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一鸣惊人”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

2020-02-03刘蓉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壶嘴竹节壶盖

刘蓉萍

紫砂壶诞生的年份大概是在明朝的正德年间,延续至今也有几百年了,也算是百花园中一朵灿烂的奇葩了。宜兴紫砂壶顾名思义就是用紫砂泥料作为原料制作而成,然后再进行烧制。紫砂壶的兴起和中国茶道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种文化非常有趣,时至今日依旧保持着活力,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浓厚的紫砂情意。宜兴紫砂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经过这么久的时代变迁,从古至今文人雅士设计的紫砂壶都是融入了很多元素的,让紫砂壶拥有艺术神韵,让传统朴素的粗陶制品变成了观赏实用的艺术品,也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时代的变迁,紫砂壶也进行了创新和改变,让紫砂文化内涵更为丰厚,获得更多人的喜爱,在各大传统艺术中大放异彩,光彩夺目,呈现了高贵典雅的艺术境界,升华陶冶我们的内心情感。这件“一鸣惊人”壶以提梁和竹节仿生为基础,一方面保持了传统紫砂壶的简约和古朴,另一方面把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尽显创新与新意,自然意趣和传统文化的碰撞展现出这把壶的典雅大方和独具创新。

这把“一鸣惊人”壶以竹子为创作题材,用仿生手法把提梁式壶把制作成竹节样式,壶身和壶嘴亦是如此,壶身还用描金装饰出纹理图案,一只昆虫样式为壶钮点题“一鸣惊人”,这几者相结合展现出作品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给人身临其境栩栩如生的视觉感受。这件作品将花器和仿生形态相融合,艺术手法和制作功底表现极好。壶把、壶身、壶嘴三部分相辅相成,互相呼应,线条饱满又极具有张力,大气端庄给人气派之感,壶嘴是由几段竹节构成,竹节线特别清晰,节点有力,壶嘴向上翘,显示出竹子自然向上生长的状态,做工干净利落,工艺精细,出水也十分流畅。壶盖和壶口严丝合缝,壶盖上凸起一圈纹路和壶盖是同心圆,整体设计更加立体,也和壶底相呼应,壶钮就如一鸣惊人的小昆虫,飞停在壶盖上,提梁从壶身的两端胥出,弯曲程度正好构成了一个圆环形状,提梁是用竹节装饰的,增加了几分挺拔有力的力度,刚柔并济。提梁方便使用时提拿非常具有实用性,同时又是有了优雅的虚部空间,正好可以中和了壶的实在的敦厚感,虚实相融,让人感觉到简练之美,营造了淡雅古朴的感觉。整个壶将提梁和花器装饰工艺相结合,主要突出了整体的造型和勾勒的线条感,用艺术的感觉加上紫砂工艺写实写意地刻画了竹子的形态,符合了现代人类的审美和心理需要,做工工艺精致,细节的处理也是细腻,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动感,有趣四溢。

说起提梁壶就要说一下宋朝大学士苏东坡了,当时晚年不得志的他贬官来到宜兴,对他来说不光是喜爱喝茶,也特别喜爱竹子,就如他所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宜兴有“竹的海洋”、“茶的绿洲”的美誉,古代这里产久负盛名的唐贡茶,又有玉女潭和金沙泉的泡茶好水,还有出名了的紫砂壶。可以说有了这几个心头好,苏东坡吃茶、吟诗、赏竹可以说比在京城做官时更加惬意了。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苏东坡觉得喝茶的紫砂壶太小了,于是他又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一把大的紫砂壶,但是大茶壶倒水太困难,而且当时又喜好煮茶,就通过灯笼得到启发,做了一个又圆又大的茶壶,又正巧看到房上的屋梁,就得以启发有了提梁,所以就有了第一把以苏东坡命名的东坡提梁壶。提梁壶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给人大气庄重,既飘逸又沉静的感觉,一直也有一股高雅的气质。

在这紫砂作品中虽然都是小小一件,但是让我们赏壶人做壶人都感受到了紫砂艺术大大的魅力,更加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文化的自然趣味和深刻的文化哲学。一件紫砂艺术品是有一定情感寄托的,是做壶人的情感表达和做壶人的精神灵魂,不失一把空有外壳毫无灵魂的壶。紫砂艺术流传也是有几百年了,能够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正是因为他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人们沉淀于一起的情感的凝聚。看这件“一鸣惊人”提梁壶就能真正让人感叹到一鸣惊人,感悟到紫砂壶真正的艺术之美,从紫砂艺术中感悟到生灵万物的各种情感和生活哲学。

猜你喜欢

壶嘴竹节壶盖
伪造的情书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竹节人”中说“趣味”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历 练
制怒
壶嘴的曲直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