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外来英才,醉桃李芳菲

2020-02-04邓建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期
关键词:外来工表扬宽容

邓建熙

【摘要】外来工子女越来越多,如何做好他们的德育工作是一个日渐凸显的问题。本文从表扬、关爱、宽容、沟通几个角度分析论述外来工子女的德育问题。

【关键词】外来工;德育;表扬;关爱;宽容

远离故乡,怀揣梦想,越来越多的外来工选择在顺德落地生根,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日渐凸显。“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班主任做外来工子女的德育工作,不应戴着“有色眼镜”,要讲究德育的智慧,才能收获满园芬芳桃李。

一、表扬——超越自卑,遇见阳光

小杜,班上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平常很少与人交流,不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同学们不熟悉她,所以都不愿意和她说话玩耍。学习上,她很少在课堂上发言,虽然作业书写工整,但她有很多题目不会做,又不敢请教同学和老师。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找她个别谈话,希望她能振奋精神,打开心窗,在学习方面上一层楼。小杜答应了我,可她没有采取实际行动,一如既往。

通过家访发现,小杜父母离异,家境并不富裕,妈妈没有足够的资金让小杜上辅导班。她为了加班挣钱,往往深夜才能回家,这时小杜早就入睡了,谈不上监督孩子学习。平时,小杜都是独自一人解决学习、生活的问题。就这样,小杜面对学习与生活的沉重担子,选择了锁上心扉。

正如董建富老师说,“一句赞赏如一条清澈的小溪,可以洗净学生身上的自卑、懒惰、疑虑。”为了让小杜重拾自信,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书写工整、劳动认真,她的眼睛里闪过喜悦的光芒。课后,我对她说:“恭喜你今天取得进步,继续努力喔!”就从那天起,我发现小杜变得上课专心了,课后也能主动请教老师问题。每当她在班里取得進步,我都写下小纸条肯定她的努力。

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良好同伴关系是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所必需的。我安排了一个积极活泼、乐于助人的同学当她的同桌,并提示这位同学课后多跟小杜说话聊天,帮助她学习。当进行集体活动时,我鼓励小杜参加,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觅得自信;如果有合适小杜的任务,我就向班上同学推荐小杜,锻炼她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给予了表扬的阳光,小杜终于战胜自卑,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好学生。

二、关爱——怀抱宽容,播撒真诚

“小凯又打我了!”“老师,小凯把扫把弄坏了!”学生、科任老师每天都会向我报告小凯的问题。小凯这个“淘气大王”,上课打闹是常态,下课打人是常事。“淘气大王”还曾经把英语老师气哭,不服老师管教。对于小凯,正如李镇西老师说:“无论多聪明的教育者,也无法预料明天他会惹出什么祸。”如果没有做好这个同学的德育工作,将对班级管理带来极大的隐患。

找出“淘气大王”背后的成因,是转化他的关键。通过几次沟通,我得知他爸爸长期出差,妈妈对他无力管教。爸爸出差回来,知道小凯在外胡闹,几句粗暴责骂后就动用棍棒。小凯很害怕暴力,但又在爸爸的影响下产生了暴力倾向。家庭暴力,伤害了小凯幼嫩的心灵,压抑了他活跃的思维,更扭曲了他正常的人格。这样的家教,将为小凯的健康成长埋下多大的隐患。我建议小凯爸爸,对待孩子,多点耐心,多点爱心,不要简单地粗暴教育。孩子犯错时,父母应了解原因,给孩子说明利害关系,而不是以棍棒“说话”。

“与班主任在思想情感上对立的学生,要特别关心和亲近他们,与他们建立感情,给他们以温暖、爱和帮助,从情入手转变思想。”做好了家长工作,我没有在小凯面前严厉批评,而是利用课间对他进行单独谈心,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我走近小凯,他有点不安,但我一跟他说起他感兴趣的足球,他的话就滔滔不绝。我说:“你踢足球这么厉害,说明你身体好、技术高啊!”

