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种族主义、极端民粹主义与超级保护主义

2020-01-28保建云

人民论坛 2020年36期
关键词:极端化保护主义民粹主义

保建云

【摘要】病毒种族主义、极端民粹主义和超级保护主义已经成为目前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主导思想和重要政策主张。其中,超级保护主义在贸易保护目标设定、贸易保护政策工具选择、贸易保护方式等方面都超越了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维护既得政治经济利益和大国霸权的工具,也是反全球化思潮和主权国家政策选择领域的最新表现。中国在推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需要而且能够承担大国责任和担当,已经成为推动世界自由贸易秩序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的领导型国家。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导致的病毒种族主义、极端民粹主义以及超级保护主义,是2020年度反全球化思潮的新表现。2020年是美国的选举年,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主要政治人物都投入到党派竞选活动之中,出现了相互抹黑的党争现象,进一步撕裂了美国社会。极端化排外和仇外的民粹主义思潮泛滥,并向全球特别是“五眼联盟”国家蔓延,构成了反全球化思潮的重要内容。虽然中美两国签订了第一阶段经贸协定,但美国针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并没有停止,而且出现了升级版。美国执政当局以意识形态划界,甚至提出与中国“脱钩”和中美“新冷战”的说辞。由此,贸易保护主义超越了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范畴,出现了超级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思潮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对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持续的消极影响。因此,分析病毒种族主义、极端民粹主义和超级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影响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病毒种族主义损害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和人类文明进步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一种重要结果便是诱发不同类型的种族歧视行为,本文称为“病毒种族主义”,其专指对暴发或者受到传染病毒影响地区的人群或者族群进行歧视、限制或者迫害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病毒种族主义的显著特点是对来自疫区的族群、已经感染病毒的族群或者容易感染病毒的族群进行差别化对待,甚至迫害。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病毒种族主义,最为典型的是在中世纪(1347—1453年)集中暴发、在欧洲大陆蔓延的黑死病,其诱发了对犹太人和吉普賽人的种族歧视和种族迫害行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且在全球蔓延以来,在世界多个国家或者地区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出现的各种针对中国公民或者海外华人的种族主义行为就具有显著的病毒种族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把病毒嫁祸给特定国家。例如,美国政治人物污蔑称病毒来源于中国,甚至在公开场合违背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传染病病毒的规则,抹黑中国国家形象,形成了病毒种族主义。以损害别国形象为特点的病毒种族主义有三大典型表现:一是以病毒为借口攻击竞争国或者敌对国,谋求本国的国家形象和道义私利,破坏国家之间的信任关系;二是通过损害别国形象转嫁本国病毒危机或者其他社会危机,推脱本国抗疫不力的责任;三是把病毒作为国家博弈筹码,逼迫其他国家在谈判或者政治经济博弈中让步。

其二,对特定国家公民进行种族歧视。一些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出现了针对中国公民的歧视事件,不仅损害了中国公民跨国旅行的合法权益,而且伤害了中国公民的人格尊严和生命安全。针对中国公民的种族歧视集中表现在三点。一是拒绝或者限制中国公民合法入境,把所有的中国公民视为病毒感染者或者携带者。例如,美国限制中国健康公民合法入境,或者对入境的中国健康公民进行行为限制。二是从中国特定地区非正常撤离外交人员和侨民,并发布歧视性规定。三是对中国公民与侨民进行人身攻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曾出现攻击和伤害中国公民的事件。

其三,对特定族群和族裔进行种族歧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一些西方政治精英乃至普通民众错误地认为该病毒只针对华人或者只针对亚洲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在西方国家生活的海外华人华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身攻击。针对海外华人和华裔的病毒种族主义具有三个特征:一是为了反华和对外“甩锅”,一些政治人物在西方社会掀起了对华人乃至华裔的仇恨,诱发了对华人和华裔的歧视和攻击行为;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西方国家经济衰退,出现企业破产和大规模的失业现象,美国一些底层民众把这一切归因于华人或者华裔,认为他们把病毒或者疫情带入美国,诱发了一系列针对华人和华裔的种族歧视行为乃至暴力伤害事件;三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精英乃至普通民众受到西方国家媒体或者话语权的误导,也出现了零星的针对华人和华裔的种族歧视行为乃至暴力攻击事件。

