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麻醉临床效果
2020-02-02陈晓明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文/陈晓明(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当前对髋关节骨折主要用手术治疗方案,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合并各种慢性疾病,在手术治疗时麻醉方式的选择与合理性对手术进行、术后质量有直接影响[1]。在为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麻醉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对手术的影响、麻醉效果及对预后质量影响,本文主旨在于探析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手术麻醉效果,对我院收治此类患者资料整理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2020 年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髋关节骨折且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患者90 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方式完成分组,为对照A 组、对照B 组、观察组,n=30。对照A 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在65-85 岁间,平均为(71.61±3.89)岁;23 例为股骨颈骨折,7 例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接受美国麻醉协会(ASA)进行术前分级,15 例为Ⅰ级,12 例为Ⅱ级,3 例为Ⅲ级。对照B 组中男性20 例,女性10 例;年龄在65-85 岁间,平均为(72.16±3.74)岁;21 例为股骨颈骨折,9 例为股骨转子间骨折;ASA 术前分级,16 例为Ⅰ级,10例为Ⅱ级,4 例为Ⅲ级。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6 例;年龄在65-85 岁间,平均为(75.12±3.96)岁;22 例为股骨颈骨折,8 例为股骨转子间骨折;ASA 术前分级,15例为Ⅰ级,13 例为Ⅱ级,2 例为Ⅲ级。各组之间上述描述资料包括性别比例、年龄范围、骨折类型等并无统计学意义(P >0.0 5),可做对比。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65 岁以上;②符合手术治疗相关指征;③以往并无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④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相关并发症,确认并无合并急性感染,身体机能状态稳定;⑤术前ASA 评价分级在Ⅰ-Ⅲ级间[2];⑥向患者详细告知关于手术、麻醉的内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在自愿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肝功能异常;②合并呼吸系统疾病;③经询问确认以往曾长期使用麻醉药物;④合并精神类疾病、认知障碍、沟通障碍;⑤为多发性骨折。
1.3 麻醉方法
由麻醉医生完成手术麻醉相关操作。手术之前要完成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和健康宣教的义务,引导患者完成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告知在术前要常规禁食8h,根据病情选择对应的手术方式治疗,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闭合复位手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开放复位手术。
对照A 组麻醉方式: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送入手术室后给予鼻导管吸氧,设置为每分钟2-3L,健侧向下侧卧体位,选患者L2-3/L3-4 间隙进行穿刺,在顺利硬膜外穿刺后将腰麻针置入并在脑脊液回流通畅之后用每秒0.1ml 的速率注入浓度为0.5%轻比重布比卡因,剂量为6-8mg,使用剂量为2ml 的浓度0.75%布比卡因溶入注射用水1ml,将腰麻针退出,在尾端将硬膜外导管置入,置入长度为3.5cm,在侧卧体位下严格控制麻醉平面不超过T10,如果手术治疗时间超过2 小时,从硬膜外导管追加剂量3-4ml 的浓度0.75%罗哌卡因。
对照B 组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方式。送入手术室后肌肉注射剂量0.3mg 东莨菪碱,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在颈部右侧静脉置管并输注比例为130/0.4的羟乙基淀粉,负荷剂量为300ml,检测中心静脉压,桡动脉穿刺置管并对直接动脉压进行检测。麻醉诱导选择药物为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确认患者意识消失以及下颌处于松弛状态下,盲视中进行双管型喉罩插入操作,抽空喉罩并于表面中涂抹利多卡因润滑软膏之后再插入。麻醉期间确认患者胸廓起伏状态,如两肺的呼吸音均匀、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显示正常且气道压<25cmH2O 则表示插入顺利完成。
观察组麻醉方式:提供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干预,送入手术室后鼻导管吸氧,调整为每分钟2-3L,静脉输注丙泊酚,剂量为1-1.5mg/kg,确认患者意识彻底消失后应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1.4 观察指标
①对各种麻醉方式配合下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对比,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3]。②对各种麻醉方式配合下髋关节置换术麻醉质量指标进行记录对比,包括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ACU 停留时间、苏醒时BIS、术后疼痛程度、麻醉药物使用总剂量[4]。③对各种麻醉方式配合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转化后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质量
各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评价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请见表1。
2.2 麻醉质量
在麻醉苏醒指标比较中,组间苏醒时BIS 及术后疼痛评估无统计学意义(P >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ACU 停留时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等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请见表2。
2.3 预后质量
预后质量方面组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请见表3。
表1 各种麻醉方式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指标差异( ±s)
组别(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失血量/ml 术中补液量/ml对照A 组(30) 87.84±38.11 324.56±227.61 1194.16±271.65对照B 组(30) 85.49±37.25 330.32±210.56 1200.56±269.81观察组(30) 86.15±38.31 317.65±220.64 1197.56±289.61 F 2.132 1.256 1.645 P>0.05 >0.05 >0.05
表2 各种麻醉方式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质量指标差异( ±s)
表2 各种麻醉方式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质量指标差异( ±s)
组别(n) 苏醒时BIS 术后疼痛/分 睁眼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PACU 停留时间/min 麻醉药物应用剂量/ml对照A 组(30) 90.14±3.25 1.16±0.43 6.17±2.03 14.03±2.36 35.64±11.56 94.23±10.16对照B 组(30) 90.23±2.65 1.06±0.72 14.32±5.12 24.13±7.65 59.61±13.25 117.61±12.58观察组(30) 90.55±2.89 1.12±0.68 6.20±1.89 12.27±2.46 34.02±10.32 80.21±9.64 F 0.135 0.189 58.614 51.315 43.659 92.59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各种麻醉方式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预后质量指标差异( ±s,d)
表3 各种麻醉方式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预后质量指标差异( ±s,d)
组别(n) 首次下床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对照A 组(30) 4.58±0.88 15.66±3.87对照B 组(30) 4.01±1.02 15.25±4.01观察组(30) 3.57±0.91 13.12±2.58 F 41.256 31.325 P<0.05 <0.05
3 讨论
丙泊酚麻醉效果发挥快,持续时间短,患者停药后可迅速苏醒,不会引发严重药物毒副反应,选择持续输注方式后也不会存在积蓄风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手术[5]。
髋关节手术麻醉期间需要保持持续输注,高剂量虽然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也可能引发严重不适风险,在临床应用具备明显的局限性[6]。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能够保持酶系统的稳定性,用药后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镇痛效果突出,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7-8]。
本研究中对收治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应用三种麻醉处理手段,在手术治疗指标对比方面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了三种麻醉方式不会增加手术进行的风险,有着可靠的麻醉效果。而在麻醉质量指标比较中,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患者的苏醒质量相对更高,提示了其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有更良好的麻醉深度。在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方面,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方式干预患者明显更低,提示了该麻醉方式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
综上所述,收治用手术治疗的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在麻醉时选择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手术顺利进行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在麻醉苏醒及预后质量评估中均有积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