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2020-02-03张莉

关键词:主要矛盾价值观教育新时代

张莉

摘 要: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的提出,不仅要求我们从静态视角审视大学生群体中主要矛盾转化的表现特点,更要求我们以此为契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价值共识、协调发展,为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解决奠定人才储备。新时代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深化需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更新;价值观教育的系统化;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转向的深入发展;多层次制度体系的有力保障促进价值观常态化建设法治化形成。

关键词:新时代;主要矛盾;价值观教育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准确把握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内涵,在对矛盾的深层次认识中获得价值共识,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在大学生群体的表现和特点,以此为基点加快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改革创新,促进大学生价值共识的形成,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的命题。

一、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随之引起的主体需求层次上升与社会供给脱节之间的矛盾也同样折射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从大学生主体需求方面来说,包括需求内容的全面性、需求领域的拓展性、需求群体的层次化等特点。首先,需求内容的全面性、与计划经济年代大学生不同,当代大学生需求具有鲜明的全面性特点,既包括知识、技能的需求,也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求职资讯、工作实践、社会参与等平台提升。其次,需求领域的拓展。新时期人民需求的全方面提升既表现为物质文化需求质量的提升,还表现为需求领域的拓展,由以往经济生活领域扩充到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等领域,表现为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的增强。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包括校园日常生活质量要求提升、校园管理活动的适度参与、涉及个人利益如评优竞选、毕业安置等问题的公平公正等。从大学生日常生活需求出发进而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求,实现自我超越是价值观教育的必由之路。再次,需求的层次化、阶层化。层次化表现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需求不同,包括新生入学阶段的融入群体、独立生活能力提升需求、自我定位、自我认知需求,大二及以后的生涯规划等需求。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造成大学生之间贫富分层甚至不同阶层大学生交往的疏离、对立现象。贫困大学生由于社会资本或经济问题的匮乏,通过学习获得深造或就业机会难度加深。从而影响大学生对公平、公正、平等等意识的认知[2]。

与大学生主体需求的全方位升级相比,新时期的价值观教育具有明显的供给不足特点。

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不再享有信息资源的绝对优势。其次,大学生有效信息选择的困惑、迷茫。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最后,也随之而得失来源的丰富也大学生自主选择信息能力增强,自主性能动性明显提升,要求我们顺应时代要求,改变传统固定思维下的价值观教育模式。

重价值引导轻价值理性培养是传统价值观教育特点。价值觀教育包括价值理性和价值引导两个方面。价值理性更强调学生对于生命生活的价值体验和理性思考判断。价值引导则是指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运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3]。当前的价值观教育在教育理念更新方面不尽人意,多数院校主要以封闭的课堂教学为主向学生传授有关价值知识、价值评价标准等内容,真实社会环境中的实践教学,大多以参观、强调主题的调查论文为主,缺乏大学生理性自觉意义上的价值体验、价值评价以及对价值冲突的反思提升。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从认知到同化再到内化步步深入的过程。价值体验的匮乏导致价值观教育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培养出精神匮乏的单向度人,甚至虚假人格。例如2018年4月厦门大学研究生“洁洁良”事件,发表辱华言论的学生居然是中共党员、大学期间曾任学生会主席。这类现象要求我们反思和重新构建新时代高校的价值观教育。

综上,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改革势在必行。具体措施包括如下:第一,加快价值体验的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价值体验的教学空间。课堂价值体验模式通常包括情境体验法、互动交流体验和生命叙事体验法等。院校内部校史、优秀毕业生资料整理亟待完善,为“生存叙事”等价值体验法奠定基础条件。不同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应走向常态化、制度化。还可吸取域外学者的有益探索,如“体谅”德育、价值澄清等。第二,拓宽实践教学视角,发挥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实践教学论文方式更侧重于学生的读书总结体验,可尝试从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网上网下行为表现等思索构建价值观教育模式。第三,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实践功能,纠正价值观教育知行脱节的一面。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对价值观教育的系统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方向的思想。价值观教育也应以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结合学生不同时期需求特点构建系统化建设。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第一,价值观教育缺乏整体性、长远性规划设计,没有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形成小学、中学、大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理衔接。第二,高校价值观教育针对性不强。对不同年级段大学生以及贫困生的利益需求、价值需要等须进行更深入性调研和实践经验总结。第三,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有待加强。

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系统化构建应以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结合不同层次大学生自身特点和内在需求,实现其利益需求的理性发展和自我超越。

首先,结合中小学阶段教育特点,完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以及针对性学生社群的建立,提升学生价值观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基础扎实,擅长做纸面上的标准化试题真实世界的全面学习匮乏,学生的思想性创造性不足。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丰富的社群活动能有效弥补这一不足,通识教育课程和多样化学生社群活动的开展能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个体活动方向活动方式等问题的思考,为价值观的信念指引、行为养成奠定基础。价值观教育从实质而言既是意识形态教育也是有关文化、内在信念和自觉行动的教育。因此,发挥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大学生成长社群等类似社群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从个人发展角度建构个人、社会、国家之间关系,为价值观教育奠定精神基础。

