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距离砂层地段奥格顶管穿越质量控制

2020-02-03张焕杰邸国清张永超

价值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砂层质量控制

张焕杰 邸国清 张永超

摘要:印度JHPL项目在CH50处采用奥格顶管连续穿越国道和铁路,地下2m以下为砂层,地下水丰富,易涌水涌砂,施工难度较大。通过对施工的前期、施工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工。

Abstract: The JHPL project in India uses the Auger pipe to continuously cross national roads and railways at CH50. The sand layer is less than 2 meters below the ground, which is rich in groundwater and prone to gushing water and sand, making construction difficult.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risks in the pr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smooth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is guaranteed.

关键词:砂层;奥格顶管;质量控制

Key words: sand layer;Auger pipe;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V6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2-0096-02

0  引言

奥格顶管是继盾构施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开挖管道穿越施工方法,它能穿越公路、铁路、桥梁、管道、地面任何建筑物,安全系数高,不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采用该技术施工,能减少对环境污染和道路的堵塞,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管道施工企业解决管道穿越的重要施工手段。

1  工程简介

印度JHPL管道工程支线项目位于印度东北部Bihar邦,业主为印度天然气公司(GAIL),PMC为MECON LTD.,该奥格顶管穿越为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位于CH50,根据设计要求需要连续穿越83号国道以及Patna-Gaya复线铁路,穿越总长度54m,主管为323mm,套管为457mm,穿越角度为90度,最小埋深为1.5m,最大埋深处管顶至铁路轨底距离5.93m,见图1。业主地勘报告显示穿越两侧均为砂层,2m地下水丰富,容易导致砂子液化,施工难度高、风险大。以下为穿越剖面图。

2  施工质量控制

2.1 工期控制

由于顶管穿越两侧长期存在阻工问题,导致任何施工活动不能开展。待阻工问题解决后,穿越许可有效期仅剩20天。申请许可延期需要较长时间,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工期延后。所以必须在20天内完成顶管穿越、穿越管段試压、穿管、连头地貌恢复等,工期极为紧张。为此项目部采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找出工期的关键路径,采取倒逼工期的方式。在顶管施工期间完成管段的预制、试压、防腐、安装绝缘支撑以及通风管的预制和刷漆。此外,项目部积极的与PMC协调,将套管的焊口防腐由刷漆改为热收缩套,缩短焊口防腐的等待时间。

2.2 施工前质量控制

根据PMC批复的图纸,奥格顶管穿越约为54m,距离较长,对地质条件的了解是顶管能否成功穿越的重要基础。为此,项目部委托当地施工队伍在两侧沟渠、铁路和国道中间位置进行补勘。结果发现地表下2m均为砂层,地下水极为丰富,容易导致砂子液化。针对这种特殊地质情况,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获得PMC批准。由于国道和铁路两侧有光缆,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对光缆进行保护。为此,项目部联系铁路以及通信部门,明确了光缆的具体位置、数量、埋深,采用编织袋进行防护,施工期间安排保安盯守。项目部抽调精干队伍,包括质量人员、HSE、焊工、管工、土建人员组成顶管施工小组,负责该段的顶管作业。顶管机、绞龙、焊机、吊车、挖掘机机等设备也在第一时间到位,备齐各种施工物资,从而降低质量事故、安全风险的概率。

2.3 始发坑、后背墙以及质量控制

根据设备以及支架长度,确定了基坑长为10m,宽约4m,深2.5m。开挖过程中底部有明显地下水渗出,坑壁出现了坍塌的情况。为此,施工人员对始发坑掘进采用钢板以及木桩进行支护,边坡采用采用喷锚混凝土进行防护,底部采用C20混凝土封底,始发坑底设置汇水坑。为了保证安全,在始发坑安装两处应急逃生梯。

由于砂层属于无粘性的松散沙土,顶管所需要的总顶力通过顶管的后背墙传给后靠土体,容易引起后背墙土体的滑动甚至坍塌,产生大幅度位移,使得后背墙发生倾斜,导致顶管出现顶力不均匀分布在套管上,容易出现“抬头”,严重时将导致顶管失败。为此,项目部采用木桩、钢板制作后背墙。顶进过程中要求现场技术人员对后背进行观察测量,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止,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2.4 始发前控制

