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ESP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2020-02-04张海霞
张海霞
摘 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契合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交叉学科情景下的语言学习习惯、符合Web2.0时代的特点,满足课堂教学要求等优势。据此,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角度剖析其在ESP课程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为ESP课程的教学献计献策。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ESP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3.075
伴随着云技术、移动网的普及,线上教育已然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在教育改革中,建立微课的翻转课堂能够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广泛应用新技术,将教育结合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的步伐。
1 微课和翻转课堂
微课指的是一种时长短且内容浓缩的视频,教师将授课要点以微音视频的方法载入,课后辅以课件、练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既可以了解该知识点,完成教学环节,并引发学生思考,依托于在线网络资源展开ESP课程的教学活动,视频有针对性,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形势。
翻转课堂开始于2007年美国的林地公园高中,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为帮助缺课的学习者补课而录制的,后来衍生出学生课前观看视频预习,课上答疑解惑,完成课堂作业的方式。我国从2012年开始进行翻转课堂的研究,发展迅速,迄今已经使诸多师生受益,将这种模式引入到ESP教学中更是顺应时代潮流,提高教学效果。
2 翻转课堂模式在ESP 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
第一,改革符合教育部对于ESP教学的要求。ESP课程即专业用途英语,我国的英语教学历经数次改革,除了通用英语以外,高校也基于学校专业特点,拟定出适合的ESP课程标准。由于ESP的专业性更高,着重体现跨国文化的交叉与融合,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及任务。
第二,改革契合了在课程教学指南中的指导方向。在指南中,强调教师要善于使用微课、慕课多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结合线上资源实施混合制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师生的要求,将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内外相连接,利用网上优越的视频资料、优质的教学内涵,通过翻转角色,拓宽学生视野,延伸课堂教学,这对于教学相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改革满足了互联网新时代的需求。在信息资源日益开放的今天,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已经不单纯局限于三尺讲台,单一的课堂教学也无法满足学生们对于多元化网络资源的诉求,在ESP课程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电子书、移动终端设备、线上平台、互动教学的方式,变革学生被动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自主选择,将互助式学堂、自助式学习、个性化网络资源发展成为当下学生探究新知识、获得新技能的新形式。
第四,改革推进了ESP学科体系的建设。学者普遍认为,ESP教学应该围绕工作情景与任务分解来完成,不同于公共英语的情景模拟,ESP教学单位的设置由语言学习逐渐向学科知识及工作情景倾斜。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情境视频、资源,组织学生翻转课堂讨论思考,便捷的网课既弥补教师专业知识缺乏的短板,又利用线上资源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语言情境的表达方式,将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有机的融合,专业知识渗透到语言情境、工作内容当中,促进了ESP课程体系的建设。
第五,改革体现出因材施教的理念。通过一项对全国大学英语教师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发现,平均的年龄位于31.19 岁。在大学生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理解及学习语言的能力,更拥有自我学习、主动学习、互动学习的强烈认识,因此,根据因材施教的方法,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在翻转课堂中拓宽知识、发展兴趣、收到成效。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在随机抽样的157名师生中,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更倾向于翻转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
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ESP 课程中的应用
3.1 师生翻转课堂的工作内容
對于教师来说,微课的制作是翻转课堂实现的重点,教师的任务有课程设计、微视频制作、课堂教学、课后检验、课堂效果评价。微课主要围绕教学目标,视频可以体现某个知识点、技能讲解,或者进行实践操作、话题讨论、情景模拟、听说训练等多种形式。在ESP课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水平,结合专业知识,将课本以单元内容划分为多个主题,命题检测,考查管理,课上讨论深化主题,课后复习检验及巩固成果。
3.2 ESP课程实现翻转的形式
在ESP课程中,翻转课堂主要基于三个步骤:(1)设置学习目标,分解任务;(2)微课观看阶段,通过视频、思考题、测验来实现知识的内化,确保翻转课堂的效果;(3)课堂讨论分析,集中解决学生在预习阶段产生的新问题、新想法,互动交流,教学相长,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过程中,组织根据讲授效果撰写反馈,安排丰富多样的反思交流,促进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在课前完成微视频是翻转课堂实现的有力保证,微课的制作要以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的为依托,结构合理、素材繁复、具有代表性。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时,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和思考题来帮助其检验学习能力,拓展及开阔思维,其中反映的典型问题可以被教师当作重点,用来进行课堂讨论和教学的重点来突破,ESP课程的翻转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课前安排、课中讨论、课后反馈是一系列完整的过程,缺失哪一个环节都不够完整,因此通过翻转课堂的互动沟通可以实现教学相长,辅助前行。
3.3 翻转课堂的优越性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它的实现需要将网络、数字资源通过学习平台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互动,集中体现了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参与课堂、鼓励思考、培养创新能力的新思维,该教学模式把讲授知识与学生解读翻转过来,实现师生互换角色,授课不受到时间、空间的约束,体现出因材施教、融会贯通的教学因素,应用到ESP的教学活动中,围绕工作环境和实践操作,营造出在学习中探索、实践中学习的良性互动环境,提高了学习者萃取知识的效率和能力。