小凯眨眨眼睛,露出得意的神色,“那是当然的!班上同学们都踢不过我。”

“你踢球那么厉害,那为什么同学们不想和你做朋友呢?”

“因为我经常打他们,违反纪律。”

“不错,看来你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老师,我也知道自己做错很多事,但我总是一不小心就会发脾气,静不下来。”

这次谈话,给我很多启示。就算是“调皮大王”,他的心里也有爱的种子,只有老师耐心浇灌,才能看见爱的发芽。哪个孩子不愿意在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友爱中生长呢?事后,我还多次与他单独谈心,把自己的关爱与真诚给予他,尽力帮他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渐渐地,他与我有了朋友的良好关系,行为习惯明显好转。经过一番努力,小凯还进入了校足球队,赢得比赛,为校争光。

宽容另类孩子,寻求适合他们的教育,为他们的发展设置一个合适的空间,是班主任应该努力实践的课题。关爱学生,宽容“调皮大王”,我们才能觅得通向教学幸福的心灵之路。

三、沟通——提高意识,收获希望

小材家中富裕,父母也很关心他的成长。然而每天上学,他衣冠不整,连鞋带都没绑好,露出脚跟。他书包里的东西乱糟糟的,每本书封面都是黑乎乎的,不少书还只剩下了中间部分,其余的纸都被拿去折成纸飞机了。生活习惯如此不良的同学,他的成绩可想而知。上课说话、画桌子、折纸等活动层出不穷,他的成绩自然是全班倒数的。

有一次,小材在早读过后都没来教室,我致电家长,他爸爸说:“他现在还没起床。”原来孩子还在床上酣睡。但是我心想,既然小材没起床,那为什么家长明明知道到了上学时间,还会坐视不理呢?当天中午,我就抓住时机跟小材家长聊了。小材家长是外来民工中比较成功的一位,然而他却没有家校合作教育孩子的理念,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老师,就完成了孩子的教育任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没有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又怎能教好孩子呢?“培养良好习惯,关键不在学龄后,而在学龄前,不在学校,而在家庭。良好学习习惯不过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引申而已。”家庭对孩子的习惯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我利用周末,到小材家里访问。当他爸爸打开门时,我微笑着跟他打了招呼。在交谈中,我先把小材身上的优点详细分析,接着说他行为习惯不好,希望家长能严格监督。我还跟他提议,财富可以在以后日子里赚回来,但一旦错过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将会后悔莫及。小材的家长连连点头称是:“很感谢你,老师,你是第一个走远路来我家家访的老师。我知道孩子习惯不好,我以后多点提醒他。”

经过这次家访,家长提高了家校合作的意识,负起了小材家庭教育的责任。但我明白,我作为小材的老师,也要教育他学会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上班会课外,我还得以身作则。我每天都会把办公室座位、讲台收拾得整整齐齐;遇到地上有垃圾,就弯下腰来捡,扔到垃圾桶里。一天、两天……同学们每天观察着我的行为,久而久之也明白到保持整洁卫生的重要性。就拿小材来说,有一次,我正准备扫掉地上的垃圾,他竟然走上前来主动要求帮忙。没有什么比学生的主动更让我高兴了。

“无论何时,教育都应该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用爱心播种爱心,用真诚唤醒真诚,用行动引导行动。”当老师不把学生当成棘手的难题,而是用表扬激发自信,用宽容换取真诚,用沟通赢得信任,我们将获得外来工子女的一片真情,满园桃李的一段芳菲。

参考文献:

[1]沃建中,马红中,刘军.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M].华文出版社,2002(207).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31).

[3]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7).

[4]王晓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7).

[5]杨聪.好老师可以这样做[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63).

猜你喜欢

外来工表扬宽容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的注意力需要“多彩”的途径
浅谈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外来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融合”政策背景下的“隔离”
是“量身医保”还是“量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