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石屋坑为中心的中共皖浙赣省委革命斗争史研究

2020-02-04周蓉蓉

文教资料 2020年31期

周蓉蓉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皖浙赣边三年游击战争中石屋坑成为皖浙赣省委常驻地的原因、过程的深入挖掘与梳理,展现皖浙赣省委领导下以石屋坑为中心的皖浙赣边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高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凝练出的“石屋坑精神”。回望共产党人的奋斗初心,激励当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

关键词: 石屋坑   皖浙赣   革命斗争史

石屋坑位于安徽省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与江西婺源理坑、大鄣山及本县鹤城乡新安源村交界,是一个以林茶为主的自然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屋坑曾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转战地,皖南红军独立团的根据地,更是中共皖浙赣省委常驻地,被誉为皖南红军的摇篮。

1.皖浙赣边革命斗争的中心——石屋坑

中共皖浙赣省委选择石屋坑为常驻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地理环境好。石屋坑地处休宁县的西南边陲,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地,地势险要、山高林密、资源丰富。皖浙赣边游击战争时期,全村只有三十六户、九十八人,群众以种山、伐术、制茶为生,生活十分贫困。在这样一个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三省边境的小山村,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第二,群众基础好。1934年9月至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寻淮洲领导的红七军团),由江西婺源沱川经进入休宁西部,在石屋坑、田里、汪村进行抗日宣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34年11月,继续担负北上抗日先遣队任务的,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团在石屋坑地区迂回转战,进一步宣传了革命思想,为石屋坑一带奠定了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2.中共皖浙赣省委领导下的皖浙赣边革命斗争

在省委的领导下以石屋坑为中心的皖浙赣边区展开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

2.1在石屋坑地区开辟游击根据地

1934年12月,谭家桥战斗失利后,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黟县柯村短暂休整。在柯村的军政会议上,方志敏作出在皖南建立游击根据地的决定。于是他把军团侦察营、教导营共1000多人留在皖南开展工作,组建了皖南红军独立团,受皖南特委领导。1935年三四月间,皖南特委遭到破坏,独立团与上级失去联系。刘毓标、熊刚两人率队前往赣东北寻找皖南特委的上级闽浙赣省委。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了时任闽浙赣省委代理书记的关英同志。听取了皖南情况的汇报后,关英同志指示不管情况如何严重,仍要坚持斗争,于是刘、熊精编了部队,补充了弹药、枪支,带了100多人回到皖南。

1935年四五月间,刘、熊的部队回来时,经过石屋坑一带,看到这里地理环境好、群众基础好,于是决定在这一带落实方志敏、关英的指示,建立根据地。通过大量群众工作,1935年5月中石屋坑农民团成立。成立的当天晚上,农民团员一起盟誓,表达革命决心。誓词内容是“参加革命,赤胆忠心,要是被捕,不讲别人,死就死一个,暴露机密,全家鸡犬不留,吃矛子死”。当时,石屋坑全村36户就32户有代表参加,一共五六十人。农民团成立之后,石屋坑赤卫队、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1935年5月底,胡同庆、谢正发、胡有记等石屋坑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石屋坑党支部成立。七八月间,革命形势发展迅猛,休宁西部、婺源北部及祁门、浮梁一带基本连成一片,形成以石屋坑为中心的鄣公山游击根据地。

2.2中共皖浙赣省委成立并常驻石屋坑

1935年8月,闽浙赣省委代理书记关英进入皖南。之后各游击队的负责人带着队伍寻找省委,先后在石屋坑一带会合。1936年4月,闽浙赣省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改闽浙赣省委为皖浙赣省委,并组建新的皖浙赣省委领导班子和皖浙赣红军独立团,为皖浙赣边区的游击战争打开新局面做好了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的准备。同时,在这次会议上,皖浙赣省委选定石屋坑作为省委常驻地。为了确保省委机关的隐蔽、灵活和安全,石屋坑党支部经过精心挑选,选定张志周家三层小楼作为省委工作、居住的地方。选择张家小楼的原因有三:一是户主张志周是石屋坑农民团团长胡同庆的外甥,思想进步;二是当时这栋楼算是村里比较好的房子,又是三层楼房,面积大,利于办公和休息;三是小楼地势较高,透过三楼窗台可以俯瞰全村,瞭望四方,利于放哨;四是当时二楼有个大点的窗户紧挨后山,紧急情况可以从窗户迅速向后山转移。

为了掩护省委,石屋坑党支部还组织村里一帮娘子军成立了一个缝衣组。缝衣组的工作地点设在张志周家一楼,包括张志周妻子胡冬时在内的缝衣组成员日夜轮流值守,一边为部队做冬衣,一边为首长放哨。因此,这栋三层小楼的一楼是警卫室、缝衣室,二楼是省委办公、开会、居住的场所,三楼是机要室、印刷室。從此,石屋坑这个当时只有三十六户、九十八人的小山村,真正成为皖浙赣游击根据地的心脏,皖浙赣省委的指令从这里传向皖南、浙西、赣东北,指挥着皖浙赣3省边区7万余平方千米土地上的游击斗争。

2.3西安事变后省委领导下的反“清剿”斗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反动派推行“北和南剿”的卑劣方针,妄图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前,彻底“剿灭”南方红军游击队。在皖浙赣边,他们实施了三条毒计:一是通过封山、移民、并村等手段,切断红军游击队与群众之间的物质联系。石屋坑就曾被封山三次,群众被迫搬到山下田里、岭脚、小连口。二是切断红军游击队与群众之间的心理联系。运用保甲、连坐等法西斯手段控制群众。三是军事清剿。1937年初,闽浙赣皖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刘建绪调集了正规军40个团和4省保安团队,分三路围剿我皖浙赣游击根据地。清剿军发布了格杀令:“通匪者杀,窝匪者杀,见匪不报者杀,替匪送粮带路者杀,替匪宣传、煽动者杀,当匪者杀全家。”匪,指的是红军游击队。一时间,血雨腥风笼罩大地,数百里山区,一片荒凉。正如当时《徽州日报》所载:“无不焚之居,无不伐之木,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

