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工市场结构与中国应对
2020-02-03姚鹏飞
姚鹏飞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军工市场结构演变出较为清晰的发展趋势。首先是供给主体的有限性,国际军工市场上只有少数强国能够提供各类军工产品。其次,军工市场垄断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技术和资本的垄断。最后,军工产品销售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军工产品销售具有定向选择性。在这样的国际市场结构下,中国军工产品要想更深层次融入国际军工市场,需要深入研究军工市场特殊供给规律,抢占先机,并不断通过技术突破提升中国综合防务能力。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industry market structure has evolved a clearer development trend. The first is the limitation of the supply body. Only a few powerful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industry market can provide various types of military products. Second, the monopoly phenomenon in the military industry is prominent.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monopoly of technology and capital. Finally, the sales of military products are affected by political factors, which makes the sales of military products directional and selective. Under such an international market structure, if China's military products are to be more deeply integrat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industry market, it is necessary to thoroughly study the special supply laws of the military market,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China's comprehensive defense capabilities through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关键词:军工市场;国际政治;产业结构;防务安全
Key words: military market;international politics;industrial structure;defense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F41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2-0009-03
0 引言
当今国际社会,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期。既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奉行霸权主义,频繁干涉他国内政,破坏地区稳定。也有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极端组织活跃在世界各地,威胁国际安全。军事力量作为维护国家和地区稳定的关键角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对象。国际军工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势而起,军工产品销售额连年增长。当代军工产品因其用途的特殊性和技术复杂性,注定只能为少数世界大国所掌握,国际军工市场相应也主要由世界大国构成。但由于地缘政治、资源争夺等因素影响,国际军工市场结构也会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1 当今国际军工市场结构分析
1.1 国际军工市場的国家结构
国际军工市场由世界各国共同构成,受综合实力的制约,不同国家在国际军工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差异较大。依据各国对外军售额的多少,当前国际军工市场呈现以下特征。
独占鳌头的美国。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军事强国,拥有强大的技术基础和武器装备,且其在国际上盟友众多,在2018年,美国的军火销售总收入达到了2278亿美元,占到了全球总销售额的57%。其中,对外军售额为556.6亿美元,较2017财年增长33%。2019财年,美国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军售额更是达到679亿美元,销量大幅增长并继续稳坐第一。美国军事工业的强大,体现在其不仅拥有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公司等世界顶级军工企业,同时还拥有以波音公司为代表的大型民企,常年作为美国国防部承包商,依靠雄厚的技术优势,在军工业务上也能位列世界十强(表1)。
稍逊一筹的俄罗斯。2018年底,俄罗斯公布的其军售订单总额超过了500亿美元,已签署的武器出口合同总额则为19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截止到2019年6月底,俄罗斯已经向外国客户交付了价值57亿美元的产品,其军事装备对外出口保持稳定。俄罗斯军工产业自前苏联解体后,虽然因人才流失严重,财力支持困难等原因发展缓慢,但因保留着前苏联完整的军工体系,因此在航空器、防空导弹、潜艇等军工领域依旧保持一定的技术领先,是俄罗斯屡获对外军售订单的保障。俄罗斯军工企业规模小于美国,其对外军售订单主要集中在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俄罗斯直升机公司、金刚石-安泰公司等几家核心军工企业。
