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1-28郭强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诊断准确率多层螺旋CT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本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在2018年12月开展本次实验,在2020年12月结束本次实验,共计61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在实验过程中,对所选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和病理检查,对多层螺旋CT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中急性出血型胰腺炎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人数分别为19人及37人,多层螺旋CT检测准确率为91.80%,急性出血型胰腺炎诊断准确率为95.00%,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诊断准确率为90.24%,两组类型急性胰腺炎诊断准确率数据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组间数据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为医护人员开展后续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1-048-01

前言: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出现几率,对民众的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治疗不及时或是不当会导致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民众健康意识不断加强,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水平成为医院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共计6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参与其中,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为6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实验开始于2018年12月,结束于2020年12月。所选患者年龄上至64岁,年龄最小值为27岁,中间值为(49.6±7.1)岁,患者发病时间最长为71小时,最短为5小时,病程最长+为6年,最短为1年,35:26为男女比。纳入标准:实验对象均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实验对象均具备配合本次实验开展的各项能力;自愿参与原则是本次实验开展的依据和前提;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进行本次实验。排除标准: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死亡;实验对象中途放弃参与本次实验;实验对象亲属中断本次实验的开展[1]。

1.2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对所选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和病理检查。在多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在检查前8小时禁止患者饮食,并借助somatom definition AS64排螺旋CT扫描仪完成本次实验。在对患者实施检查前半小时及临近检查前,医护人员应要患者口服泛影葡胺,浓度为2%-4%,剂量分别为500毫升及300毫升,为后续检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多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并将管电流及管电压控制在150毫安至350毫安及120千伏,在常规平扫后对患者膈肌顶端至髂嵴进行扫描,以0.5厘米作为层距及层厚,信噪比为10.42,视野及螺距分别为36厘米及1.25,将床进速度设置为每秒10毫米。在增强扫描中,医护人员应将碘海醇注入患者肘中静脉,将注入剂量控制在75毫升,将造影剂浓度控制在每毫升300mgl,注射速率为每秒3毫升。门脉期、胰腺实质期及动脉期分别为100s至200s、45s至50s、25s至30s。在检查完成后,医院应抽调至少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影像结果进行观察和谈论,并得出最终结论。

1.3判断标准

对多层螺旋CT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2.0工具对本次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n)及t用于指代和检验计数资料,( )及x2用于指代和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数据差异较为凸显时,则P<0.05[2]。

2.结果

2.1所选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中共计19例急性出血型胰腺炎患者,37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人,多层螺旋CT检测准确率为91.80%。急性出血型胰腺炎及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00%及90.24%,两组类型急性胰腺炎诊断准确率数据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组间数据差异较为凸显,(p<0.05)。详细情况见表1。

3.讨论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出现几率和致死率,对民众的生命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但是在以往工作中,急性胰腺炎诊治水平较低,误诊及漏诊情况时有出现,患者病情难以得到及时可靠的治疗,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共计6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参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系统分析本次实验,在急性出血型胰腺炎及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诊断中多层螺旋CT有着较为理想表现,且两种类型急性胰腺炎诊断准确率方面差异较为凸显,95.00%明显高于90.24%,数据差异较大,(p<0.05)。实验结果显示,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次实验表明,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有着操作简单、无创、准确率高等优势,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极大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急性胰腺炎诊治水平,应在基层医院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盈.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3):120-121.

[2]刘永,罗朝军.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07):1337-1338.

作者简介:郭强(1983,04.19),男,汉族,陜西榆林佳县,本科,主治医师,医学影像诊断,2019年度梁山县优秀基层医师。

猜你喜欢

诊断准确率多层螺旋CT急性胰腺炎
消化道早癌行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临床分析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应用价值研究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