面对敌人的高压恐怖政策,法宝是保持与群众的联系,获得群众的支持,具体来说:一是严明群众纪律。无论部队怎样苦,决不动群众一针一线。二是关心群众疾苦。每当攻占一地时就开仓放粮,发动群众开展抗丁、抗税、抗粮、抗租、抗债斗争,使群众认识到只有共产党和红军游击队才是代表和维护他们利益的[1]。三是干部地方化。大量启用当地干部,外地干部也说当地方言,与群众打成一片。同时在军事上,省委决定独立团向浙西南方向活动,寻找刘英、粟裕,与中央取得联系;留下倪南山等率领的部分同志,坚持休婺地区的斗争。

在这一时期斗争中,皖浙赣边游击区的损失是严重的。但国民党军企图把游击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从地图上抹掉的目的却没有达到。皖浙赣边游击根据地仍然存在着,红旗未倒。国共合作后,皖浙赣边各地红军游击队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及同国民党当局达成的协议,先后在祁门县舍会山进行了集结,随后开赴瑶里进行了改编和整训。1938年3月底部队开赴岩寺,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奔赴抗日战场。

3.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铸就了石屋坑精神

三年游击战争,红军游击队所处的环境之险恶,困难之严重,生活之艰苦,斗争之残酷,是历史上罕见的。对坚持斗争的党组织、红军游击队和广大民众来说,既是存亡绝续的严峻考验,更是革命精神和意志的极大锤炼[1](20-22)。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形成的石屋坑精神,是石屋坑这块红色热土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石屋坑精神是丰富立体的,有很多层次、很多方面,其中不畏艰险的革命信念、无私奉献的鱼水情怀是最核心的内容。

3.1不畏艰险的革命信念

不畏艰险的革命信念是石屋坑精神的灵魂,是以石屋坑为中心的皖浙赣边三年游击战争得以胜利坚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以石屋坑为中心的皖浙赣边游击根据地创建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之后,国民党军对南方各苏区进行了残酷的大规模“清剿”,革命遇到重大挫折之时,且与党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在这样革命前途“暗淡不已”的艰难时刻,在这样生与死的考验面前,石屋坑军民义无反顾地继续高举革命大旗,继续坚持战斗。靠的就是理想的力量、信念的力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这种信念信仰力量首先体现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上。一是皖浙赣省委等地方党组织根据党的纲领和策略原則,独立自主地领导红军游击队和群众,坚持和发展革命斗争[2](50-55)。皖浙赣边斗争的实践证明,关英、刘毓标、李步新、倪南山等众多省委领导和领导骨干不负党和群众所望,这是三年游击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二是注重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李步新、江天辉、刘毓标、许登寿1983年发表的《忆皖浙赣边三年游击战争》指出:“在三年游击战争中,我们的部队仍然坚持贯彻了党的绝对领导和政治工作与政治委员制度。”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组织人员设置上,团有总支部,连队有支部,政治委员不仅独立团,营以上都有,而且各个独立连也有。政治工作内容上,有阶级教育、政策教育、革命前途教育、红军纪律及党员标准教育等。政治工作方式上,环境许可时召开会,有时由营政委或连指导员作讲话,有时上课,在较大的行动和战斗后及时总结作战经验和政治工作经验,进行表扬与批评。另外,还编印小调、歌曲散发给部队和根据地群众[3](36-42)。三是切实发挥了党的组织核心作用。皖浙赣省委下设4个特委和1个分区委,下设中心县委、县委、中心区委、区委、基层支部。通过这样一些健全的党组织,从上而下形成了党的统一领导的系统。

3.2无私奉献的鱼水情怀

一部皖浙赣边游击战争史,就是一部以石屋坑为代表的边区人民无私奉献、倾情付出的历史,更是一部以石屋坑为代表的边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支援革命的历史。当回忆起三年游击战争时,刘毓标说:“在三年游击战争中,我们就是‘三靠——靠党、靠山、靠群众。”“石屋坑当时全村都红了,这个村的党支部和群众为扩大游击根据地、掩护省委、支援红军等作了很大的贡献。”[4](4-11)1985年,刘毓标深情写下了《忆休宁西乡战斗岁月》一文。在文章结尾,刘将军作诗一首,献给石屋坑,即《忆石屋坑往事》:“三年游击战争,石坑贡献最优。只为革命需要,甘愿流血抛首。全仗赤诚群众,使我活动自由。敌虽进村驻守,省委高枕无忧。我登高楼议事,敌在村中盲游;我开群众大会,敌倦龟壳发愁;我军经村通过,无须丝毫担忧;人民功如繁星,恕我未能叙就。今日有幸尚存,更加怀念战友。胜利来之不易,先烈永垂不朽。”

万山红遍映初心,峥嵘岁月竞风流。石屋坑里的点点灯光,映照出的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万山丛中的条条小路最终通向了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习近平同志曾告诫:“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参考文献:

[1]吴明刚.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若干问题再研究[J].福建党史月刊,2012(21).

[2]阎景堂.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经验[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2).

[3]张伊,王德承.闽浙皖赣四省边界的三年游击战争[J].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

[4]刘华苏.在杜鹃花红的日子里——记皖浙赣之行[J].党史文苑,201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安徽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课题“以石屋坑为中心的中共皖浙赣省委革命斗争史研究”(项目编号:QS202061)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