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自主 满足需求

2020-01-28陈萍萍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幼儿园

陈萍萍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积极探索、互相交流学习的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区域游戏满足了幼儿多样化的需求,符合幼儿自主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通过游戏设计、材料投放等多方面内容做好幼儿园区域游戏指导工作,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实施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若干意見》(下文简称意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对幼儿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认为幼儿教育中应突出幼儿自主性需求,教学活动要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因此研究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游戏环境材料的投放原则

(一)注重材料与游戏相统一

《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幼儿园要加强对玩教具和图书配备的指导,支持引导幼儿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合理布局空间、设施,为幼儿提供有利于激发学习探索、安全、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和玩教具,防止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由此可见,幼儿区域互动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幼儿园的布局进行,在游戏与材料设计过程中体现出幼儿园的特点,积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体验。

区域游戏设计过程中游戏设计要结合幼儿园的布局和幼儿发展规律而选择,在材料和设计方面体现出幼儿的实际需求。以幼儿常见的区域游戏“可爱娃娃”为例[5],可爱娃娃游戏具有很强的代入感,需要让幼儿融入到“娃娃”的包围当中,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幼儿园的楼梯和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如角落,让幼儿在移动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以楼梯为例,在楼梯中布局“可爱娃娃”游戏,鼓励幼儿将幼儿园的娃娃和自己从家中带的娃娃进行合理的布局,通过楼梯的上下让幼儿可以随时观看到不同的娃娃,而且鼓励幼儿将自己带的娃娃合理的放置在触摸墙上,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总之,幼儿区域游戏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空间的特点,同时选择幼儿熟悉的材料,鼓励幼儿以自己携带材料的方式,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到游戏当中。

(二)突出探索和求知性

幼儿区域游戏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突出探索和求知性,在设计过程中鼓励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体验当中,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区域游戏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在参与的过程中应坚持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鼓励幼儿通过实践来改变游戏的内容,注重游戏体验,真正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

区域游戏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探索性和求知性,一方从游戏设计角度来看,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自主进行游戏的体验,如表演区有地方文化的内容,包括各种脸谱制作等,教师应鼓励幼儿根据自身对色彩的认知进行自主探索和设计,而在活动区各类游戏的选择与应用都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鼓励幼儿积极的探索。

三、区域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指导性策略

(一)融入区域游戏,共同开展互动

区域游戏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区域活动中,通过具体游戏与幼儿产生积极的互动。《意见》中指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幼儿教师的发展能力。

因此教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某个时刻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来介入幼儿的探究游戏中,在参与过程中与幼儿产生互动,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幼儿教师参与区域游戏一方面突出互动性,让幼儿积极与教师产生互动,提升幼儿对教师的信赖感进一步拉近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新入园的幼儿,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融入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生活;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在游戏中扮演一个角色,同时运用自己扮演的角色来影响幼儿,例如有几位幼儿玩医院游戏时,扮演共同游戏者,角色的教师看到医院缺少病人,教师就假装成病人给医生诉说自己的身体状况,并请求医生给出治疗和诊断方案等。参与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了解幼儿游戏的需求,对幼儿游戏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结合幼儿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进行游戏的调整工作,避免单一、僵化的幼儿游戏产生的疲劳感和抵触心理,真正帮助幼儿融入到游戏当中。

(二)给予游戏建议,扮演疏导角色

幼儿教师在区域游戏教学中应做好疏导着角色,积极做好游戏指导工作。区域游戏划分了多个游戏的种类,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冲突,如争抢玩具,人数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幼儿扎堆现象很容易造成幼儿矛盾进而引发冲突、哭闹现象,特别是在大班幼儿区域游戏中引发矛盾非常常见。《指南》提出应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措施,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因此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做好疏导着角色,引导幼儿合理有序开展活动。

区域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疏导者角色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对幼儿游戏活动过程中人员扎堆现象进行疏导,当教师发现区域游戏中部分游戏项目人员窜区且存在一定争执的情况,教师应积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参与到其他游戏项目当中,同时给予主动参与其他项目疏导人流的幼儿一定的奖励。通过疏导加奖励的方式,可以很有效的解决幼儿单项游戏人员密集的情况,防止幼儿争执;另一方面对幼儿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人员扎堆现象,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用妥善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当发现人员扎堆以后,教师应鼓励幼儿之间学会通过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用其他玩具或其他的游戏换取该项目游戏幼儿游戏的时间,与自己的小朋友一起轮换玩游戏,这些都是幼儿游戏扎堆是常见的引导性策略。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发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出现扎堆等问题时,幼儿教师将积极本着负责任的原则做好幼儿区域游戏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引导幼儿用妥善的方法、用交流的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争吵甚至是哭闹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结论

区域游戏实施和组织过程中,游戏项目的选择和材料的投放应尊重幼儿的需求,突出幼儿自主的原则,同时也要发挥幼儿教师的引导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的区域游戏当中,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探索求知欲和实践能力,真正体现区域游戏在幼儿教育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参考文献

[1]谢浩.VR技术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应用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4):143.

[2]李映.浅谈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J].现代交际,2020(06):209-210.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