分析,以下将开展基于教育大众化背景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研究,为高等职业教育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
随着人们对教育大众化研究的深入,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发生了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经历了从初始到做优做强四个阶段。基于此,以下将从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定位、教学方针、市场发展、个人价值的转换、教育政策包容开放五个方面,开展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研究,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2.教育政策精准性
早期的高等职业教育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尽管其在一定程度上对院校办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没有出台有关的办学政策。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教育部门开始将院校的办学关注点转向对高校、招收学生的定位。结合地方政府早期出台的《教育体制改革》政策中明确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中后的基础继续教育,应归属于专业技术类教育,在教学定位上应属于专科批次。同时,在持续发展中,为了稳固高等职业院校在市场中的地位,有关教育部门及地方政府相继发表了有关《教改纲要》《推进素质教学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并明确了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层次。其次,在基于提出的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政府首次根据教育大众化背景,提出了对人才的要求,为市场内不同定位高校提出不同的办学要求,要求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结合教育体系在市场的发展趋势,适当调整培养人才的类型,并确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是具有专业的学术能力及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生产线一线人才[2](61-69)。上述对于高校的办学定位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高等职业教育在后期发展中对教学体系的完善、教学目标的转换、教学方式的革新等方面,均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但带动了职业高校的发展,而且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实现了高等院校办学定位的针对性分析。
3.教育政策针对性
结合上述研究的教育大众化对办学定位有关政策造成的影响,下面将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方针方面,开展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针政策变迁的特征分析[3](67-74)。能体现教学的首要方式是课程的专业化建设,专业化课程的落脚点是教学方针,教学方针包含着学生的实践培训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改革等,将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方针政策变迁的研究。首先,随着教育覆盖范围的增加,教学方法逐步从传统的板书式方法转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微视频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结合现代化社会为教学提供的便利条件,使用多种多媒体教学设备调整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方针。其次,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对教学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需要结合市场内不同专业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规划教学资源,而且可根据对教学资源的调整平衡市场内教育行业的教学质量。教育大众化背景要求教学在后期发展中应与信息化技术良好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可采用云平台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资源可行性评估,强调信息化教学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为后期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良好的帮助。最后,基于大众化教学背景,不但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条件下,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上述政策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满足了资源的共享,降低了区域间教学发展的差异性,实现了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特征研究。
4.教育市场化
结合上述研究的教育大众化对教学方针有关政策造成的影响,下面将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市场发展方面,开展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发展政策变迁的特征分析[4](103-110)。从教育逐步国际化层面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向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市场环境及经济运行条件。首先,基于教育大众化背景,高等职业教学的有关政策开始追求社会地位的公平性,一些人想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上获取一定地位,因此有关教育政策开始推出教学的民主化发展,从“学习是公民的自主选择途径”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对于学习的不同需求。其次,结合市场内工业化及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下面将进行高等职业院校的工业化政策发展特征分析,一方面,要求高校教学模式与市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协同程度,需要提高学生适应市场发展的能力[5](56-67)。另一方面,改变了高校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政策,以开放式教学贯穿整体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了解市场发展风险的能力,满足了社会工业化变革的需要。最后,提高了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大众的能力,将传统的专业知识化教学转换成综合性文化素养教学,实现教学大众化观念的全员覆盖,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水平差异,获得高校的区域发展地位,使之与经济市场形成相对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将高等职业教育近似看作步入社会的转接点,确保资源之间的过渡,实现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发展趋势的政策变迁特征分析。
5.教育价值性
依照上述研究的教育大众化对教学市场发展有关政策造成的影响,下面将从高等职业院校的价值转换方面,开展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转换政策变迁的特征分析[6](27-35)。传统的高校教师仅作为教学中专业知识传播的工具,并一度处于相对基础且重要的地位。例如《教学纲要》《教学提案》曾多次明确过教师在教学体系中发挥的作用。随着教学大众化程度的提高,全球范围内的人本主义理念受到有关教育部门的重点关注,因此,在后续教学中出台了有关的《十三五教学政策》《教学体系振兴规划》,均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是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基本目标的,高校将教师从传播知识的工具转换成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而且对社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可能性[7](16-22)。除此之外,在高等院校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趋势,以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为教学主线目标,为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相对稳定的基础,在未来发展中,人本主义将是高等职业院校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6.教育包容开放性
根据上述开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转换方面的特征研究,下面将基于教育大众化背景,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包容开放的政策特征分析。首先,实现教育断裂政策的一体化发展,早期教育行业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尽管教育的整体政策呈现断裂式趋势,但随着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教育有关政策逐步呈现一体化变化趋势,教育体系逐步由封闭式转换成教育开放式。除此之外,结合《教改纲要》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对中年教师、教龄超过20年或乡镇支教超过10年的教师,给予一定经济上的政策补贴,提高有关教育部门的积极性。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于教师岗前的关注程度,完善了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实现了基于教育大众化背景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特征的研究。
7.教育人本性
在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选择通过高等教育提升自己在社会的价值。同样,为了顺应知识时代的发展,教育市场同样发生了变革。一方面,在教学工作实施中,高校调整了面向学生的办学定位,改变了传统一味要求学生就业率的教学方式。为了培养更加全能的应用型人才,在教育中,无论管理者还是专业授课教师均应遵循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求,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出的创新能力较强,教师面向此类学生可采用开放式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谋个性而发展”;部分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针对此部分学生,开设创业实践课程,并将教学目的转换为“向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
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与学生转换各自扮演的角色。例如,教师不再站在讲台上授课,而是“走下讲台”,参与到与学生的互动活动中。学生不再仅仅是学习者,而是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工作规划的参与者。总之,教学全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方向。尽管帮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
8.结语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范围普及,以上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定位、调整传统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方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市场化发展、实现“职位价值”向“个人价值”的轉变、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包容开放六个方面,开展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特征的研究。有效推动了市场内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高等职业院校不再是专业化知识传播的工具,而是个人价值转换的平台。教育行业在后期发展中应以引导的方式进行教育行业的不断深化研究,以教育部门或地方政策为指导方针,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指导高校发展稳定前行。
参考文献:
[1]李祥,王路路,陈凤.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变迁的脉络、特征与展望——基于《教育部工作要点》的文本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01).
[2]李东平,卢海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就近入学政策变迁的公共政策分析——基于渐进主义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9,15(03).
[3]刘磊.民办高等教育属性界定演变路径依赖与突破的博弈研究——基于1978年以来国家政策法规文本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20(07).
[4]李廷洲,吴晶,王秋华.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师政策的变迁历程、主要特征与发展前瞻——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视角的文本计量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01).
[5]曹堂哲,郝宇华.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媒体注意力与议程设置的因果关系——基于我国教育议程设置变迁的检验[J].治理研究,2019,35(03).
[6]曾莉,周浩男,王寅.中国农村扶贫政策范式的变迁与未来趋势——基于305份国家层面政策文本的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21(04).
[7]郝亚明,赵俊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政策的变迁——基于共词分析方法和政策工具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