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气道管理对机械通气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2020-02-04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2期
关键词:呼吸机气道通气

袁 琼

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 412000

机械通气在重症监护室急救中应用广泛,其能够辅助、代替患者自主通气,维持患者气道通畅。但由于机体免疫力差、干预不到位,加之外界和口腔相通,患者较易出现感染,最终发生VAP,并因此造成病情加重,更有甚者因此而死亡[1]。为进一步预防VAP,本文选择收治机械通气患者60例,对其中部分患者开展优化气道管理,收获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纳入标准:满足机械通气指征;患者或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低血压休克者;张力性气胸者;活动性肺结核者。常规组患者包括女14例,男16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5.8±5.4)岁;其中9例为消化系统疾病,11例为呼吸系统疾病,10例为神经系统疾病。实验组患者包括女15例,男15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6.6±5.7)岁;其中10例为消化系统疾病,11例为呼吸系统疾病,9例为神经系统疾病。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环境卫生等。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气道优化干预,包括:(1)构建责任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1名护士长、4名护士、1名主治医师。(2)无菌护理:抬高床头30°~45°,并依据患者情况确定合适的气管插管,操作前严格进行手消毒,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同时为多名患者护理时应在为下一位患者操作前更换无菌手套和消毒,经口插管应尽量一次成功,减少反复插管次数。(3)气道清洁:及时了解患者气道清洁度,为缓解气道干燥,依据患者情况进行人工湿化干预。(4)口腔护理:定期观察患者呼吸道及口腔,发现分泌物应及时清除,确保口腔清洁和呼吸道通畅。并依据情况为患者应用氯己定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感染。(5)呼吸机管路护理:为避免冷凝水过多误入气道,应控制积水杯位置处于最低位,积水杯中的水为1/2~2/3,每期应更换呼吸机管路,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严格控制气囊压力,避免患者误吸分泌物。(6)药物护理:实际中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最终引发耐药。(7)撤机护理:患者情况允许后应及时将胃管和鼻饲管拔除,出现临床指征时应将气管导管拔除,避免患者之间交换相关装置及呼吸机。

1.3 观察指标 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菌落总数、白细胞计数、体温。统计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对比

2.2 干预后两组VAP诊断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菌落总数、体温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后两组VAP诊断指标对比

2.3 干预后两组VAP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VAP发生率3.3%(1/3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0%(6/30)(P<0.05)。

3 讨论

机械通气患者较易发生VAP,其会进一步引起撤机困难,进而造成院内感染率增加、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等,最终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机械通气中患者呼吸系统和人工气道相连,控制、代替自主呼吸,以使机体缺氧状态得到改善,维持气道通畅。然而建立人工气道,会对呼吸道黏膜屏障产生直接损伤,引发呼吸道、口腔第一防线功能终止,并对其调温、过滤、湿化作用产生影响[2]。这种情况下患者呼吸道、口腔较为干燥,更易发生细菌传播。

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开展优化气道管理,可使用相应溶液稀释痰液、湿润气道,可促进痰液排出,并预防气道黏膜因干燥出现损伤[3-4]。并且护理人员及时更换机械通气管路,预防致病菌定植[5]。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口腔环境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分泌物后及时清除,减少致病菌植入[6]。机械通气患者通常需要使用鼻饲管和胃管,这易造成胃内容物反流吸入肺部,最终引发VAP。因此,优化气道管理中,护理人员在患者情况允许后及时拔除胃管和鼻饲管[7]。同时呼吸机通路易聚集细菌,护理人员在患者出现临床指征后及时将呼吸机撤出,预防因过长时间使用造成肺部吸入管路细菌[8]。

本文中,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菌落总数、体温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开展优化气道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VAP,降低白细胞计数、菌落总数,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呼吸机气道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