其次,结合不同层次大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价值观培育,用丰富的价值体验活动提升大学生自我引导能力。不同层次大学生既包括不同年级层次大学生也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贫富差异的特殊性统筹规划。就贫富分层而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造成大学生贫富分层的根本原因。王晓方在《社会分层视域下的大学生贫富差距问题及其消解》一文中指出,贫困大学生由于社会资本或经济问题的匮乏,通过勤奋学习获得深造或就业机会难度加深。不同阶层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疏离、对立现象,社会分层现象影响大学生对公证、公平、平等意识的认知[4]。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应直视这一现实问题,一方面通过多层次助学、就业等制度建设,淡化社会分层影响,另一方面加强大学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使崇尚知识、完善人格、社会责任担当成为大学生价值判断体系内容。

另外,价值观教育应结合不同年级开展相应价值观实践活动。大一新生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调查实践相结合。调查主题尽量贴近学生校园生活启发学生理性意识形成为主。大二学生已经熟悉和了解校园生活,对国家意识形态等相关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重点在参与社会实践方面,通过实践由理论认知转化为情感认同。例如结合大学生专业、兴趣等,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等活动,开展“家乡变迁”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等。大三、大四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思维逻辑同时开始思考自身未来出路。通过各种方式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制度性参与政治的途径。如吸收部分大学生参与政府决策的咨询、旁听及反馈等,特别是涉及自身利益如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等讨论邀请大学生代表参与讨论等。

最后,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引领作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公信度。榜样示范法是课外价值体验活动的重要内容。陶剑飞在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四所大学的随机抽查中显示,52.1%的学生认为身边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比较好和很好,44.2%的学生认为表现一般[5]。说明时下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有待增强。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第一要重视学校党务工作人员的言传身教,以坚定的党性清正做派感化影响学生党员。第二充实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内容。高校党组织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不仅组织党员参与红色基地学习、农村支教扶贫、文化下乡等活动,也应在学校范围内鼓励党员开展与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工作,学生党员心理帮扶委员会、大学生党员自律委员会等。第三,通过党员监督考核机制激励党员学生以身作则。建立学生、班主任、公寓管理者多元监督机制,完善党员考核[6]。

三、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要求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转向的深入性发展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需求的全方面提升既表现为物质文化需求质量的提升,还表现为需求领域的拓展,由以往经济生活领域扩充到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等领域,表现为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的增强。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包括校园日常生活质量要求提升、校园管理活动的适度参与、涉及个人利益如评优竞选、毕业安置等问题的公平公正等。从大学生日常生活需求出发进而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求,实现自我超越是价值观教育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学者们在价值观教育日常生活化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包括生活仪式、家风家训建设等。有学者从日常生活结构分析角度阐明价值观教育的构成及渗透,任志锋从日常生活的运行逻辑和价值观认同的发生逻辑,揭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根基,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建设的日常生活化探索提供借鉴和经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日常生活内涵、结构等基本概念入手,从大学生日常消费、日常交往、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等逐渐深入探讨,结合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力争实现大学生日常生活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非日常生活、网上行为与网下行为的和谐统一,使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所不有。

衣俊卿认为:“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类本质对象化领域。”[7]日常生活可以细化为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

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则是指在日常消费活动、交往活动和观念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以及人们在传统、习俗、信仰、节日等表现的文化和意义构成了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他社会思潮向日常生活领域下移的过程和表现;二是人们在个体化的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呈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意识,是日常生活领域的价值观解构。

非日常生活是社会再生产之类的再生产领域,包括非日常的社会活动和非日常的精神生产,如公共事务活动、政治活动、社会化大生产等。

人的生活世界由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构成,日常生活的特点在于人的自发、自在状态,非日常生活则是一种自觉地、自为的反思性社会化状态。有组织的教育教學、日常管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价值观教育活动无疑问具有非日常生活的特点,脱离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直接体验生命体验的价值观教育无异于空中楼阁。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意义上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价值观教学活动实现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和谐统一成为必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实现大学生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和谐统一,其实质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巩固和填补大学生内心的价值版图,满足大学生的价值需求。具体来说,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日常消费、日常交往活动为基点,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健康发展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包括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自我意识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内在属性和内在能力的认知性把握;对象意识表现为人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把握[8]。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来源于日常生活实践。

首先,理性消费观的具备与否是大学生合理自我设计的第一步。通过社会调查、知识讲座等形式了解、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形成健康、理性消费观念。其次,引导大学生日常交往活动中公民意识、规则意识的健康发展。纠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中人情关系的不良影响。例如学生会干部选举、评优获奖中平等规则意识的渗透等。启发学生民主制定合理的宿舍规则、班级规则、文明上网规则等。

(二)多种形式综合运用,匡正大学生日常意识形态的消极态势

随着中国社会个体化进程的发展,社会阶层分化日趋明显,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心态多样化、价值取向务实化成为时代特点。日常生活的重复性与琐碎性难以抵挡各种诱惑与观点侵袭,大学生消极的日常意识形态也在其中浸染养成。例如符号消费影响下大学生身份认同的迷失、功利化影响下对知识价值的片面认知、技术意识形态入侵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等。

