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2020-02-04黄金峪曾裕培熊纭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期
关键词:那普利前壁内酯

黄金峪 曾裕培 熊纭辉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内科疾病,是危重症的一种,在临床症状上则有胸痛问题,并可以通过心电图进行病情分析,有心肌酶学变化。从心肌梗死的部位上看,可包括前壁、后壁、下壁等,并以前壁发生率最高,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左心室重构,并引发心力衰竭。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已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治疗,并对比其治疗效果,以期为患者的病情改善提供可行性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已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59.6±6.3)岁;发病时间均<6 h,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治疗。本次实验取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药物。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治疗,即1次/d,10 mg/次。观察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贝那普利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螺内酯2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LVEDD、LVESD、LVEF水平;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以心功能改善级别以及临床症状的好转度为判定依据。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其左心室结构指标,包括LVEF和LVESD、LVEDD;并检测分析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SDNN、RMSSD、PNN50[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26/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2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SD、LVEDD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ESD、LVEDD水平分别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NN、RMSSD和PNN5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DNND、RMSSD和PNN5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SD、LVEDD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SD、LVEDD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前壁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容易使心肌细胞微小结构发生改变,促使心肌纤维化,引发左心室结构变化,使患者的心功能受到影响。即在降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同时,能够减缓单向传导的整体速度,此时,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进一步减弱,交感神经张力增强,患有心律失常的几率更高,严重的时候可导致患者因心脏性猝死而结束生命。而前壁心肌梗死可以分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以及急性期前壁心肌梗死。在检查中,心电图表现为胸前导联V1~V3,发现坏死性Q波,并有ST段升高[2]。

本次实验验证了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能够对前壁性心肌梗死进行全方位治疗,有利于抑制左心室重构,并协助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从具体原因上分析,急性前壁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现象,这与其血流动力学因素、交感神经和炎症因子息息相关[3]。贝那普利的作用在于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一种前体药物,进入人体吸收后在肝脏水解生成活性药物贝那普利拉,继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降低醛固酮的分泌[4],从而实现抑制作用,有效地阻碍了左心室重构。除此之外,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贝那普利能够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提升心排血量,在这一机制的推动下,能够更好地协助患者改善病情。

螺内酯属于拮抗醛固酮作用的药物,能够抑制合成心肌胶原,并可以防止心肌纤维化,可以减缓心室传导速率,加快心室内传导,防止心律失常以及左心室重构[5-7]。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螺内酯还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有助于预防心律失常。因此,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和螺内酯能够提升患者的心功能,给予双重的疾病治疗保障[8-10]。在实验中,作者重点分析了心率变异性,其能够体现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并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可参考的数据指标,能够预测心脏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防止出现猝死的可能。从实验结果中看,在三大心率变异性分析指标中,联合应用贝那普利和螺内酯能够更好地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心率变异性也是患者病情改善所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在对患者进行病情的分析中,能够以临床实验结果数据证明方案的成效,并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负责,因此认为是可行性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效果值得肯定,不仅能改善心功能、抑制左心室重构,还可以提高心率变异性,能够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那普利前壁内酯
内酯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风味贡献及形成机制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青霉素钠、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肾复康胶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阴道前壁脱垂的相关研究进展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穿心莲内酯滴丸
阴道前壁反桥式修补术2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