其四,借助病毒诱发种族矛盾和种族冲突,打击和破坏敌对族群和敌对国家。病毒种族主义者不仅把病毒作为种族歧视的工具,而且试图利用病毒的全球蔓延与扩散,从生物学层面减少敌对族群乃至作为歧视对象的族群的人口数量。同时,病毒种族主义者还试图通过对特定国家进行封锁和制裁,限制某些国家的疫情防控物资,降低某些国家的抗疫能力,进而达到削弱敌对国家的目的。病毒种族主义借助病毒引发种族矛盾和种族冲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通过病毒在特定族群中的传播,减少该族群的人口比重,谋求本族群的规模优势。例如,黑人族群的感染人口和死亡人口比例高于白人族群的感染人口和死亡人口比例,是美国执政精英中的部分白人至上主义分子所乐见的。二是借助病毒的传染性,诱发社会恐慌和不同族群之间的冲突和对立,并借助这些冲突和对立谋求本利益集团的政治利益。最为典型的便是大选期间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试图利用“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谋求各自的选举政治利益(美国两党中的大多数政治人物并不真正关心黑人族群政治经济权利的保障问题)。三是政府中的执政精英不积极抗疫,反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对外干预和“甩锅”行动,直接伤害了底层民众特别是少数族裔的健康利益。典型的例子是少数西方国家政府不积极抗疫,推行所谓的“群体免疫”政策,导致大量底层民众特别是少数族群民众死亡。

以美国为代表的少数西方国家在疫情期间试图借助新冠肺炎疫情打击和损害敌对国家或者敌对族群的根本原因有三个:一是通过对敌对国家或者敌对族群的封锁、垄断,降低这些国家或者族群抵抗病毒的能力,从而达到打压或者削弱这些国家或者族群反抗西方霸权的能力和意志,最为典型的便是疫情期间美国仍然不放松对伊朗、叙利亚和委内瑞拉的干预和打压;二是借助疫情发起对特定国家特别是敌对国家或者具有竞争性国家的污名化行动,抹黑与败坏敌对国家或者敌对族群的形象和名誉,最为典型的便是美国政治人物始终没有放弃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污蔑中国;三是对部分病毒感染国家发起诉讼和索赔活动,试图利用新冠肺炎疫情谋求不当政治经济利益和道义影响力,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政治组织、政治人物发起对中国的司法诉讼,不仅试图败坏中国的国家形象,还试图通过司法手段从中国谋取不当利益。

总之,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出现病毒种族主义,导致全球抗疫的国际合作受到损害。

极端民粹主义撕裂国际社会并阻碍全球化发展

极端民粹主义是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社会产物,其全球蔓延和泛滥是当前西方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反全球化思潮的重要表现形式。极端民粹主义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现和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内部的贫富分化扩大化和党派政治竞争极端化。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沙皇俄国,其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重要的价值评价标准和社会伦理出发点,虽然包含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某些合理诉求,但其极端化表现却导致社会阶层分裂和社会仇恨加深。民粹主义本身是一种极端化的平民主义思想,而极端民粹主义则是在民粹主义基础上的进一步极端化。当代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中的极端民粹主义具有五个显著特点。

其一,利益追求极端化。这主要表现为一些西方政客为追求本国利益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甚至突破伦理底线。利益追求极端化突出表现在五点:一是把本族群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忽略乃至漠视其他族群的合法利益,甚至为了追求本族群或者小团体利益最大化,不惜损害乃至牺牲其他族群利益;二是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漠视他国正当利益,以牺牲他国正当利益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三是本族群利益凌驾于人类公共利益之上,以损害人类公共利益谋求本族群的小团体利益;四是本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公共利益之上,通过损害国际社会公共利益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五是利益至上,把利益置于人类道义和社会伦理之上。

其二,思想意识极端化。受到极端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一些社会精英特别是政治权贵,在对待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时不问是非、只问立场。极端民粹主义把高度抽象化的平民权利和平民利益作为目标,而不考虑是否会损害社会公平或者其他社会阶层的合理及合法权益。作为全球霸权大国和西方世界的领导型国家,美国极端民粹主义思潮泛滥,思想意识极端化现象显著。一是思维方式极端化。极端民粹主义忽略人类社会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试图把社会简单化和线性化,用极端化思维解释复杂的多元世界,用武断和极端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二是思想理念教条化。人类社会的思想具有显著的多元性和多样化特征,任何一种思想或者理论都只能够部分或者一定程度地解释社会现象、社会运行,极端民粹主义者则试图用他们自认为唯一正确或者具有唯一真理的思想解释世界,把其信奉的思想教条化和神圣化,把其他思想视为异端思想乃至反动思想,并试图消灭。三是思想观念保守化。极端民粹主义反对创新,反对对社会现象进行新解释,固守一些僵化的落后思想,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脱节,阻碍人类思想创新和文明进步。四是世俗行为宗教化。极端民粹主义者往往加入某些宗教及教派之中,通过宗教及教派的影响力谋求利益和权力的最大化。

