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2020-02-04黄光威
黄光威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的关键期,新时代背景下,以小学《科学》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尤其重要。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存在并开展的目标是为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顺应时代的发展,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本文的研究从现阶段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存在的不足出发,分析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价值,最后以六年级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思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但科学教育却相对滞后。在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中,科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了解基本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对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这一学科广泛涵盖了化学、生物、物理、数学等多领域基础知识,学好这一新兴学科对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存在的問题
1.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不合理
《科学》老师在组织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需要对教学目标有清晰的定位,但很多老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直接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并将科学探究活动的结论直截了当告诉学生,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正确的答案已经在脑海当中,其中设计的猜想假设环节都会导致学生思维定势,整个实验探究中的不合理操作导致学生们学习这一课程成为形式主义。
2.科学探究材料控制不恰当
材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学探究活动是否能够成功,科学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恰当使用材料,对材料有精准的把握,但很多小学科学老师在带领学生们实验的过程中随意性明显,对材料的把握控制不到位,大大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由于材料使用的一点偏差,整个实验就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小学生在低效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自然失去了一开始的期待感,严重的话也会挫伤学生们的积极性。
3.科学探究课堂中纪律控制不严明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就是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为让年幼的小学生感受到轻松的课堂氛围,敢于提出质疑和解决问题,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但课堂气氛的活跃并不意味着课堂的“失控“,由于纪律控制不严明,加上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整个科学探究课堂陷入了另外一种困境,课堂秩序混乱,学生乱动实验器材,影响了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探索未知世界,拓宽学生视野
六年级上册的小学生总是对新鲜事物持有强烈的好奇心,各个基础学科的知识教学仅仅是某一领域的知识获取,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能够认识自然界中奇奇怪怪的现象,丰富生活常识。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电能从哪里来》的内容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发现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其中电池就是将化学能或光能转化为电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点,让学生认识电、认识电能,能够提升学生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拓宽小学生的视野。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科学》教材当中内容涉及丰富的知识面,与学生的生活关联度极强,大部分小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比较强,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学会对某些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丰富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经科学探究课后,很多学生都树立了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的梦想,而在梦想的指引下,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便有了强大的内驱动力,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策略
1.遵循手脑并用的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的实践性特征比其它学科明显得多,一些科学现象是难以通过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烙印在学生们脑海当中的。基于此,科学老师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在手脑并用中让学生们验证一些现象,解开令人深思的谜团。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电磁铁》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拿两块相同的磁铁进行实验,通过不断尝试,学生发现了有时两块磁铁靠近会产生一种吸力,但有的时候会产生排斥的力,这时老师再引入“极“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科学原理,学生会恍然大悟。在这一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手和脑都发挥作用,为得出实验结果而亲自动手感受,能够提升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质量,学习科学知识也变得容易许多,学生的科学思维也在这一过程中有明显提升。
2.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一味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再有趣的内容也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甚至还会影响师生关系。基于此,科学探究活动开展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世界,通过师生间互动让整个课堂更加活跃。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杠杆的科学》一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后让学生以自己的文具为道具创作一个杠杆,感受杠杆的运作原理,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操作感受和实验结论,让学生多说、多做,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参与到其中补充和讲解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设置真实情境的科学活动教学方式
小学科学的内容涉及很多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科学老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会用科学的理论解释现象。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之形成都有其规律,一年四季为何气温会有如此大的差异,通过观察与思考、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获得正确答案。科学老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建真实的生活情境,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魅力。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的《宇宙》这一单元时,通过多媒体将宇宙以三维立体画面呈现给学生,将学生带入到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当中,感受宇宙的神秘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4.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开展创新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借助伟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人类进步的意义,引导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老师要及时与教材相结合组织发明创作活动或比赛,在这样新颖的形式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激发出发,肯定学生的发明创作并对作品进行评比、展示,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的《分类和回收利用》一课时,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现在的热门话题,也是很多人面临的难题,怎样能够准确地进行垃圾分类?科学老师可以设计创意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设计能够提升垃圾分类效率的产品?通过这样的创意活动,学生可能不一定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但其思维和想象力得以拓展,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科学老师应该用新的教学理念填充科学教学,树立新时代、新形势下全新的科学观、价值观、新型教学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饲养为目标,不断优化科学课堂教学体系,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栋梁之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毛泽兵.小学科学教育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1):51.
[2]潘曰勇.小学科学教育不同范式比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9):81-82.
[3]吴双双.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分析[J].速读(下旬),2018(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