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020-02-04雷焕嫦
雷焕嫦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上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三大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堂设计;有效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他们掌握共同的学习内容,进行明确分工的合作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被定义为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实质性,过于注重形式
目前,大部分小学都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然而,在实际开展中,有些老师却只注重于形式,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简单地把学生按一定的人数分成若干个小组,没有思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如果教师随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但不能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反而造成浪费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质。
2.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参与度比较低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但参与度相对比较低。因为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成了课堂活动的主角,而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大多成为课堂活动的听众,更有些学生几乎不发表任何的见解。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则空有其表。
3.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分工比较随意,不明确
有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随意分成几个小组,大多数直接让座位相近的同学划为一组,然后不论问题的难或易,一概让学生去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而没有考虑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水平的差异大不大,也没有顾及学困生跟不跟得上优等生的思维。这样,会让小组合作探讨的效果发挥不出来。
二、科学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针对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对如何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讨、分析,归纳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小学数学教师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經完全不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才能有效开展教学。
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例题“鸡兔同笼,有9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如果直接教学层层逻辑推算的假设法,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让学生4人小组合作学习,用磁铁棒表示腿,用圆球表示头,那么鸡就可以表示为,兔就可以表示为。
那么一种假设,就可以用以下步骤演绎:
4×9=36(条)
36-26=10(条)
鸡:10÷2=5(只)
兔:9-5=4(只)
那么另一种假设,就可以用以下步骤演绎:
2×9=18(条)
26-18=8(条)
兔:8÷2=4(只)
鸡:9-4=(只)
在小组汇报时,让学生在投影仪上把演绎步骤摆出来并说出自己的推理过程,最后顺利突破假设法这个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了解题方法,而且思路清晰,容易理解。
2.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分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分组时,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小组4个成员,1名学困生,2名中等生,1名优等生,分成2人一小组,4人一大组。在这4个成员的团队中,同桌结成对子,1号学困生与4号优等生一对,2号与3号中等生为一对。同时4个成员当中,要完成四个基本工作:一是学生汇报;二是记录小组成员的意见;三是调控小组讨论时的音量、时间和进度;四是当小组讨论时出现意见分歧,进行整合与沟通。教师能合理地分小组,每个学生明确职责,这样,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发挥出比较好的效果。
3.精心设计合作要求,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比如在教学《合理安排时间》这一内容时,我出示了情境图:小芳家里有客人来了,妈妈叫小芳帮忙烧壶水,给客人陈阿姨沏杯茶。我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尽快让陈阿姨喝上茶?我提供6个步骤让学生思考:1.烧水:6分钟;2.洗水壶:1分钟;3.洗茶杯:2分钟;4.接水:1分钟;5.找茶叶:1分钟;6.沏茶:1分钟。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提出合作要求:(1)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记录,一人算时间,一人汇报;(2)用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们摆的方法所需要的时间;(3)把整个过程用流程图表示出来。学生明确了这个小组合作要求后,马上分工,认真地开展小组合作,同时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4.提出有探讨性的学习问题,营造浓厚的小组合作探讨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讨论的积极性,大多取决于教师提供给他们讨论的学习问题,有趣、有悬念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科学地设计探讨问题。
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先让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猜想长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然后再让学生带着思考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每个小组先进行合理分工,由于这个讨论内容思维要非常清晰,因此由小组长做整理、汇报,一个成员动手操作,一个成员在表述,另外一个成员在记录,同时调控成员提醒讨论的音量、进度和时间。由于急切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们都很积极地投入小组合作中去,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形成互帮互助意识,养成良好合作习惯,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力量,可能明显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5.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师要明确学习评价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结果,改进教师教学和激励学生学习。因此,不管教师采用什么类型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都要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因此,教师要制定合理的小组评价机制,定期对不同小组的学习进行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在开展活动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结果,评价既要言之有物又要顾及全面,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还要特别关注小组内的中等生与学困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肯定他们的进步。
课堂上实施任何一个教学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小学数学课堂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合作的技能,提高协作、创新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
[2]邹冰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