根据DGPS定位,精准安装套管导轨,并牢固固定,防止移位。此外还必须按照套管管托支架,它是承担套管重力,保证套管水平的重要部件。安装套管托支架前根据套管中线的高度计算出套管支架的高度,然后将其安装在导轨前段位置。使用吊车将顶管机吊装在导轨上,检查旋转轴线是否与套管中心线吻合。如吻合,即可进行连接进行调试。

根据设计要求,套管长度为6m。安装套管前要完成坡口的加工,并用电火花检漏仪进行检漏,如发现漏点,要用补伤片和补伤棒配合完成补伤。第一节套管的安装角度必须准确,不允许出现斜口,要使用DGPS反复测量。当顶进2m时,要停机检查套管的水平度、垂直度以及偏离情况,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纠正。在完成第一道口掘进口,要精准对套管第一道口,这是决定是否发生偏离的重要因素。

2.5 顶进作业质量控制

2.5.1 超挖控制

由于穿越掌子面为不稳固地层,在施工过程中,易造成掌子面坍塌,刀头与地层之间出现较大空间,形成超挖。造成穿越处形成空洞,可能导致穿越处塌陷,威胁到国道和铁路的正常通行。为此,施工时控制顶力和顶进速度,充分使刀头和地层接触,及时排除渣土,降低超挖的风险。

2.5.2 控向控制

顶进前,在保证顶进支架水平的前提下,使顶进前段略高于后端。在顶进过程中,人为提高机头标高,使刀头出洞标高比设计标高1cm,即使套管发生了沉降,也不会造成影响。根据设计要求,每隔6m需要焊接套管。对口时需要仔细测量焊口的间隙,严禁防止斜口,防止“蛇形”前进。焊接完成后,需要采用GPS重新测量奥格顶管机的姿态,及时进行调整。顶进过程中,随时关注油缸的压力,保证套管均匀受力,套管每顶进30cm要实测一次中心轴线,一旦发现偏离,要立即纠偏。

2.5.3 防止“抱管”

奥格顶管机在顶进的过程中,主要受到侧壁阻力、管端阻力和弯曲阻力,其中管端阻力变化不大。但是在奥格顶管机顶进过程中,套管与地层之间的间隙随之不断顶进而逐渐减小,套管与地层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对套管的顶进力小于土体给套管带来的阻力,出现“抱死”情况。为了防止抱管情况的发生,技术人员将涂抹在套管外侧的膨润土改为润滑油,降低土体与套管之间的摩擦系数,进而降低摩擦力。同时在顶进过程中,及时采取纠偏措施,防止套管出现“蛇形”前进的情况。一旦发现偏离,立即进行纠偏,减少弯曲阻力。

2.5.4 过程监测

穿越处车流量大,为了保证火车和汽车的正常通行,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不但需要对管道的穿越轴线进行监测,还需要对通行的国道和铁路进行监测,防止出现塌陷。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停工检查,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方可进行施工,保证铁路和国道的通行安全。

2.6 接收坑质量控制

根据顶进套管的长度准确算出刀头位置,采用小型挖机挖出管端。为了防止涌水涌砂,造成地层坍塌,在靠近铁路一侧采用钢板桩和沙袋进行加固,同时注入水玻璃封住地下水。待地下水被封住后,即可开挖接收坑。同时撤出绞龙、拆卸顶管机,做好穿主管准备。待接收坑开挖完毕后,即刻安装通风管、穿预制管线、连头作业。

经过连续两周施工后,顺利完成了该处顶管的作业,施工过程、施工措施、施工质量得到PMC认可。通过监测,铁路和国道周围没有出现沉降,未对正常通行产生影响。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砂层地段奥格顶管的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风险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风向控制措施,保证了顶管穿越的顺利完工,为同类地层的奥格顶管穿越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赵宇.管道输水工程穿越题录顶管的施工方法[J].山西水利科技,2015(2):45-48.

[2]逯少森.管道施工中顶管穿越的缺陷控制及誤差校正[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8(2):44-45.

[3]鲜涛.油气管道顶管穿越河流风险评价技术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5.

猜你喜欢

砂层质量控制
第四系胶结砂层水文地质钻进技术研究初探
滨海厚砂层地质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西安主城区砂层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富水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及其失稳风险的分析
汽车制动检验台滚筒粘砂层脱落的原因及维护方法
富水砂层沉井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