英法德,与俄旗鼓相当。英法德是欧洲地区三大军事强国。英国较法、德两国稍有优势,其BAE系统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军工企业,该公司2018年全年的销售总额达到224.8亿美元。英国2018年全年对外军售额达到了180亿美元,在总额上直追俄罗斯。法国对外军售在战斗机、舰艇等优势领域频繁收获大订单。其“阵风”战斗机接连拿下印度、卡塔尔的订单;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出口埃及。德国的军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凭借良好的口碑,销量稳定。但由于历史原因,德国的对外军售基本不出口大规模伤害的攻击性武器,不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等。在军售市场上以销售豹2家族主戰坦克、装甲战车、轻武器等陆军武器为主。
崛起的中国。中国过去虽有军工产品出口经验,但装备技术水平较低,且在国际市场上分量很轻。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发展,其军工产品也在技术水平上逐渐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且中国军工产品普遍性价比高。以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斗机为例,其技术水准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的要求,升级空间较大,单机售价却仅为2-3千万美元,而国际市场上同类水平产品动辄4-5千万美元。中国的“彩虹”、“翼龙”系列武装无人机也依靠性能和价格双重优势,大量出口到了中东地区。此外,在潜艇、护卫舰、主战坦克等武器装备中国也不断赢得订单,使得中国跻身世界军售大国行列。
其他国家各有建树。国际军工市场的其他部分为一些地区大国组成,他们在军工领域限于其综合国力的不足,无法实现中、美、俄、英、法的全面发展,但在某一军工领域具有较为领先的技术水平,从而在世界军工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如意大利的各型舰炮、韩国在教练机、中小型护卫舰、以色列先进的雷达系统、西班牙的两栖攻击舰、驱逐舰等在国际军工市场订单不断。但都仅限于某一型武器的突出,规模较小,故在国际军工市场占比较低。
1.2 国际军工市场的产品结构
1.2.1 高科技武器最受欢迎
纵观当今国际军工市场,军售大单几乎都集中在高科技武器上。以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生产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F-35为例,该型战机单机售价达近亿美元,但国际仍采购热情十分高涨。截止到2018年底,在全球市场上,由其研发参与国确定的购买数量已经达到3200架(表2)。2019年,又有新加坡、波兰确定购买F-35隐身战斗机。在防空市场,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也凭借强大的防空能力,尽管价格高昂,在国际市场也是供不应求。究其原因,在科技发达的当代,军工产品更新换代迅速,武器之间的性能差距越来越明显。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等现代局部战争让世界各国更深刻认识到高科技武器的强大,从而刺激不具备开发高科技武器的国家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不惜耗费重金寻求引进先进武器,弥补自身不足,从而加强其国防建设。
1.2.2 流行技术合作
如今许多国家外购装备时,热衷于寻求通过联合研制、技术转让等方式深层参与军事装备的开发制造。巴基斯坦引进中国的“枭龙”战斗机,第一批次在中国生产交付,其余批次则在巴基斯坦国内建立的生产线制造;日本、英国等国购自美国的部分F-35战斗机也在本土生产,且这些国家在F-35战斗机研发初期也有资金支持;澳大利亚购自西班牙的三艘霍巴特级驱逐舰70%的船段承造工作也都在澳大利亚本土完成。这些国家费尽周折,一定要深度参与到军事装备研发和制造过程,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推动其国内军工、国防实力的发展,同时培养顶尖军工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在本国建造相关武器装备也能够为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制造业发展。
1.2.3 军工产品成体系出售
现代战争强调协同、体系作战,因而在国际军工市场上,军事装备成体系出售逐渐成为主流。以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为例。在高达23.4亿美元的全部费用中,就有5.3亿美元用于米格-29K舰载机的购置。其次,航母战斗群还需要潜艇、防空驱护舰、补给舰等多型海军装备的共同辅助。因此印度海军在其航母战斗群构建中,租赁核潜艇、购买补给舰、驱护舰等装备也耗费了巨额的军费。此外,在防空体系构建、战斗机采购中同样如此。防空导弹、战斗机、雷达设备、预警机、作战数据链等软硬件装备缺一不可。这既是现代战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客户采购的武器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的最佳方式。虽成本会升高,但带来的是国防安全。
1.3 国际军工产品的主要流向
1.3.1 美式武器主要流向其利益相关国
美国制造的武器装备围绕其全球战略布局主要流向三个方向。首先是北约国家。为了遏制俄罗斯,保护自身在欧洲的利益,美国的先进武器会优先出口到其北约盟国;其次是其中东地区盟国。美国向中东地区的以色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出口大量武器装备,在维护其中东地区石油利益同时,也助其通过盟国,实现遏制其敌对国伊朗的目的;最后是亚太地区。美国向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出口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帮助其做到牵制、监视中国军队动向,阻挠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
1.3.2 欧洲武器内部流通为主,新辟中东、印度市场
近些年,欧洲军事大国的武器出口主要在以下三个方向。首先是在欧盟、北约等国际机构的主导下,各型尖端武器装备在欧洲国家间的流动。其次是中东地区。中东地区的常年政局不稳,且该地区多数国家国防预算充足,是欧洲军工大国武器销售的重要客户。近些年来,英国、法国对外军售巨额订单,都集中在中东地区。以卡塔尔为例,该国先是耗费70亿美元采购24架法国“阵风”战斗机,又花费67亿美元,采购24架英国“台风”欧洲战斗机。最后销往印度。印度限于本国军事装备研发能力不足,通过寻求海外购买弥补其缺陷。且印度购买力惊人,在2016年其宣布先期采购36架阵风战斗机,合约总价约88亿欧元,一跃成为欧洲武器最大的单一买家。