其三,行为方式极端化。极端民粹主义者喜欢采用一切手段削弱、打击乃至消灭意识形态对手,虽然强调平民利益,但并不是完全维护平民利益,往往是假借维护平民利益的名义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特别是政治权贵和资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极端民粹主义者的行为方式极端化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人物采取極限施压手段逼迫其他国家妥协和让步。二是采取极端手段打击和报复敌对国家和弱小国家的领导人。比如2020年初美国对伊朗军事领导人的暗杀行动,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各种制裁、打击和报复。三是采取极端手段对付国内竞选政敌。在国内党派选举竞争中,采取极端方式抹黑和打击竞选对手。四是基层民众采取极端手段对付敌对阵营的民众。最为典型的便是美国出现的枪击案,一些白人至上主义者采取极端暴力手段对付非洲裔、拉丁裔、亚裔等非白人民众,诱发了社会撕裂和社会秩序混乱。五是采取极端手段乃至暴力工具、恐怖主义实现政治目标。为实现政治目标,西方社会的一些政治组织乃至政治人物无所不用其极,恐吓、威胁、暴力攻击乃至暗杀行动时有发生。极端民粹主义者的极端化行为,不仅破坏了社会秩序,更增加了社会运行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其四,推行身份政治极端化。极端民粹主义者试图通过极端手段谋取本阶层、本党派、本利益集团政治经济及相关利益的最大化,扩大社会矛盾、制造社会仇恨。极端民粹主义在扩大社会矛盾并制造社会仇恨方面的突出表现主要有四个。一是制造身份政治,进行身份动员。具有不同身份政治的社会成员被分裂成不同政治利益群体,为了谋求本群体政治利益最大化,彼此之间进行极端的政治竞争,导致整个社会的高度政治化乃至极端政治化,形成身份政治型社会。二是制造社会事件,挑起社会冲突。通过社会冲突强化民粹认同,维护或者扩大本利益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同时,通过挑起社会冲突增加社会博弈筹码。最为典型的便是一些政治人物为了谋取选举利益,故意挑动黑人族群和白人族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冲突型社会。三是制造社会仇恨。通过社会仇恨分化和撕裂社会,巩固本利益集团的社会基础,防止其他利益集团的渗透和扩张,进而在整个社会形成“制造仇恨一报仇一复仇一再制造仇恨一再报仇一再复仇”的社会仇恨循环,形成仇恨型社会。四是为了谋求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政治人物不断撒谎、相互抹黑,破坏社会诚信和道德底线,形成道义沦丧型社会。极端民粹主义者制造的身份政治、社会冲突、社会仇恨和道德沦丧,已经成为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

其五,暴力崇拜、极端排外。民粹主义者往往通过鼓动群众采取暴力特别是大规模群体暴力行动实现政治目标,存在着群体暴力崇拜现象,而极端民粹主义者则把暴力崇拜推到极端状态,滥用暴力工具、引发暴力动荡,进而导致极端暴力化社会的形成。同时,极端民粹主义者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极端民粹主义者,极端仇视外来文化,片面反对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乃至思想观念。极端民粹主义者存在暴力崇拜现象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假借维护基层民众利益和价值观的幌子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通过人口规模优势获得群体暴力优势,通过对基于优势地位的群体性暴力工具的操纵,实现政治经济目标;二是把暴力工具作为非暴力工具的替代手段使用,以期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标。三是通过暴力工具以较低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社会成本)实现预期的民粹目标。对于极端民粹主义者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非暴力工具并不是其实现民粹目标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工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极端民粹主义者极端排外的原因同样有三个:一是认为国外产品或者服务的进口损害了本国利益,导致本国企业经营困难、失业率上升;二是对外国人或者外国文化存在天然的排斥乃至歧视心理,存在本国文化或者意识形态优越感;三是受到本国媒体和社会精英的宣传影响,对外部世界特别是与本国存在竞争关系乃至敌对关系的国家存在误解。

