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时空观念,聚焦“神入”课堂

2020-01-28蔡晓瑜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和平共处时空外交

蔡晓瑜

摘要:运用“神入”这种方式,可以穿越横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重重障碍,仿佛置身其中,历史“重现”,从而构建了历史时空。

关键词:“神入”;时空观念

“神入”原词为“Empathy”,是指“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 ,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 ,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 ,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1]有效运用的 “神入”方式有:

一、“神入”背景,构建时空

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出访中国,乾隆皇帝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正是由于大清王朝上上下下仍然沉溺在“天朝上国”的虚荣梦幻中,大大延缓了向近代社会转型,导致了百年屈辱。这段印证了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与世界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理性的外交,这一切都深刻地影响了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对于新中国,以苏联马首是瞻的社会主义阵营表现出亲善友好的态度;但美国及其身后亦步亦趋的许多国家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却是政治孤立、经济封锁,文化贬低,军事威胁,外交不承认,舆论抨击的态度,“一边倒”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

二、神入“政策”,勾画时空

借助地图,“神入”国际局势:从地图看到两大阵营对峙,和许多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材料一“1950 年末联合国开始讨论中国参战(朝鲜战争)问题。1951年1月中国向联合国建议召开七国(中、美、英、苏、法、埃及、印度)会议来讨论停战问题,而美国却提出指责中国为“侵略者”的提案……在美国操纵联大通过其反华提案时,印度和缅甸与社会主义国家一起投了反对票,印尼、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弃权。”[2]

材料二“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3]

借助以下两则材料,“神入”国际局势,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以下认识:一方面,“一边倒”方针赢得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烈欢迎,出现建国以来的首次建交高潮;然而,另一方面它过于凸显意识形态色彩,实际上制约了中国外交空间的拓展。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年,‘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不久,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5]中学生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热爱模仿,因此“神入”法特别适合中学历史教学,它按照中學生的身体、心理、情感等特征,根据他们的喜好、兴趣设计。它是一种与“满堂灌”的传统教法截然不同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借助史料,“神入”情境,从而实现识记、理解、运用历史知识,培养时空观念的教学目标。

三、“神入”人物,穿越时空

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在多边外交舞台上正式亮相,由于美国不愿意放弃自身利益,会议陷入僵局。教师引导学生“神入”人物,如果你是周恩来,你该如何做,才能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课前学生搜集材料并整理分析,课上小组分享心得,学生“神入”其中,就印度支那停战提出建议。展示材料:美国“遏制印支民族解放运动的烈火”[6]“阻止印度支那的谈判”[7]。中国:“一、……敌对行动的停止……三、敌对行动停止后,即不许从境外给老挝和柬埔寨运入新的陆、海、空军部队和人员,以及各种武器和弹药。五、……释放或交换战俘和被拘平民。”[8]

教师展示美国方案和中国方案,二者相较,高下立判。通过材料,学生看出了美国方案的目的是由美国单独控制东南亚地区。中国方案充分考虑各方诉求和利益,受到大家的欢迎,推动会议进展,声誉大增。

通过史料搜集、逐一辨析,“神入”历史人物,考虑他们的境遇,理解他们的决定,体验人物的心灵,达到精神与感情的共鸣,而且通过这种形式,拓展和延伸了课堂。

四、“神入”事件,再现时空

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地点在印尼的万隆,中国应邀参加,没有邀请那些有着殖民侵略他国历史的西方国家参加,这在历史上是首次。然而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不同与会国家产生了诸多矛盾和分歧。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神入”事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推动会议进展。经过收集、分析、整理材料,学生得出以下认识:要想推动会议进展,就必须兼顾各方诉求和利益,这就是“求同存异”。许多亚非国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与中国建交。

用“神入”的方式,学生很快就进入情境,感同身受,这不仅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时空观念,还能够促进他们对具体事件的理解。

总之,运用“神入”这种方式,可以自如地穿越横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重重障碍,仿佛置身其中,历史“重现”,触手可及,从而构建了历史时空。

参考文献

[1]陈新民,斯图尔特·福斯特:《运用历史神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你能神入张伯伦的内心世界吗?》,《历史教学》 , 2001 年第6期.

[2] 谢益显主编:《中国外交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1979》,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年,第 87-88 页.

[3]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中国外交对国际社会认识与反应的演进》,《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 年第7期.

[4] 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4版,2019年8月第13次印刷,第 96-97 页.

[5]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 3期.

[6]陈开益:《1954年日内瓦会议前后美国的印支政策》,《美国研究》1988年第4期.

[7]廉正保:《日内瓦会议风云录》,《同舟共进》2020第二期.

[8]张树德:《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猜你喜欢

和平共处时空外交
跨越时空的相遇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最忆是杭州 何日更重游
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对幼儿语言习得影响研究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
与肝癌“和平共处”四周年
与肝癌“和平共处”四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