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探讨
2020-02-04阮东亮
阮东亮
(合肥蔡田铺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为6亿,每年的污水总量约为9×10 m3,污水总量比较大,但仍有一些农村地区没有采取农村污水处理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相关设施的建设。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法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物质除去。因此,本文对该技术进行研究,希望对于提高农村污水治理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当前农村污水处理的工艺概述
1.1 AB法
AB法主要原理是两段活性污泥处理法,在污水处理时没有设计初沉池,而是将污泥负荷率较高的A段与负荷率较低的B段串联构成,同时还设计了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具体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AB法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处理方式,不仅耗能小,而且还具有运行稳定和灵活的特点。
图1 AB法工艺处理流程
1.2 A2/O法
A2/O法是利用一些厌氧、缺氧以及好氧生物去除污水中的磷元素,此种方式是在A/O法基础上被开发出来的,脱氮除磷效果良好。此种污水处理方式,在污水复用以及资源开发上,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1]。
1.3 SBR法
SBR法也被称为间歇式的活性污泥处理法,此种方式是将初沉池出水放入曝气池,根据顺序进水、发生反应、然后沉淀出水。SBR法从污水流入开始直至下一个待机结束,可以将其看作为一个操作周期,污水处理循环往复,最终达到污水处理效果。SBR法具有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等特点,且占用面积也较小,脱氮能力良好,是现阶段专家学者广泛研究的一种新技术。
1.4 LINPOR法
LINPOR法是对传统活性淤泥技术进行改进的一种污水处理方式,通过在传统工艺曝气池中加入一定量的多孔塑料泡沫颗粒,其作为活性生物量的载体,有助于去除污水中的微生物,而且还能增加反应器中的生物量,确保处理效果,减小反应器的容积。除此之外,此种污水处理模式还具有成本低和污泥膨胀率低的优点,现阶段被广泛应用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2]。
2 将A/O生物接触氧化法应用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优势分析
2.1 去污效果良好
现阶段A/O生物接触氧化法被大规模应用在农村污水治理中,这主要是由于该技术占地面较小,而且反应后排出的淤泥也较少,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适应性较强。另外,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经过A/O法处理过的污水,均可以正常排出。
2.2 施工较为简单
我国农村由于人口分布广泛,加之经济结构和生活习惯也相对不同,因此,污水处理的难度较高,并且部分地区还存在资金匮乏的情况。而且,由于污水处理的成本高、污水处理工艺的适用性较差,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法,不仅施工方式简单,而且成本较低,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
3 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方法
3.1 材料与方法
(1)实验用水
实验用水一般是人工配水,本实验以某化粪池的出水为例:该污水中BOD/COD>0.4,活性良好,由于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元素含量较高,应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性进行污水处理,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水质参数
(2)实验装置
A/O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反应流程如下:先将污水放入调节池,然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最后进入沉淀池,达到排放标准后就可以出水。A/O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制成,反应区尺寸大小一般为56 cm×47 cm×40 cm,在反应器底部设计曝气软管,从上部进水,从底部排水管排水,每次可处理60 L的污水。缺氧段以及接触氧段均需要设置新型球形或者是悬浮式的填充料,填充率约为68%。
(3)实验条件
本实验接种的污泥均来自于安徽省某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回流污泥,污泥的颗粒直径约为1~2 mm,颗粒以扁圆形为主,淤泥的浓度指数约为5 000 mg/L,接种总量一般为30 L。
(4)分析方法
COD检测一般使用的是重铬酸钾法;NH4+-N检测使用纳氏试剂的光度分析法;TN检测使用过硫酸钾氧化的紫外分光光度法;TP检测采用过硫酸钾消除钼锑的抗光光度法;DO检测使用的是便携式的溶氧仪,而MLSS/MLVSS则可以使用重量法。
(5)试验方法
为减少实验周期,可以利用接种挂膜法,对反应器中的填料予以挂膜。启动初期,反应器可以运用间接进水的方式,进水体积约占反应器的1/3即可,在闷爆2 d后停止曝气,然后静置沉淀1 h,排出上清液。当底部的排气管排出2/3的混合液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泥,再注入20%的水分,利用小水量使其持续运行,当填料表面出现一层黄色物质后,就可以加大水流量,直至其达到预定水压的负荷值,就可以对污水中的COD、TN、TP以及NH4+-N等成分进行监测,然后观察反应器中填料表面的生物相,当出水品质趋于成熟后,说明其挂膜启动成功。
3.2 结果与分析
(1)反应器的启动
通常来说,A/O反应器的启动一般需要20 d。在本实验中,反应后的COD浓度约为228~393 mg/L,后期浓度为40~50 mg/L;经过15 d的适应期,COD的去污率达到86%,这主要是由于淤泥中的微生物对于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旦异养菌附着在填料的表面,就可以吸附淤泥中的微生物,增加碳源的含量,为异养菌的生存提供养料。
挂膜初期NH4+-N的去除效果不好,是由于其中的亚硝化菌与硝化菌的世代时间较长。因此,系统中缺乏足够的菌种来消除NH4+-N。反应器运行了8 d后,NH4+-N的去除率显著提升。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挂膜后期,NH4+-N的浓度维持在7 mg/L,去除率约为8.8%。
除此之外,根据数据显示,第7天TP的去除率高达68.21%,这主要是由于试验水质中含有高浓度的碳源,因此聚磷菌可以被吸附在其中。第15天,系统排泥,再加上底泥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在排泥的过程中也可以带走大量的磷元素,最终TP出水浓度保持在0.7 mg/L,去污效率约为6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A/O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较强的启动效率,处理农村污水的效率较高。
(2)去污效果
经过23天的反应,COD浓度为45~60 mg/L,去除率高达88%,处理后水质也可以达到排放的要求。利用生物膜中硝化菌硝化反应,处理后的NH4+-N出水浓度约为6.54 mg/L,去除率约在90%,满足出水要求[4]。
A/O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较好的TN处理效果,并且如果时间增加,去除率也会上升,出水中TN的浓度基本上可以达到18 mg/L,时间为19~23 h时去污率最高。
利用聚磷菌的厌氧释磷特性,通过微生物吸收污水中的磷元素,然后利用排泥,实现排磷的目的,反应后TP的浓度保持在0.3~0.4 mg/L,去除率高达86%。
4 结论
总而言之,利用A/O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可以有效提高COD、TN、TP及NH4+-N的去除率。A/O试验处理的COD、TN、TP以及NH4+-N 浓度在45、6.54、18以及0.3 mg/L以下,满足污水排放需求,且具有良好的负荷能力,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我国相关的工作人员应重视A/O污水处理法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