简言之,极端民粹主义已经成为目前反全球化思潮的重要表现和意识形态工具,其存在不仅会撕裂本国社会,而且会撕裂国际社会,是阻碍国际合作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消极因素。

超级保护主义破坏世界市场自由竞争秩序

超级保护主义是阻碍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反全球化的又一重要政策主张,已经成为扰乱世界贸易秩序的最大消极因素。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蔓延,超越了传统贸易保护主义、新保护主义的学术范畴,形成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类型——超级贸易保护主义,本文称之为“超级保护主义”。本文中的超级保护主义是为了谋得持续贸易及相关利益可以采取任何政策工具和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及政策主张的概称,即为了达到保护本国市场、打击贸易对手的目的,可以无限制采取任何政策工具和政治经济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和新保护主义相比,超级保护主义具有五个显著特点。

第一,贸易利益的极端化和单边化追求。美国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其认为美国在对华贸易中吃亏了,证据便是其在对华贸易中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而不考虑任何贸易的发生都不可能单边获利,只有一方长期单边获利、另一方长期单边亏损的跨国贸易是不可持续的。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贸易长期存在不平衡已经成为常态。那么,为何贸易还能够持续进行?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美国从中美贸易中获得了利益,而贸易逆差则是获得贸易利益的成本或者补偿条件。事实上,贸易利益的极端化和单边化追求是违背贸易发展规律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利益只有一方独享的贸易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可能长期存在,即使存在也只是特别现象(如战争状态下对盟国的贸易援助,但在和平时期的正常市场体系中的贸易必须以参与方共同获利为前提条件);二是单边利益极端最大化的贸易不可能是公平贸易,也不可能是有效率的贸易;三是任何试图谋求单边利益最大化的贸易谈判都不可能成功,因为任何贸易参与国都不可能加入对自己没有好处的贸易谈判和贸易协议。

第二,贸易保护理由和借口的无限制编造,缺乏基本的贸易遵约共识和契约精神。超级保护主义为了对本国市场或者企业进行保护,任意编造借口,如以国家安全等非经济理由为借口实施各种关税与非关税保护措施。超级保护主义的理由和借口突出表现为四点:一是选定制裁目标后寻找制裁理由,找不到合理的制裁理由则编造制裁理由,缺乏理性、没有原则;二是突破国际社会的贸易规则与惯例约束,破坏现存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和组织体系,在贸易政策制定时采取“丛林法则”;三是不遵守贸易协定和承诺,缺乏必要的遵约共识,对贸易者进行约束,导致贸易关系产生不确定性风险;四是贸易契约有利于己方利益则遵守,不利于己方利益则肆意破坏,最为典型的便是美国撕毁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协定后重新制定有利于其贸易利益的新贸易协定。

第三,贸易制裁工具的无限制选择。为了达到贸易保护或者贸易制裁的目标,超级保护主义者选择无限制的政策工具和手段,甚至选择非常规的极端手段。超级保护主义者选择的贸易保护工具主要有六种类型:一是常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工具,主要是关税工具;二是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工具,主要采取非关税政策工具,如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以及苛刻的技术条件限制等;三是利用司法工具进行长臂管辖,通过长臂管辖工具对本国境外企业的经济贸易活动进行监管或者限制;四是利用技术优势对竞争对手国家的公司进行技术制裁,削弱竞争对手国家或者企业的技术竞争力,破坏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五是对目标国家或者目标企业进行非常规手段的威胁、控制、暴力攻击乃至恐怖主义行为;六是动用国家机器特别是司法及暴力工具,打压与本国企业存在竞争的跨国公司,强制购买或者强制解体他国标志性目标企业。

第四,贸易政策成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特别是非贸易战略目标的工具。超级保护主义者以利益和意识形态划线,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实现政治、外交、军事等目标,最为典型的便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对非盟友国家乃至盟友国家进行贸易制裁,达到干预这些国家内政的目的。超级保护主义者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达成国家战略目标的方式主要有六个:一是破坏贸易竞争对手国家的供应链安全,弱化这些国家的贸易比较优势和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遏制竞争国家或者新兴国家的发展,维护本国既得競争优势;三是贸易政策成为实现国内政治经济目标的工具,最为典型的便是美国政府为了赢得国内政治选举而对外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四是把贸易政策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通过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打压敌对国家或者对盟国进行干预和控制;五是贸易政策成为大国竞争和博弈的筹码和工具;六是把贸易政策作为推行特定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的工具,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打压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对手,甚至干预别国内政乃至促进政权更迭。