1.3.3 俄罗斯军工产品主要销往发展中国家
俄罗斯军工产品客户众多,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初期,中国曾是俄制军工产品的进口大国,但近些年,随着中国自身军工产业的发展进步,其对俄制武器的需求不断降低,现很少出现订购大单。虽然中国的大订单持续减少,但军工产品性价比高的特性让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大批用户,如印度、马来西亚、越南、委内瑞拉、埃及等国。俄制武器另外的一个去向是东欧国家。这些国家因曾经是前苏联的组成部分,军事装备有使用苏式装备的传统,故在苏联解体后,继承衣钵的俄罗斯,自然地成为东欧国家订购武器的首選。
1.3.4 中国军工产品多流向周边国家,且不断拓展新市场
现阶段周边国家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国、泰国等国仍是中国武器的主要销往方向。但中国军工企业也凭借着逐渐提高的技术水平和实惠的价格开拓了其他市场。近些年的彩虹系列无人机、翼龙无人机在中东地区大卖,并获得良好口碑,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斗机在出口巴基斯坦后,又收获缅甸的订单。中国军工产品的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广,进步明显。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军工产品出售也面临着装备技术水平不够突出以及同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的激烈竞争。
2 结论与应对
2.1 结论
2.1.1 国际军工市场的整体结构
总体来看,现今国际军工市场的空间布局清晰,形成了以美国、欧洲发达国家为主导,俄罗斯、中国等国为次要的市场结构。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国际军工市场的统治地位体现高占有率和技术垄断两个方面。俄罗斯军工虽然发展缓慢,但依靠性价比的优势在发展中国家极具号召力。中国近些年在国际军工市场上也以“物美价廉”打开销路。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同欧美、俄等军工产品竞争较小的领域,在高端军事装备领域竞争力明显低于欧美俄,且中国军工产品高性价比的定位也与俄罗斯军工产品有重合。国际军工市场结构其余由韩国、西班牙、以色列等在某一军事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国家构成,但因武器类型单一,因而无法使他们成为军售大国。
2.1.2 国际军工市场的规律
政治性因素导致国际军工产品销售具有选择性。军事强国,会根据其政治利益的需求,进行选择性军工产品出口。以美国为典型,为了达到其美元和石油结算挂钩,控制中东地区石油资源,遏制伊朗的目的,向其在中东地区的盟国大量出口先进的武器装备;为了威慑朝鲜,监控中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
国际军工产品供给趋于垄断。垄断表现在供给主体垄断和技术垄断两个层面。现代军工产品的高科技、高研发成本的特性,使其只能为少数世界大国开发。供给主体有限、市场需求广阔,在利益的驱使下,垄断成为必然。供给主体垄断的实质则是技术的垄断。国际军工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一般只向客户出售成品,对于武器制造的核心技术进行封锁。同时,技术垄断会与其所在国的政治立场同步。
潜在销售对象不断增多。世界局势风云变幻,越来越多的国家愈发认识到建设自身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并逐渐成为国际武器采购的中坚力量。尤其在地缘政治复杂,局势动荡的国家和地区,其武器购买意愿更加强烈。
2.2 中国的应对
2.2.1 军工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准确把握国际军工市场规律国际军工市场既是中国优秀的军工企业提供了宽阔的销售舞台,也是竞争激烈的角斗场。军工产品的绝对性能是其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此对于中国军工企业而言,产品的科技含量一定是发展的重点。市场规律充分证明,只要产品的性能突出,即使购买成本高也不会缺乏用户。其次,准确把握各国实际国防需求,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不同经济水平、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国际地位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防建设需求。因此,在进行军工产品推销时,充分做好对销售对象的需求分析工作,才能取得突破。
2.2.2 国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加强国防建设
国际军工产品的销售规律表明,西方国家遏制我国发展首先集中在军事领域。在印度,进口的新型武器装备优先部署于中印边境地区;在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先进的美式装备是中国南海、东海等区域不断制造争议的主角;在中国台湾,屡禁不止的对台军售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屡试不爽的手段。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防建设形势,我们一定要不断深化军改,加强体系作战能力,不断推进各军区的武器装备水平、士兵作战能力的提高。只有人民军队足够强大,才会毫不畏惧任何挑战,才能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注释:
①2019年全球军工企业100强排行榜[R].防务新闻.美国.
②数据来源:洛克希德·马丁空间系统公司。
③土耳其因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目前已被美国暂停交付F-35战斗机。
参考文献:
[1]黄丽文.全球军工企业市场集中度及国家地区结构分布[J].国防科技工业,2018,9.
[2]谭立忠.全球军贸市场发展特点及趋势[J/OL].飞航导弹,2017(09):5-8.
[3]郝波,王海涛,宋振亚.国际军贸市场发展的新特征及应对策略[J/OL].飞航导弹.
[4]任海平.世界军工产业形势分析与展望[J].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6-2017):333-347.
[5]郑杰光.2017年世界国防工业发展态势一览(二)[J].国防科技工业,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