翻转课堂的实施对于ESP课程的开设和建立具有诸多意义,ESP课程不同于传统的通识课,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工作情景展开,英语教师在面对专业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的教学任务时,对于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很大的挑战,教师准备视频、海量资源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逐渐提高、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ESP交叉学科课程的备课中,英语老师发挥自己的语言专长,依托相关专业的国际发展形势和工作任务、教学环节,从繁杂的网络教学资源中删选出适合学生习得的、符合教学大纲的优质资源,并根据各个单元的主题划分结构和内容,构成ESP课程完整的教学体系。
翻转课堂使专业语境的学习不再孤立无援,学生不再是孤独的倾听者,更多的是知识的分享者和传递着,通过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线下组织讨论、解惑答疑、分组完成实践报告等互动形式的出现,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体现出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的知识解构、内化吸收的特性。
4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实施中的不利因素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ESP课程中已经是时代所趋,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仍然有部分师生对这种模式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具体原因有以下幾点:
第一,不同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不同,进而影响到翻转课堂的效果。在师生倒置的教学模式中,对于自觉意识较强、善于自我管理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平台的视频资料和老师的引导自主课下学习,在课堂上的时间用来讨论、答疑解惑、深化知识点,课堂内外的时间也进行了重新的划分;而对于那些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学生,在教与学分离的体系下,又往往缺乏监督和跟踪的保证,课前预习的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除了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应用效果也呈现不一样的结果,例如在专业领域的效果更加明显。英语作为工具使用,专业基础较强的学生在突破外语关之后,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广泛资源、海量视频来吸取知识和技能,对于专业基础薄弱、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讲,可以在平台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来学习,能够实现因材施教、保证习得的质量。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群体强大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的自觉意识不清晰,学习能动性和兴趣不高,势必会影响ESP课程的学习,进而无法保证翻转课堂的有效性。
其次,教师的专业化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也制约了模式的发展。翻转课堂基于微课制作,除了英语水平的要求,教师对于多媒体软件的使用、课程资源的开发、海量视频的筛选、制作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影响了ESP课程学习的效果。大学英语发展的更高阶段就出现了交叉学科的ESP课程,教师在进行大量的数据比对、示例分析、情景模拟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准确的课程定位、解构教学目标、框选出课程任务,更要占用时间及精力进行数次的跨学科研究。如此繁杂的工作任务使得原本教学负担比较重的老师不愿意选择这种教学模式,感觉在翻转的过程中复杂且繁琐,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看,年轻的教师群体显然更愿意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他们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的速度明显较快,在“互联网+”的社会生活中探索新的研究领域。
再次,校际之间的网络设备和信息水平不同决定的。翻转课堂的成功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支持和师生之间的高频率互动,良性的互动来源于课堂之上和线上的虚拟交流,实施翻转的学校要保证给师生提供优越的技术支撑,麻省理工学院的成功源于学校根据录制视频的需要形成了流程化的发布范例。在我们建设和推广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学校对于ESP课程重要性的认知不同,显然存在态度和支持力度上的差异化。
5 关于ESP课程中进行翻转课堂的思考
如此繁复的翻转课堂模式的建立需要团队合作分工,ESP课程作为大学英语课的延展,在课程设置、任务描述、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情景模拟、单元测试等工作环节都应该步步为营、分工合作,各个学院教师们集思广益、展开头脑风暴,打造出适合翻转的课程来。教师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扬长避短,完成微课的制作和平台的搭建,年长教师和青年教师通力合作,专业水平高的老师和技术能力强的老师搭配,对于硬件薄弱的学校可以降低门槛,先建立起翻转课堂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再不断修正和提高。
在ESP课程的习得要树立集体意识和团队观念,在线上的互动互助与讨论的步骤中,许多作业需要团队共同来完成,在系统打分结合教师打分的评价体系之下,每一步都离不开团队合作。
针对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化发展依托于技术支持,在实践应用时要考虑到该模式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优化学科体系的重要作用,先建立平台,让模式运转起来,再在不断探索中完善和提高。
6 结论
综上所述,利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ESP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实际运用和推广层面上面临种种挑战,我们应该肯定新的授课模式在师生中的受欢迎程度,认可它对于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契合教学大纲要求,在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建设特色学科、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邵美兰.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科学导报,2015,(3).
[2]李良春.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可行性探微[J].青春岁月,2018,(8).
[3]边婧.美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制约因素[J].职教通讯,2017,(12).
[4]马玉梅.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