第五,贸易谈判与磋商充斥机会主义行动和“丛林法则”的行为逻辑。选择超级保护主义的国家往往采取机会主义行动,实行双重价值评价标准,并在贸易活动及贸易谈判中选择“丛林法则”的行为逻辑。超级保护主义者的机会主义行动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随机性。根据国际国内形式变化选择保护主义行为,以追求贸易及关联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冒险性。为了达到特定的政治经济乃至意识形态目标,超级保护主义者会采取各种冒险行动,干扰世界市场秩序和国际贸易环境,导致市场出现动荡风险。三是投机性。超级保护主义者往往会利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演变进行政治经济投机,以谋求期望利益的最大化。超级保护主义者往往按照“丛林法则”的逻辑行事,弱肉强食、欺软怕硬,对弱小国家进行贸易霸凌,对具有超强竞争力的贸易大国则可能进行阶段性、策略性的妥协退让。

可以说,超级保护主义是贸易保护主义综合化和极端化演化的产物,是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博弈特别是大国之间政治经济博弈的工具和筹码。当前,超级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反全球化思潮的主要表现。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所诱发的病毒种族主义,不仅激化了西方国家内部的种族冲突和矛盾,还促进了极端种族主义的蔓延,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社会秩序稳定和族群关系和谐。极端民粹主义不仅是西方国家内部社会撕裂的罪魁祸首,也威胁到世界各国之间的跨国合作。当前,极端民粹主义者追求利益极端化、思想意识极端化、行为方式极端化,推行身份政治和社会仇恨化、暴力崇拜和极端排外行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分工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阻碍力量。超级保护主义是传统保护主义、新保护主义发展演化到当代历史阶段的社会产物,在贸易保护目标设定、贸易保护政策工具选择、贸易保护方式等方面都远远超越前两者,已经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维护既得政治经济利益和大国霸权的工具,也是反全球化思潮的最新表现。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和最大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起维护世界自由贸易秩序和全球化国际分工合作秩序的大国责任,为推动国际社会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责编/孙渴 美编/陈媛媛

【观点链接】

①高度一体化和零库存生产的全球化模式意味着全球供应链上任何一环出现问题整个供应链就无法运行,疫情赤裸裸地暴露了这一缺陷。一定程度上的去全球化似乎无可避免而且是合理的,但想要同时保证全球经济发展还要依靠更加深入、包容和高效的多边主义。因为去全球化的过程伴随着很多风险。各国寻求供应链多元化肯定会造成冗余,增加生产成本,囤积关键物资也会遇到资金困难。大型经济体或许能承受这些损失,但中小经济体则不能。为了环保征收碳关税或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限制贸易和外国投资都会使问题复杂化,激化政治紧张局势,引发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增加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凯玛尔-德尔维,2020年6月

②世界上已经出现的各种潮流因新冠肺炎疫情问题而更加显著,其中三个潮流在形成世界新秩序过程中的影响力尤为重大。第一个便是去全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加深了合作,但最近数年,推动全球化的政治力量失去势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任美国总统可以证明这一点。为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全球化企业在世界构筑“准时制生产方式”的供应链。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企业优先考虑国家利益,被迫重新构筑供应链,将生产基地向国内转移等。各国一直以来对全球化怀有共同的信念,这是国际合作的原动力。但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际,各国分散行动。去全球化和缺乏合作性将是世界新秩序的特征。——美国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2020年4月

③新冠肺炎大流行可能是压垮经济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它正迫使政府、企业和社会提升能力,更好应对长期的经济自我孤立。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似乎很难回归互惠互利的全球化理念。缺少了保护全球经济一体化创造共同利益的动力,20世纪建立的全球经济治理架构将迅速萎缩。——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罗宾·尼布利特,2020年3月

猜你喜欢

极端化保护主义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的产生机理与有效引导
西方民粹主义专题研究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浅议风城油田“去极端化”工作分析与对策
巧用极端化求解取值范围问题举隅
一种巴洛克式的民粹主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