加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实践调查和理论研究,从主体意识的自我建构入手,以自我反思为根本,通过自我实现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扭转消极态势发展。第一,与外部媒体合作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第二,多样化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提升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第三,毕业学生跟踪调查机制建立。通过跟踪调查验证价值观教育实效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引领

首先,建立思政课教师、学生辅导员、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党员等定期沟通机制,实证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实效性。近年来,大学生思政课堂上“认知闭合”现象引起学者关注。“认知闭合”是指个体认知外界信息时,在认知开始前或初期就主动切断与其外界信息的交流,形成一种初始的信息闭合[9]。个体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价值理念更加务实,不喜欢理论说教、不愿意去接受繁复的理论观点与逻辑。多层次的有效沟通能真正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情感需求。如沟通调研了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以及日常消费观物化的种种表现之后,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现象分析其实质,使学生对消费主义思潮、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等有更深层次认识,容易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进一步形成理性认知,实现自我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相结合的实践自我逻辑发展之路。

其次,网上网下相结合,纠正大学生的网络异化现象。

网络空间的出现拓展了人类的实践空间,推动着人的主体性成长。网络空间的平等、自由、开放特点进一步强化、深化了新时期大学生对美好生活质量的渴求。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网络异化如网游成瘾、自我封闭、疏离社会、语言暴力等现象也应引起重视。网络异化其实质是现实生活中理性、法治素养的不足。新时期应注重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制度建设和法治文化培养两方面着手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最后,加强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实证调查和理论研究,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指引下,实现价值观引领需要和大学生发展需要的共同发展。大学生社会思潮是指反映大学生群体的部分诉求并得到一定范围传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当前大学生社会思潮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包括:“实用主义思潮”、“成才机遇论”、民族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等。社会思潮能够在大学生中传播甚至某些内容引起大学生的部分认同,既说明社会思潮中某些新鲜字眼反映当代大学生的一定利益诉求,如民主、人权等,也说明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的客观认识缺乏理性以及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简单化认识。因此,教学中注重深化近现代史教育的教育理念,多渠道扩充大学生社会实践空间,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船舶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和制度支撑,以理服人,实现引领需求。

四、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催生高校相关制度建设及制度执行质量的提升

新时代人民需求的提升表现为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等的增强,并且对国家制度建设完善持有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制度建设制度执行等方面也应适应这一新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

当前,高校围绕核心价值观进行的制度建设及制度践履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以选举制度为例,高校人大代表的产生为直接选举,具有一定民主性和民意性,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推荐是经校党委、组织部门考察决定。实践中候选人与选民即广大学生及教师等见面的过程经常被忽略,初入高校刚开始具备选民资格的大学生只能根据学校提供的候选人年龄、资历状况等书面材料盲目选择。候选人当选为人大代表后,与大学生等的沟通联系往往流于形式,代表高校师生反映高校群体的利益诉求方面难以真正体现。盲选式选举以及选举后疏于联系等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参政效能感,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具有消极影响。

成功的核心价值观不是直接对于公民提出要求,而是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以获得国民的认同,并使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10]。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既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引领作用,也通过硬约束的形成强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践行。首先,校园管理制度方面以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为宗旨。例如搭建学生利益表达和反馈平台,依程序、校园管理规章解决学生个人合理利益,对于学生普遍关注的利益问题(例如教育收费、转专业、后勤服务、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奖励处分、评先评优等),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其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建设的制度构建;结合大学生不同年龄、身份层次以及不同场域,落实相关责任主体。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制度保障。再次,构建合理的思政课教师考核体系,保证教师高质量高水平地投入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他们的精神面貌与职业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直接影响。合理、良性的教师评价体系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自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教学。当前大学教育功利化现象与不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密切相关。重科研轻教学、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低、过程评价缺失、不同学科之间等量化分等问题屡遭垢议。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行为的示范性,对学生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很难用纯量化的标准衡量。可适当参考公务员的绩效评价方式,结合教师教学工作担当情况,定性与定量制定相应评价体系。最后,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其特点在于“全面性”,涉及经济体制改革、法治改革、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内容,对于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一定震慑和保障作用。当前探索制度执行的监督与控制,确保制度落实是深化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总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的提出,要求我们审时度势,结合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和行为特征,完善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观认同,为当前主要矛盾的攻克奠定坚实的人才储备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決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 王晓方﹒社会分层视域下的大学生贫富差距问题及其消解[J].理论导刊,2012,(8):20.

[3] 马健生,孙珂.美国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11).

[4] 王晓方﹒社会分层视域下的大学生贫富差距问题及其消解[J].理论导刊,2012,(8):20.

[5] 陶剑飞,周德海﹒大学生党员身份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28.

[6] 蒙秋明﹒充分大会大学生党员先锋作用概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45.

[7] 吴学琴.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6-37.

[8] 洪波.主体意识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转化[J].理论导刊,2010,(6).

[9] 李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0-104.

[10] 李亚员.认知主体与引领大学生思潮的理论场域构建[J].当代青年研究,2015,(6).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价值观教育新时代
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