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考

2020-01-28于一东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于一东

摘要:核心素养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新型教育观点。相比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来说,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发展性,是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所提出的主要要求。高中英语阅读是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对于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直接联系。所以,在展开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要遵循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学理念,以发展学中的核心素养为根本,在加强学生基础的前提下,增强学生的学科认识以及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前言:近年来,我国的发展形势逐渐好转,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注意到教育领域的状态。核心素养理念的出现,对于教育领域无疑是一种不小的变革机遇。教育领域需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的改变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将学生培养成全面性人才。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转化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

一、设计问题,调动学生语言意识

问题导入是当代教师比较惯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利用问题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也可加深学生的思考深度,丰富学生的思考方向。这一方式对于学生学习能动意识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会产生积极作用。高中生已形成了逐渐完整的思维以及逐渐明显的个人意识。在英语阅读中,教师不能再过度的对学生引导,或强行对学生管理。而是需要借助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思维与开放思维,调动学生的语言意识。

例如在必修1unit one 《Annas best friend》这篇文章教学中,教师就可通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对学生实施指导,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问题的驱动下,逐步明确文章所描述的内容,也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例如“Who's Anna's friend? Why does Anna think he's a friend? Anna said what to her friends?”由于学生还没有真正的阅读过文章,所以会下意识的认为安娜的朋友也是一个人。但是,当学生阅读完这篇文章的第1段后,就会发现安娜的朋友是一本日记,而在此阶段,学生的思维会出现跳跃,会迫切的想要知道安娜为什么要把日记当做自己的朋友。以欲望来驱动自己,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后,教师可鼓励学生以英语表达的方式,尝试性回答閱读前所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由于能力不足而无法利用英语回答,教师也不能过于苛责,而是可允许其以汉语的形式进行简单描述,然后利用英语转化,侧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输出意识,奠定学生核心素养基础。

二、创建情境,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基于新课改教学任务的出现,情景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且已经开始应用到各个阶段以及各个学科的教学任务中。高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也可有效借鉴这一教学方法。高中英语本就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很多英语知识在学生的生活中,也会有所体现。学生也可以在不同的场景,利用自己的英语储备,提升实践水平。并且,在课堂上教师也会发现,当学生在接触到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联的信息时,会不自觉地产生观察欲望、探究欲望,整个人会比较主动。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情境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

例如在必修3unit one《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便可创设如下情景:根据你自己的亲身体验,谈一谈你最喜欢的节日以及与这个节日相关的信息。将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所积累到的知识,应用到学生的生活以及实践里,鼓励学生站在生活角度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借助这一手段达到有效的教学拓展,也可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及知识应用能力。

但在利用这一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也需要提前对教材内容加以深度分析,保证所选择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向能够与教学内容相互贴合,以统一的方向对学生形成驱动,增强学生核心素养。

三、深挖文本,提升学生文化认识

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组成体系中,文化意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所以,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阅读文本中的单词、文本内容以及文本中所涉及的语法,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可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上,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因素,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仍旧以《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网络设备为学生展示西方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如“Christmas, Easter and Thanksgiving.”,然后再为学生展示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国庆节。在介绍这些节日时,教师可以融入与节日相关的历史文化、历史背景,让学生可站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上,分析这些节日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中西方人民在习俗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高度。

四、教师引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教师的教学任务难度会出现提升。其需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做好充足准备,深度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信息,以此才能够对学生形成精准辅助,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以及学习效果[2]

在阅读期间,由于思维不同,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必定会产生差异。教师需要在学生面临障碍或者分歧时,适当地利用问题引导,让学生找准思考方向,在小组交流中,明确正确的思路。并且,这一方式也可辅助学生加深思考的程度,有效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以及逻辑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完善学生核心素养。

结论:总之,在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一定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发展状态为基本切入点,设定合理的教学问题,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形成积极引导。并且,教师也应注重加深对于文本的分析探索,挖掘出文本中的文化信息,带领学生展开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化认识和思维品质,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秀娥.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J].英语广场,2019(15):116-118.

[2]张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67.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