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伯牙应该绝弦吗?

2020-02-02黄珺

十几岁 2020年4期
关键词: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

◎黄珺

俞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你听过吗?这是“知音”一词的源起。我们把“知音”当作友情的最高境界,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出自汉乐府《西北有高楼》,意思是“不怜惜歌者内心的苦楚,只是感伤能听懂这苦楚的人太少了”)。

我为什么要聊这个呢?因为,这一期,我们有一篇文章就是在谈“高山流水”的友情。编辑部的老师们走进了一个“谈友情”的课堂,这堂课的老师和同学们聊起了伯牙子期的故事(我们六年级教材中有此一文)。

在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锺子期去世,你觉得伯牙该不该摔琴绝弦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妙,所以,依然想在这里,问一问正在读这本杂志的你们。

在那堂课上,同学们各抒己见,非常踊跃。意料之中,几乎90%的同学们认为,伯牙不该摔琴绝弦。

“太可惜了,锺子期肯定也不希望俞伯牙就此不弹琴了吧!”

“他完全可以把琴留下来,再创作更多更美的曲子,这些都多么珍贵啊!”

“以后每年都来锺子期坟前抚琴祭奠,这不更好吗?”

……

当然,有一位同学,他说:“伯牙应该摔琴绝弦。因为,他们是知音。”

我很感激这位老师在这堂课上提的这个问题。我更感激这些同学,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且并不都一样。

这让我想起了抗金英雄岳飞曾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也让我想到了文豪孟浩然曾叹“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更让我想到文士贾岛曾道“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知音”之所以为“知音”,“高山流水”之所以为“高山流水”,“伯牙子期”之所以为“伯牙子期”……绝弦与不绝弦,在此,绝不只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动作而已。

所以,你认为伯牙应该绝弦吗?

猜你喜欢

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
重逢
高山流水·松林里的红色石屋
转身①
香 樟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临街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